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

那些书法家们~第440篇

【原创】他是甲骨文之父。八国联军攻入京城,他偕夫人与儿媳殉节

文/卢秀辉

王懿荣出身于一个典型的世代官宦的书香门第。清朝二百多年的时间,福山王氏一族就出了六名翰林,二十四名进士,五十八名举人。王懿荣的祖父王兆琛,嘉庆二十二年进士,他精通经史,尤长于文字音韵学,官至山西巡抚。王懿荣的父亲王祖源,以道德文章著称,酷爱金石古籍,官至四川成绵龙茂道。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1)

王懿荣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十五岁随父亲进京。由此,眼界大开,深涉书史,尤潜心于金石之学,中进士之前,已经成为名闻京城的金石学家。光绪六年,三十五岁的王懿荣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时,应考入翰林院任编修。王懿荣的书法深得慈禧赏识,慈禧所作绘画,时命徐郙、陆润庠、李文田、王懿荣等书题。光绪二十年(1894),王懿荣大考一等,升迁侍读。次年,入值南书房,任国子监祭酒。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不少大臣上奏“暂停点景,但行朝贺”,王懿荣也是其中之一。惹得慈禧以“今日令吾一时不欢者,吾亦令彼终身不欢。”语中威胁众大臣。慈禧虽未加责罚王懿荣,但是,从此王懿荣失宠于慈禧。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2)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日军组建山东作战军,在山东荣成龙须岛登陆,分陷荣城,登州大震。王懿荣山东人,对山东情况了解,而且对沿海地理位置及布兵设阵,深有了解,王懿荣请归,奏请办理登州团练。正月二十二日,王懿荣奉旨奔赴登州,着手操办团练。直至和议成,才返还京师,复为祭酒。光绪二十四年,王懿荣母亲去世,他解职丁忧。期满后又复为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数年间,三获国子监祭酒,被人称为“太学师”。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3)

王懿荣通晓医术,与京师大药房常有往还。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在鹤年堂抓药时,发现龙骨上有规律的凿刻图案。他把药店里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 经过仔细观察分析,他感觉这是一种上古文字,而且系统完善,有些与青铜文字之间有规律可寻,初步认定:应该是殷商时期的文字。王懿荣通过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大量收购龙骨,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遍查各种前人典籍。古人占卜的情况引起了他的重视,他发现龟板上的内容多与占卜有关,他确定这就是先祖们占卜用的龟板。而他在骨头上发现了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对照《史记》等典籍,印证了他的猜想,这是商朝文字,是比篆籀更早的上古文字。这一发现,轰动华夏及海外学术界,把中国汉字的历史推到了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4)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慈禧废除“戊戌变法”,幽禁光绪。洋人反对废黜光绪皇帝,要求镇压兴起的义和团。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英、俄、法、美、德、日、意、奥八国侵略军在塘沽登陆,向北京进发,逼迫慈禧“还政”于光绪。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正中慈禧下怀,慈禧欲用义和团对付洋人,直接导致六月初义和团大量进入北京。慈禧决定以武力阻止八国联军进京,对外宣战。慈禧令清军与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并敦促身在广州的李鸿章北上勤王,用王懿荣等文官为京师团练大臣。王懿荣无兵丁、无武器,拉起一帮空手的市民,无奈之下,王懿荣写信给妹夫张之洞,向张之洞“暂乞军械”给“看街老兵”。王懿荣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练勇与义和团之间的矛盾,也由王懿荣约束。而朝廷对练勇任其自由发展,致使王懿荣诸事难办,有责而无权。天下之师,闻风而动,纷纷赴京勤王,李鸿章回电"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5)

王懿荣见情势危急,写信给京外家人,嘱托诸事。而京中亲人因无钱逃离,他命人开挖花园深井,以供家人情势危急时作保全性命之用。他每日到署办公,虽然,其他官员政务懈怠,而王懿荣仍然以忠臣自居,不肯应付。七月十五日,八国联军势极凶猛,京师难以保守。慈禧、光绪已经准备迁避,又怕民心震乱,紫禁城各宫门终日关闭,禁止出入。二十日晨,日、俄侵略军兵向内城发动攻击,守城的义和团和清军溃不成军。英、美侵略军抵达北京外城的广渠门、东便门,乘虚入城。王懿荣激励团勇奋力御敌,但是,人心已乱,溃军满街奔走,团勇之间已经不能成军。大势已去。二十日,洋兵攻至东安门,王懿荣一夜未寐,担心两宫安危。二十一日黎明,两宫就仓猝出京,逃离战火。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6)

王懿荣住锡拉胡同,洋兵先王懿荣入其家,在他书案抽匣内发现一柄剑。洋兵说:“这家主人是中国带兵官。”洋兵走后,王懿荣知道两宫已逃的消息后,返回家中,家人将洋兵来过的情况告诉了王懿荣。王懿荣对夫人说:“我深受君恩,又负守卫京师之责,今日城破,于情于理于义,都不能苟且偷生了。”王懿荣先吞金又服药,均自杀未果,夫人谢氏先投入深井,王懿荣随之投井,长媳张氏相从投井而死。王懿荣时年五十六岁。谢夫人享年四十三岁,长媳张氏享年三十二岁。庚子一役,阵亡将校六百四十员,文武大小官绅举家引火、仰药、投井而殁者一千七百九十八员,余者甚众。王懿荣死前书绝命词: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于止之其所止,此为近之。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7)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十一国代表签订了《辛丑条约》。次年年初,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到北京,紫禁城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王懿荣死后,其子王崇烈来北京,变卖了家产,把王懿荣收集的千余块甲骨卖给了刘鹗,所藏钱币也一并为刘鹗所得。以偿还王懿荣生前债务。两年后,妹夫张之洞来京师,亲眼目睹了王懿荣死前所书绝命词,一时泪滴心头。

王懿荣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古泉选》、《翠墨园语》、《福山金石志》等书。王氏富藏古玺印,其后人辑录复刊本《福山王氏劫余印存》一册。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8)

王懿荣书法,楷、行、篆书皆有成就,清末四书家之一。其书法多为宫殿庙堂、典章纪载、表牍题勒所用,故多为行楷体。王懿荣善书法得魏晋凝重,颜书端庄,李邕神韵,故王懿荣书法能醇厚儒雅、绵里藏针,更显他的书法典雅富贵,雍容大气,沉着痛快。王懿荣书法以正为宗,应规入矩。用笔端正方严,一丝不苟,点画含蓄,墨色温润,平稳匀称,有雍容的气度和不激不厉的风貌。王懿荣传世作品多为信札和对联,为收藏者所珍。是其人品、学养、眼界、气节等综合因素的融合。

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原籍云南,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是谁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他是甲骨文之父)(9)

卢秀辉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