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

许多年以后,我的孙子会问我:爷爷,肺炎大隔离的时代你在做什么?我会回答:我没追网剧,也没打游戏,我一直戴着口罩写公众号。

那么看了此文,博物馆里那些别人不认识的字,你认识。你不但认识,还能随口说出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干嘛用的,腔调瞬间就上去了。那么闲言少叙,我们马上开始这堂识字课。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

师趛鬲

,多音字,读作隔或立。上古东方的有鬲氏建立了鬲国,传承大汶口文化,后被殷人所灭,我们中学时还背过“胶鬲举于鱼盐”,这时鬲都读作隔。鬲读立时,指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三足炊器。锅离不开灶,一般炊具总要支起来才能生火。鬲可以看做锅和灶的合体,直接在下面生火即可。鬲由三个乳房形的足,是古人的天才设计,可以增大受火面积,缩短烹饪时间。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2)

新石器时代 陶鬲

石器时代还有许多圜(音圆)底陶钵,底部半圆,好像今天的炒锅,这种底不稳定,战国时期就淘汰了。从北方的红山文化,到南方的良渚文化,以及龙山大汶口等等,都有许多鬲和圜底钵出土,而在印度埃及等外国文明中,从没出现过这两种器形。由此可见,在国家还没有现之前,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古代部落之间已经有所交流,并且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习俗,隐隐约约之间,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子了。所以每当发言人在电视里义正辞严地强调“自古以来”的时候,我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个巨大的鬲,而且是圜底。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3)

南宋龙泉窑两鬲式炉(袋足)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4)

清镇窑青花八吉祥纹壶(款足)

鬲大概源于鼎,两者很容易混淆。不同之处是鬲足中空且肥,叫袋足,鼎足实心且瘦,名款足,鬲只有三足,鼎可以有四足,比如方鼎,这两种足都被后世瓷器继承。鼎无疑是青铜时代最重要、最神圣的器皿,故事请见拙文《神鬼出没的远古世界》。商周墓葬中,青铜鬲作为鼎的附属品,一般每只列鼎配二或四只鬲。战国之后,鬲退出了日用器行列。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5)

大汶口文化白陶鬶

,鬲上加规,读规。《说文》“鬶,三足釜也。有柄喙”,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寫物”。鬶即鬲加上了流和柄,方便倾倒和把持。这又是一次升级,古人用鬶煮好汤汁后,可以直接注入碗里。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6)

龙山文化 红陶鬶

鬶分布在东方的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晚期,那时正是传说中的少昊和太昊统治的时代,以鸟为图腾。再看龙山的红陶鬶,口沿处有乳钉,与鸟嘴形的流配合,颇似鸟眼,许慎说流时用了“喙”字,大概也是暗示东方的鸟图腾。鬶都是陶器,没有出现过青铜或者瓷鬶。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7)

商代陶甗

,音演,瓦部,源于陶器,左边虍(音虎)下一个鬲,也是鬲演化而来的。甗下部是鬲,上面有耳的部分叫,音蒸,早期两部分相连,一体铸造。内部甑和鬲之间有一个隔,上有孔洞,相当于现在的箅子。甗就是古代的蒸锅,鬲下生火,鬲内放水,甑内放米,蒸饭食用。青铜甗也是重要的明器,与鼎簋豆壶盘盉组成一套随葬礼器。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8)

春秋 兽面纹甗

战国时出现了分体甗,鬲和甑分开铸造,大概为了便于清洗,甑底有箅孔,鬲上有榫圈,以防止蒸汽泄漏,工艺难度大。这时还出现了腰部有一圈圆盘的甗,用来接溢出的沸水,防止浇灭柴火。单独的甑还演化出多种用途,比如唐代《茶经》里记载了用甑蒸茶饼,宋代用木甑蒸馏酒。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9)

上图的商代甗高八十厘米,属于比较大型的青铜器。这个乾隆的铜胎画珐琅兽面纹甗,产自广东,相当精美,只有十九厘米高,不能实用,已经成为装饰器了。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0)

商晚期 邐簋

,音鬼。这字北京人都认识,原来东直门内有条街,开了许多卖麻小和羊蝎子的排档,因为没执照,都躲躲藏藏的,就被称为鬼街,后来官府干脆改名为簋街。簋街之名蛮贴切,因为簋为商周时很重要的食器,用以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肉放鼎里,鼎最重要。

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最早造型是简单的深腹圈足,而后越来越复杂,发展出双耳、四耳、连环耳、三足、四足等许多款式,西周时还出现了方座簋,圆型簋身上连铸一个方型底座,这种簋一般有,就是盖子。青铜器许多部位名和今天不同,比如盖叫会,柄叫(音判),嘴叫流,大口叫侈口,小口叫弇(音演)。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1)

西周 格伯簋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2)

格伯簋铭文

格伯簋的铭文记载了一次有趣的土地交易,译文是:在正月第一个吉日癸巳这一天,周王在国都成周。格伯从倗生那里接受了四匹好马,讲定交换的价值是三十田,双方剖木为凭证。格伯交付的是殹妊和仡,**和甸殷崇地的田产,并在零谷和**谷树木为标记。书记官吏戠武建立了文书档案,规定了界域。倗生铸这件宝簋,用来登录格伯的田产,后代子孙,万年宝用。倗生家族的名号是**。

应该有钅傍,打不出来。《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东西坐,启簋会,却于东西。注:会,簋盖也”那时已经有了复杂的餐桌礼节,类似于现在西餐里刀放右边叉放左。先秦礼仪制度中,簋是鼎的附属器,而且以偶数出现,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簋放素食,鼎放肉菜,天子用九鼎八簋,意为每顿饭吃九荤八素,其他人依次递减,多么直观的等级制度,吃的越多越牛逼。春秋时周王室衰落,许多诸侯吃饭时也用九鼎八簋,孔老夫子穷其一生,都在反对这种僭越,好无聊。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3)

春秋 铸子叔簠

在祭祀系统中,(音辅)和簋并用,而(音须)不用作礼器。孔子曾经说“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这个“胡”,以及他说公治长 “瑚琏之器”的“瑚”,都是簠的古字。《汉书》说“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说祭祀的礼器被搞乱了,引申官员失职。后来“簠簋不饬”成了成语,腐败的意思。

盨和簠的日用功能和簋相同,盛放饭食,有的西周盨上有自铭“用盛稻梁”。三者不同之处在外观,簋口圆形,盨口椭圆形,簠口长方形。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4)

西周 师克盨

然而簋也有方口的,外观和簠一样。曾经有这样的事,考古人员挖出来了个方形青铜器,有盖,不错,是个簠,记录在案,然后洗洗擦擦,才看到里面还有行小字:“相伯作宝簋,子孙永宝用”。这叫“自名”,好吧,既然人家自己说了是个簋,哪怕是方口的,也得叫簋。类似的自名有许多,比如有的豆叫敦,有的鬲叫鼎等等。

青铜器的名字向来是比较混乱的,先秦时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列国所造铜器,经常出现同物而不同名的情况,还有许多异体字。到了汉朝时,瓷器和漆器联手把青铜器赶出了日常生活领域,只有铜镜还在用,其他的青铜器人们差不多忘光了。比如《说文》把盨和簠的形制写反了,许慎那么有学问的人,都能犯错,汉人对青铜器的疏离,可见一斑。

唐朝人对青铜的兴趣在“自将磨洗认前朝”,仅限于研究铭文。宋代金石学盛行,出版了《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两部青铜专著,这时离青铜器盛行已经过去一千多年,许多东西人们已经不认识了,只好重新起名字,有自名的还好,没有的就靠猜。比如簋本字作“毁”(左下的工换成厶),在宋代定名为敦,敦称为彝,盨称为簋,后来经过王国维和容庚的努力,盨和敦又从簋中分出,如果你坚持看到这里,还没迷糊的话,你赢了!下面我们说几个常见字,把主要青铜食器补全。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5)

战国后期 轨敦

是少数不是源于陶器的铜器之一,春秋时从簋演化而来。宫里有一件战国后期的轨敦,三短足,盖上有一活环,还铸有三足卧兽,内壁有铭文“轨”字,轨是簋的别名,说明敦源于簋。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6)

战国镶嵌几何纹敦

敦也是盛放饭食的器皿,《尔雅》说“敦与簠簋容受虽同,上下内外皆圆为异”,簋是圆口直身,敦却是圆口圆身,许多敦体呈扁球形,如鸭蛋一般。上海博物馆有一只战国镶嵌几何纹敦,其上镶金错银,还嵌有绿松石,异常精美,是古代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此品身和盖完全相同,各有三足两耳,连花纹都是对称的,这种造型俗称“西瓜鼎”,推测这种敦在使用时盖也可以反放盛饭。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7)

商代 白陶刻纹豆

起源于石器时代,主要特点是有喇叭形高足。早期的陶豆浅腹,商代出现青铜豆,加上了盖,造型多变,都有喇叭形高足。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8)

战国 狩猎纹豆

豆用于盛放肉酱和咸菜,《周礼》说“豆,荐菹醓也”,荐为献祭,菹音租,腌菜,醓音舔,肉酱,醢也指肉酱,音海。豆也是重要的礼器,古人常“俎豆”表示祭祀礼仪。这个“俎”不是切菜的砧板,而指摆放祭品的案,叫“彘俎”,也有用青铜制成的。我们现在说的“永垂不朽”,古人叫“俎豆千秋”,指受后人世代血食供奉。

鼎爵觚盉是什么(鬶簠匜枓盨卣斝盉)(19)

像豆,但没有盖,也有喇叭形高足,多镂空。铺身浅,对应现在的盘,而青铜器中的盘是盥器,相当于现在的盆。先写这些,这篇讲青铜食器,下篇写饮器,感谢阅读。

——————

抄我文章者,虽远必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