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

北大建校百年来,一直都是一代代学子们心向往之的地方。在世人的观念中,成为北大学子就意味着成功,意味着光明的未来,意味着不可限量的前途。

在你的想象中,80年代考入北大的文科状元,其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是成为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还是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总之,我们能想象到的他们的生活,定是充满了光鲜亮丽,充满了幸福美满。

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文科状元,是北大才子,是他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但他却被迫整日拿着杀猪刀与猪肉打交道。

这个人就是陆步轩,“读书无用论”曾是他的代名词。

那么,昔日的北大才子为何会沦为当街卖猪肉的商贩?后来的他又是如何逆袭成身家百亿的商人的?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1)

陆步轩

进入北大,开启人生新篇章

陆步轩于1969年在西安出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安人。

第一次高考时,他考上了西安的一个专科学校,在那个年代,能考上专科学校已经是非常优秀了。但陆步轩志不在此,他果断放弃了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了复读。

这一年,陆步轩拼命学习,一刻都不敢放松。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1985年,陆步轩第二次参加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陆步轩以西安市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了北大。

一时间,陆步轩成为亲戚朋友称赞的对象,家里每天都被前来道贺的人塞得满满的。

但此时沉浸在吹嘘追捧下的陆步轩并不知道,现在获得了多少的荣耀,从北大毕业后的他,就遭受了多少的冷嘲热讽和恶语相向。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2)

进入北大后,来自小县城的陆步轩,感受到了自己与同学在见识上、学习能力上等许多方面的差距。一向骄傲的陆步轩不甘落于人后,因此他整日呆在图书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希望能缩小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

整整四年,陆步轩过着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在这四年里,他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更加具有野心,他相信,自己必将成为栋梁之材,在未来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然而,现实总是喜欢与人开玩笑。即将毕业的陆步轩,看着同学一个个都找到了十分体面的工作,而自己的工作却迟迟不能确定,他开始着急了。

此时的他绝对想不到,生活到底给他开了一个多么大的玩笑,他所要经历的坎坷和磨难远不止此。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3)

从北大毕业,事业陷入低谷

很快,四年时间转瞬即逝,陆步轩顺利从北大毕业了,但他仍没有确定下来工作。

其实,陆步轩并不是没有收到过单位发来的橄榄枝,只不过都被他拒绝了。

北大文学院毕业的他,自然是各个学校争相聘用的对象,但心高气傲的陆步轩并不想成为一名教师,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当老师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在多次拒绝学校的聘用后,陆步轩的工作就这样被搁置了,他的个人档案被被分发到西安的人事局,等待第二次派遣。但是,陆步轩心知肚明,第二次派遣的工作机会与第一轮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是可以分配工作的,就业形势不像现在这样严峻。但是,要想被分配到好单位,比拼的往往却不只是能力,出身农村的陆步轩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接受命运的选择。

后来,陆步轩连当教师的机会都没有了,他只能接受安排,被分配到了当地一个几乎要破产了的柴油机配件厂。

心高气傲的陆步轩不能接受就这样过完一生,他去计经委想谋一份公职,但却被告知留下可以,但是现在没有编制的名额了,等过一段时间有空缺的名额才能给他编制。

于是,陆步轩便在计经委当了三年的临时工。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4)

陆步轩

这三年内,陆步轩为了得到那个编制的名额,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拖地、整理文件、擦桌子、给领导沏茶,单位里的大事小事他总是跑在最前边。

即使是这样,他依然迟迟没有获得编制,甚至没有转入正式的人事关系。

看着身边一个个新人员工,都升职成了自己的上司,陆步轩的心情愈发苦闷。

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呆在这个工资又低、待遇又差、还不被人尊重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意义?难道自己就要一辈子这么“苟”着么?

1992年,陆步轩辞去了这份看似体面的工作,被迫“下海”了。

然而命运并没有及时眷顾他,之后的陆步轩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

他跟着人家干过装修、甚至还借钱挖过金矿,但是都失败了,还让自己欠了很多的债,遭尽了亲戚朋友的白眼。

这让他一度心灰意冷,骄傲的心也被生活消磨殆尽,他开始自暴自弃,成为一个职业赌徒。那五六年,他整日混迹在各个棋牌室,苦心钻研牌技。幸好,打牌赢来的钱能勉强维持生活。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5)

他说过,那一段日子几乎是他人生的最低谷,生活充满了绝望和黑暗,仿佛看不到未来。

从此,北大几乎成了陆步轩的逆鳞。

他对北大闭口不提,也不许妻子和朋友提,他觉得自己给母校抹黑了,也认为自己配不上北大学子这四个字。不仅如此,他还和大学同学断了联系,他仿佛要与北大彻底斩断关系。

那一段时间,“读书无用”成为了陆步轩的代名词,一次次的挫败让陆步轩自己也认为,“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像一个笑话。

成为“北大屠夫”,终进体制工作

九十年代末,陆步轩的女儿出生了,这让他不得不开始想办法养家糊口。

于是,他开了一个小商店,但商店的利润微薄,有时候赚的钱还抵不上房租和电费。

同行告诉他,想要赚钱就要卖假货,但陆步轩绝不会做这种事。有时候不小心进到假货,他就把货压在手里,坚决不卖假货给顾客。这让本就盈利微薄的商店再也难以维持下去。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6)

陆步轩和他第二任妻子

2000年,陆步轩关了商店,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选择租一个摊位卖猪肉。

这个决定陆步轩做得十分艰难,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杀害生命是街头混混干的营生,卖猪肉更是太不体面。但一家人等着吃饭,体面什么的现在不是自己应该考虑的事,不想干也得硬着头皮干。

就这样,陆步轩和妻子租了一间商铺,外边摆摊,里边拉上帘子就是卧室,整扇猪肉就挂在夫妻俩的床头。有时候,半夜醒来看到一条白花花的肉挂在那里,夫妻俩的心里也会发怵。

陆步轩不敢将他开了猪肉铺的事情告诉父亲,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同村的人在摊位上碰到了他,回去便告诉了村里人,父亲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多年后,陆步轩回忆起父亲赶来摊位看他的样子,还是会忍不住哽咽。

因为陆步轩的母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一直是父亲把他带大的,他还记得自己考上北大时父亲的开心和激动。而站在他摊位前的父亲,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助和心痛,他知道,父亲的眼神不仅是对自己现在生活的失望,还满含着心疼。

父子俩就这样隔着摆满了猪肉的摊位,相顾无言,只有深深的叹息。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7)

从那之后,陆步轩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反面典型,村里的孩子常常用陆步轩作为自己不愿意读书的借口。

“读书有什么用,北大毕业不是照样得卖猪肉!”

回到村子里的陆步轩,时常会听到这句话。

好在自从开始卖猪肉后,陆步轩一家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由于他做生意实在,从不缺斤短两,卖的猪肉也新鲜,客人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高。有时候一天都能买十四五头猪,他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工薪阶层。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8)

2003年,有媒体发布了一篇文章“北大才子在西安街头卖肉”。

这一下,全国人民都开始讨论他的事,他成了一个网红,大家都称他为“北大屠夫”。

陆步轩原本安逸的生活被打破,隐瞒许久的“北大身份”也被街坊知道了,纷纷前来询问。猪肉铺每天都挤满了人,但经过生活磨砺的陆步轩,并不因此感到丢人,而是热情地招呼远道而来的顾客。

“北大屠夫”逐渐发酵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此后,好几波人前来邀请他进体制内工作。虽然卖猪肉赚的钱远高于公务员,但陆步轩还是将店铺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到地方志办公室工作。

进入体制工作,可以说是完成了陆步轩一直以来的愿望。此后5年,陆步轩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专心干起了修志工作,很快,陆步轩就成为单位的主力,先后完成了三本书的编撰工作。

陆步轩曾说:“北大教会我做一行,就要把这行做好。”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9)

走上创业道路,与北大“和解”

2008年,经校友介绍,陆步轩认识了北大师兄陈生,两人的相识,又一次改变了陆步轩的命运。

陈生毕业后进了机关工作,但由于公务员的工资和待遇都很一般,所以,陈生选择了辞职创业。他先是做了饮料企业,后来又成立了土猪品牌,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陈生听说,当自己品牌的档口每天只能卖出一两头猪、而陆步轩的档口可以卖出12头猪时,他大为吃惊,便主动邀请陆步轩去广州。

这两个同样出自北大的“猪肉佬”,一见面就相谈甚欢,两人还计划要创办“屠夫学校”。

之后,陆步轩便辞去了来之不易的体制内工作,南下广州加入了陈生的土猪品牌,成为公司副董,重新开始卖猪肉。

陆步轩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写了《猪肉营销学》讲义,到了广州,他就带着这本讲义走进“屠夫学校”当老师。回想起毕业那年一次次拒绝当老师,如今却主动走上了教师岗位,陆步轩觉得实在是造化弄人。

如今,陆步轩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猪肉专家。

两人的公司越办越大,“屠夫学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陆步轩为这个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10)

陈生(左)与陆步轩(右)

2013年,北大邀请陆步轩回到北大做演讲,犹豫了很久之后,陆步轩还是答应了。

“北大学子”的身份就像是一把枷锁,困住了陆步轩十几年,给他带来过光荣,也带来过耻辱,所以,陆步轩对北大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

演讲开始时,他直言:“我给母校丢了脸,摸了黑,我是反面现象......”但这次却没有人对他冷嘲热讽,毕竟,如今的陆步轩已经把猪肉卖出了名堂,他不仅没丢北大的脸,还为北大争了光。

至此,陆步轩才真正算是与北大“和解”了,也算是真正地放下了那个北大光环。

除了写教材,陆步轩还创作了一本自传《屠夫看世界》,这本书一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陆步轩用行动证明了“行行出状元”。

2018年,陆步轩的猪肉公司年销售额达18亿,而陆步轩也早已成了亿万富翁,但他和家人一直保持低调行事,他还时常亲自到档口去卖猪肉。

曾经被人嘲笑的“北大屠夫”,如今已经能够挺直腰杆称自己就是个“猪肉佬”,他也彻底打破了“读书无用论”。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11)

结语

陆步轩的人生经历了几十年的跌宕起伏,如今,他已经让原本有些自卑的人生成功翻盘。

正如陆步轩所说,北大教给他的是知识和思维方式,开阔了他的眼界。即使不读北大,他也能卖猪肉,说不定也能卖的很好,开个两三家铺子也足够养家糊口了。

但是,北大教给他的东西让他不止步于此,让他成为猪肉行业的顶尖。可以说,如果没有北大的教育背景,今天的陆步轩可能还是一个小肉贩。

陆步轩和北大校长(北大才子陆步轩)(12)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它充满了戏剧性,可能在你满怀希望的时候给你重重一击,也可能在你陷入绝望时让你获得拯救。“读书无用”是最大的谎言,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人生才会善待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