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保供攻坚战措施(聚焦能源保供顶梁柱)

来源:【铁人先锋】

百里风区寒 钻塔灯火明

1月31日,笔者来到位于新疆哈密三塘湖油区的戈壁滩上,皑皑白雪笼罩着大地,方圆80公里内仅有的一处灯火光明闪耀。灯火来自西部钻探50562钻井队。这个队的26名员工春节期间战严寒、斗风雪,全力保障生产持续平稳运行。

笔者随8名员工来到井场。车门刚一打开,呼呼的冷风瞬间就钻到了车里,凝成的水雾一瞬间就充满了车厢。队长何润生一直帮忙扶着车门。三塘湖是有名的风区,当地人都知道这里的风“一年刮两场,一场刮半年”,大风把门吹坏的情况经常发生。

这个队承钻的条37井是一口直井,地层存在褶皱发育,井斜控制十分困难。地层几乎全段存在玄武岩,可钻性极差,距设计井深还有400多米完钻。冬季施工天冷、物资配送慢,对人和设备都是考验,无形中又增加了钻进难度。

井架工梁建鹏是今晚的夜班。吃过晚饭,他回到房子里穿衣服。大雪过后的气温急剧下降,当天晚上低到了零下28摄氏度,是他参加工作以来遇见的最低温。大棉袄、小棉袄、大棉裤、小棉裤,凡是能套在身上的保暖衣服他都穿在了身上。

能源保供攻坚战措施(聚焦能源保供顶梁柱)(1)

吐哈钻井公司员工正在检查船型底座磨损情况。罗洋 摄

“你的袜子看起来挺厚的,保暖不?”笔者很快注意到他脚上的袜子,比平常的要厚一些,摸起来绒绒软软的。

“巴里坤倒车的时候买的,才十几块钱,好用又不贵。”梁建鹏穿了一双普通的袜子,又套上了这双羊毛袜,塞进了棉裤脚里面。

“这样穿,风钻不进去。”参加工作4年,在井队上又度过了两个冬天,梁建鹏的保暖方法十分实用。

作为独生子,梁建鹏没法回家陪父母过年,就发了红包,嘱咐老人一定要吃好,不要省钱。对象在甘肃山丹,他提前在网上给买了个新年的小礼物。

夜班和白班一样,还是起下钻作业。

“二层台只装了挡风墙,我和师傅们学着用棕绳盘一个脚垫,脚底板冷起来就没那么快了。”一到井场,梁建鹏就系好安全带准备爬上20多米高的井架。

“作为一名石油工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也有我的一份责任。”梁建鹏麻利地爬上井架,站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大声地说,语气中充满自豪。

小小发油点 保供大担当

2月4日,立春。虽说春天的脚步已经近了,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王家沟地区上风口的风依然凛冽刺骨,吹在脸上像刀片划过一样。不到10分钟,面庞就“木”了。在新疆销售王家沟发油点,长不过80米、宽不到20米的发油作业区,安全巡检员赵丹正在对装油作业的车辆按照“一流程一打卡、一步骤一确认”,一丝不苟地进行现场安全巡检。

“天气寒冷,我们一小时一换岗。在岗人员全部都要进行轮岗作业。一天下来,每个安全监督员要走10公里以上。”赵丹说。

新疆销售乌鲁木齐分公司王家沟发油点,只是王家沟油库区能源血管上的一个小节点,但这个节点异常重要。它上头担着油田公司、炼油厂,中间衔接资源和计划部门,下面直接对接运输公司、加油站等。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的吞吐“阀门”,这个小发油点虽然只有30多名员工,却时时刻刻都要用百倍的责任心确保安全运营。

“王家沟发油点,就像手臂上的脉搏,油从哪里来,油在库里怎么样,油往哪里去,可以一览无余。”王家沟发油点主任赵晖说。

“当前,受低温严寒、冰冻、暴雪极端天气的影响,低凝点柴油市场需求旺盛。从我们这里每天发出大约1500吨柴油。加上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公路发油点发出的汽柴油,中国石油每天供应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及阿勒泰部分区域、巴州和硕和静等县市的汽柴油超过6000吨。单程最远600多公里,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工程油品保供,都是‘点对点’油品配送到现场……”仓储调运部综合运营指挥中心高级主管王懿介绍道。

新疆销售还制定高速公路沿线和重点区域油品在途备份方案,结合天气、路况,综合研判做好送油线路规划及防范措施,重点工程客户开辟装油快速通道。针对难行的“风吹雪、闹海风”等复杂路况地带,调派经验丰富的驾押人员,采用安全人员跟车上路、属地交警带队的方式进行配送,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有效保障了油品供应,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近期,北疆多发寒潮极端天气,我们迅速启动特殊天气保供应急预案,各岗位各环节严格落实冬季安全生产规章和要求。同时每日组织各单位召开运行对接晨会,实时掌握各地加油站油品库存、销售及配送车辆运行情况。” 不远处的中控室里,员工王亚丽通过视频,一边聚精会神地关注着发油点现场作业情况一边说道。

“心中有温暖,何处都是团圆”

能源保供攻坚战措施(聚焦能源保供顶梁柱)(2)

梁爱青(右一)和家人拍了全家福。张琳琳 摄

除夕一大早,河南销售开封分公司杞县苏木站经理梁爱青便在加油站摆上糖果和瓜子,一个人坚守在加油站里,为进站客户送上祝福。

梁爱青2022年承包了苏木站——一座只有三间站房、四把油枪、两名员工的偏远小站。梁爱青上任后,用心做好每一次销售服务,让每名进入苏木站的顾客都能感受到一种“回家”的温暖。

梁爱青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她把站里使用率不高的洗漱室整理出来,又让老公帮忙把办公室不用的沙发抬到洗漱室外间,布置上小桌子和碎花桌布,还把家里好几个手机充电器全部打包拿来。就这样,一个温馨实用的“司机之家”就打造好了。

平时司机师傅们能在这里洗澡、休息,严寒天气还能边取暖边给手机充充电;遇到饭点,员工的家常饭菜香喷喷的能管饱——这不就是顾客来了就不想走的“家”嘛。过往的大车司机慢慢地都特别愿意来苏木站加油休息。小梁自己打造的“司机之家”虽然投入少,却真的为站里留住了不少“铁杆”客户。去年,小梁的承包站实现了销量增长70%,员工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今年梁爱青工作劲头更足了。平时她和另外一名员工在站值守,24小时一轮换,春节也不例外。她说:“今年除夕我让员工回家休息了,回去过个团圆年,我在站上守着就行了!”

梁爱青看似轻松的安排,却还真是个不一般的决定。她已经怀孕七个月,很快就要再次当妈妈了。随着身上的工装显得越发紧绷,她的行动也有些吃力。但即使这样,小梁硬是没有请过一次假。

“干这行就是工作和家人很难兼顾,所以觉得对家人,特别是孩子亏欠比较多,没能做一个合格的母亲。”说到家人,小梁的神情有一丝黯淡,但是一瞬间又被希望占满。

除夕团圆夜,站上车辆并不多,加上连日来的降温,加油站里格外冷,小梁不时用搓手跺脚的方式让自己暖和起来。晚上7时,一束灯光照进油站,她赶紧到加油区迎车。车子临近了才发现是自家的车,车窗摇下,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妈妈,我们来加油了,顺便给你送饺子!”原来是小梁的丈夫和女儿。平时值班,小梁晚上回不去,女儿想妈妈了,就叫着爸爸来加油,趁加油的空隙女儿总会和妈妈说上几句话,有时候唱首刚学的儿歌。“妈妈新年快乐!”放下饺子,丈夫又交代了几句,车子就又驶走了。还有一大家人等着女儿和丈夫吃团圆饭呢。

“没啥难的。我有家人的支持,有辛苦之后的报酬,还有每次为车辆加上油后车主的感谢和同事们的陪伴。心中有温暖,何处都是团圆。”小梁感慨地说。

寒夜,以毫米“计量”责任心

能源保供攻坚战措施(聚焦能源保供顶梁柱)(3)

王晓峰(左)和徒弟处理信号灯故障。谢文艳 摄

“乙货81号道岔两侧不密贴,故障已清除。”1月24日17时,夜幕低垂,寒气袭人。在一望无际、白雪皑皑的铁路线上,大庆石化销售储运中心运转车间信号二班班长王晓峰,用对讲机向信号楼汇报安全故障排除情况;说话间,牙齿冻得直打哆嗦。

“后半夜会更冷,咱们赶快再去检查一遍电厂线路的转辙机。铁轨安全,哪里都不能有半点差错。”王晓峰一边对徒弟徐子卿嘱咐着,一边将修理工具一件一件地放回印有“安全生产”字样的绿色帆布包里,继续向下一站巡检。

正月初三,气温零下31摄氏度。扑面而来的寒气让徐子卿忍不住打个冷颤。铁路信号设备也怕冷,气温越低它们越爱闹“毛病”。铁路信号,好比汪洋大海里的“灯塔”,是火车安全行驶的风向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极寒天气下,更需要极强的责任心和专注力。

沿着铁道线走得太快,松开的鞋带差一点将徐子卿绊倒。徐子卿赶紧蹲下重新系紧鞋带,可是棉裤太厚,腿不好回弯,没站稳,一屁股坐在了雪地上。袜子早已被灌进来的雪打湿,徐子卿索性把棉裤腿都塞进雪地靴里,就当棉袜穿了。

徐子卿已经在工服里面加了一层棉袄,但是,一阵凛冽的西北风刮过,雪花从棉裤腿、衣袖、脖套的缝隙处落到皮肤上,马上透心凉。

来到转辙机旁,王晓峰打开一个ZD6型转辙机的机盖检查,紧固螺栓、擦拭接点、测试数值……由于穿得太厚,蹲不住,55岁的王晓峰就跪在雪地里,一边检测一边给徐子卿培训:“道岔必须严丝合缝。如果有石子、雪饼等夹在道岔上,而信号显示正常,就很容易造成火车脱线事故。转辙机表示缺口数值的调整,误差要以毫米来计量,必须精益求精。”

36岁的徐子卿转岗过来刚1年多,是师傅的“跟屁虫”。看着有关节炎的王晓峰,跪在雪地里,徐子卿特别心疼,暗暗下定决心,早日独当一面,不让班长操心。

棉手套太厚了,擦拭转辙机内接点上的油污不方便,徐子卿摘下手套,想快点干,可是,不到1分钟,手指就冻僵了,只好再戴上手套,缓和一会儿,再摘下,接着快速擦拭……

“化肥厂乙货走行三线的出站信号灯出现故障,请马上处理。”刚确认转辙机平安无事后,对讲机里又传来信号台的指令。他们距离故障点有大约20分钟的路程,王晓峰和徐子卿再次背起5公斤重的工具包,拿着手电筒,沿着铁道线,迎着寒风,匆匆向夜色深处走去……

涉冰巡检,安全保供不松劲

1月19日,大港油田第四采油厂作业二区生产一组员工魏荣均刚完成交接班不久,就发动着电动三轮车,载着车斗内的工具包、雨鞋开始巡检。

魏荣均要巡检的目的地是独流减河泄洪区内的生产区。滴水成冰的时令,凛凛的风吹过来,口罩边角有热气凝成的小冰珠,唯有没有遮挡的眉眼处一片冰凉。

巡检的路略有颠簸,人工设置的道路标识桩整齐排开,树桩高度相同,闪光条有序地包裹其上,一目了然。干燥的路面逐渐被浅浅的冰水浸漫,小冰碴大冰块浮游在路面上,电动车不得不慢下来。水位与脚踏板差不多齐平时,魏荣均熄了火,回身拿过雨鞋换上,开始巡检。

这个生产区共有油水井26口、管线29条、设备设施35台。因为在泄洪区,每到夏季承接上游泄洪任务后,包括道路一起都被洪水包围,巡检要涉水进入,道路标识桩由此诞生。入冬后,这种情况仍然存在,部分区域水位有时不降反升。这个生产区位于北大港湿地内,浸水的现场设备和管线存在腐蚀、穿孔等风险,环保压力巨大。

防止泄漏,及时发现刺漏、穿孔部位并采取有效措施,是每一次巡检的重中之重。魏荣均巡检的速度并不快,地罐、污油桶、污油池等重要区域都要走上一遍。蹚着冰水行走的路线很熟悉,水有时没过鞋面,有时过了脚肘到了腿肚,一圈圈的水波纹在他周边绽放。

一圈下来就是一个半小时,魏荣均工裤上打湿的部分也结上了冰,一拍咔吧作响。“要是湿的面积更大些,估计工裤都能站着了!”他调侃道,“最难受的是水灌到鞋里连袜子都湿了,脚是嘎嘎冷,就跟巡检在‘冰河世纪’一样。”

像魏荣均这样的员工,这个生产组一共有6人。为了尽可能降低泄洪对井站管线和设备的影响,汛期来临前,这个生产组挖掘11处排水沟,间歇性排水超过210小时。结合实际将电气设备抬高35处,做围挡保护17处。围油栏阻隔500米。

入冬后,他们克服大风低温、道路泥泞、积水结冰等不利因素,加密巡线频次,每天4个小时一次的巡检一次也没落下过。员工们每3天对易泄漏油井更换盘根1次,及时关注系统压力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置。

“连续3年,受淹油水井没有发生一口人为躺井、未发生一起跑冒滴漏事故,未影响1吨油、1方气。”魏荣均骄傲地说。

-30℃,风雪勘探路

1月26日9时,准噶尔盆地的天还没亮。东方物探新疆物探处275队安全副队长姚东明冒着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走在安集海水库的堤坝上。北风呼呼地吹在他的脸上,脸上一阵阵刺痛。

由东方物探新疆物探处275队承担的“准噶尔盆地新安区块三维项目”涉及众多乡镇,有3个水库位于工区中部,其中安集海1库、2库毗邻而建。安集海1库长4500余米、宽3700余米;安集海2库长3500余米、宽3000余米。两库中间为1000米左右的漫滩,所有车辆均无法进入,采集设备只能选择人背肩扛的方式进入,使得水库区域冰面施工更是困难重重。

能源保供攻坚战措施(聚焦能源保供顶梁柱)(4)

党员突击队踏雪向测线下一个点位前行。崔海涛 摄

为保证项目平稳运作,275队党支部火速组建由党支部书记、队长、副队长带队的党员突击队,执行冰面放线任务。

安全副队长姚东明提前来到水库,选点、测量冰层厚度。冰面施工,安全无疑是重中之重,做好安全评估方可施工。“冰层厚度都在35厘米以上。”姚东明指着水库大门的方向说道。

9时30分,天色微亮,35名身穿救生衣的突击队员按组一字排开。“今天的施工任务是每组摆两条线……”总排列长马兵在做最后的施工安排。

“这可是我们的‘神器’。” 解释组长陆雷指着一个特制的爬犁笑着说。为了提高冰面施工效率,陆雷经过先后7次改进和试验,最终做出了这个冰上“神器”。

突击队员们分为4组,每一组都由1名队领导带队,他们一同走进了今天的战场。冰面上近30厘米的雪,使得走路都格外艰难。有人扛着大线,有人推着爬犁,有人放线,有人埋检波器,一切都井井有条。身穿红色工服的突击队员们在雪地里像一团红色的“火焰”向前方掠去,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10时30分,天已大亮,站在坝边只能看见一排排红点在挪动。“大线要捋顺铺开……”副队长依力哈木江·吾斯曼一边示范一边向组员们讲解。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并没能阻止他额头汗水的滑落,口中的哈气使得眉毛、胡须上都沾满了白霜。

1小时、2小时、3小时……8小时,“回来了,他们回来了!”依力哈木江激动的声音打破了宁静。一个个红色身影越来越清晰。经过近8小时的努力,队员们最终高质量完成800道检波器摆放工作,一张张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