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段之间缝宽及梁端高程怎么调整(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梁段之间缝宽及梁端高程怎么调整(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1)

一、测设工作的概念1、定义  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根据待建建、构筑物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2、测设的基本工作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3、测设的方法——分直接法和归化法。  归化法定义——为提高精度,先用直接法放样一个点,作为过渡点,接着测量过渡点与已知点之间的关系(边长、角度、高差等),把测算值与设计值比较得差数,最后从过渡点出发,修正这一差数,把点归化到更精确的位置上去。这种比较精确的放样方法叫归化法。二、水平距离的测设  1、直接法  从起点 A 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丈量待放样的水平距离,得 B 点。  2、归化法  用直接法测设出 B 点——精密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正。三、水平角的测设  1、正倒镜分中法——较精确的直接法。  2、归化法。步骤如下:  (1)用直接法放样出角值,在实地标定过渡点 P 。  (2) 精确实测 <AOP ,得角值 ,并测量 OP 长度为 S 。  1) 计算归化值。 ,式中 。  2)从 P 出发,在OP的垂直方向上量取 值,得 P终 。四、高程的测设  1、高程点放样的方法  在已知点 BM 和待放样高程点 P 中间位置附近架仪,后视 BM 点,读后视读数 a ——得视线高 Hi =HBM a ——上、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 b=Hi -HP ,并沿尺底画线,得 P 点。  2、楼层高程的传递方法  设 HA 为楼底层 ± 0.000m 的室内地坪高程,则楼层 B 点的高程为:  3、水平线 50 线的概念及测设:在室内墙上测设一条比地面高 50cm 的水平线。点平面位置的测设一、正拨、反拨的概念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二、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一)直角坐标法  1、适用:有彼此垂直的主轴线时。  2、方法:  在 O 点架仪,瞄准A,量取 y ,定出过渡点C;C点架仪,瞄准 A ,反拨 90°,量取 x ,得 M 点;量取( x MN ),得 N 点;同样的方法,测设 Q 、 P 点。  3、检核:四角是否等于90°,MQ 、PN 长度是否符合要求。(二)极坐标法  1、适用:无彼此垂直的主轴线且便于量距时。  2、方法:  (1)计算测设元素 、 、 、 。  距离:  角度: ,  其中,坐标方位角 、 、 、 由坐标反算公式计算。  (2)拨角,量边。  在点 2 架仪,瞄准点 3 ,反拨 ,并在此方向上量取 D1 ,得 A 点;搬仪至点 4,瞄准点 3 ,正拨 ,量取 D2 ,得 B 点。  3、检核  丈量 AB 间距离,与设计长度相比,误差符合要求;若应用全站仪,输入控制点及待测设点的坐标后,即可。(三)角度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  1、适用:不便量距时  2、方法:  计算测设元素 、 、 、 —— 拨水平角。(四)距离交会  1、适用:距离较短,便于量距时。  2、方法:  计算测设元素 D1 、 D2 ——量取 D1 、 D2 ,得待测设点。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一、直角坐标法用已知坐标差Δx、Δy测设点位。当根据建筑方格网或矩形控制网测设时,采用此法准确而简便。二、极坐标法本法是根据已知水平角度和水平距离测设点位。测设前需根据施工控制点(例如导线点)和测设点的坐标,按坐标反算公式求出ij方向的坐标方位角αij和水平距离Dij,再根据坐标方位角求出水平角。三、角度交会法本法系在量距困难地区用两个已知水平角度测设点位的方法,颇有成效。但必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以免出现错误。四、方向线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就是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方向线相交来定出测设点。一般在需要测设点和线很多的情况下采用。五、距离交会法在便于量距的地区,且边长较短时(例如不超过一钢尺长),宜用本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