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定亲风俗(文化费县之婚嫁习俗篇)

婚嫁是人生大事。费县民间关于婚嫁的习俗讲究也特别多,操办起来也是力求热闹。费县各个乡镇的习俗略有不同,但关键礼节还是大同小异的,比如都有定亲、送日子、下催妆、迎娶、回门等。

金乡定亲风俗(文化费县之婚嫁习俗篇)(1)

现在很多礼节已经有了很大的演变,很多的新婚夫妻对传统礼节也不是很在意了,所谓新事新办。不过了解费县这些习俗还是很有意义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礼节的设定本来也具有实用价值。

这就好比风水算命是迷信,但很多沉淀的风水说法并不是单纯的迷信。比如大门不要冲路,我就听说过好几次汽车冲进院子的事故。其实,很多风水的讲究,就是从生活经验里提炼出来。

费县的很多婚嫁习俗也是这样,看似落后的无价值的仪式,有一部分因为生活习惯变化太大没有操作必要了,但大部分还是有价值的。有的是为了让婚嫁双方家庭成员都感觉舒服,有的是为了一个好的寓意,尤其是很多环节就是为了增加热闹气氛,让婚礼成为一对新人终生难忘的一天。

有选择性的恢复这些礼仪是有必要的,就好像现在很多人说过年没意思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过年的礼节被废了,传统仪式虽然没有了实际作用,但对享受生活却有很重要的意义。

今天首先介绍费县婚嫁习俗当中的定亲仪式,明天介绍送日子习俗,欢迎继续关注。

在费县,定亲一般叫“递手布子”、“下柬子”或者“传启”等。定亲仪式在费县北部一般是去男方家里,女方的婶子大娘、嫂子姐妹陪着,返回时带回男方家的定亲礼;而在南山里,一般是男方带着定亲礼去女方家里。

定亲礼以前多是实物,比如布料、肥皂等,俗称“袄面子”。后来生活好点了,出现了著名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几经更新,手表变成了金银首饰;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又变成了小汽车。定亲礼的多少,往往会成为村里一段时间热议的话题。现在定亲礼已慢慢变成了钱,比如万里挑一,也再没人关心别人家的定亲礼是什么东西了。

女方收到定亲礼后,要回赠男方。多是姑娘亲手绣的烟荷包、手绢、鞋垫之类的。现在一般就是买两身衣服两双鞋。

定亲当天,南方的家人要给女方改口钱,现在的农村家庭,姑、姨、妗子的一般就是200块钱;家庭条件好的,几千几万也不鲜见了。

在费县的探沂、石井、梁邱等地,定亲还分小定和大定,有点做生意先交定金,成交后再签合同的意思。

解放前,穷困人家拿不出定亲礼,但定亲这一步也不能省,往往包一张红纸让媒人送到女方家里,就算定亲了。这些年,定亲仪式越搞越大,一般也是去饭店,宴请亲朋。

订婚后,即便没有领取结婚证,两家也就算正式结为亲戚了,遇到节日就要像亲戚一样走动。以前有庙会,男方就会约上女方去赶会,成为一次双方约会的由头。现在的男女开放的多,这样的接触机会已经毫无意义了。

欢迎明天继续关注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