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

2022年7月25日,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同心振乡”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的“寻访闽台乡缘,擎画振兴蓝图”主题调研活动到达永泰县嵩口古镇。嵩口,古称嵩阳,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西南部,大樟溪环绕而过。2008年,嵩口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9年,入选福建省首批“金牌旅游村”。嵩口曾是四府五县接合部,尤溪、德化、仙游、莆田等地物产的集散地。凭借地理优势,嵩口古码头曾是各地经商货物的重要中转站,商旅往来逐渐形成繁荣的街市与赶圩习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这里留下质朴又坚韧的气质,深刻地融进市井百姓的油盐酱醋,经典而不失唯美。

2014年,台湾同胞邓海先生率领团队来到嵩口镇,一起参与嵩口的乡建乡创和旅游开发,协同当地政府一起开展“打开联合”项目,将一个衰败的千年“破镇”打造成一个网红的千年“古镇”。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1)

实践队在嵩口古镇合影 实践队供图

嵩口民俗博物馆——闽台乡建乡创的历史回顾

嵩口民俗博物馆是福建省首家乡镇级博物馆,位于嵩口镇区的直街。馆内突出农耕文明、古镇历史风貌以及乡土特色文化等主题,记录了千年来古镇的民俗文化,陈列农耕物品、民俗、摄影等相关文物还摆放着的各式各样精致竹艺品,有竹篓筐、竹蜻蜓、风谷机、小食盒等。民俗博物馆一共有三层,设露天和室内展览两部分。露天部分展览品有圣旨、石刻、古井、古石槽、古钟、古瓷缸等。室内展览在一至三楼,有刀鞘、农具、火笼、木桃、稻梯、字盒、椅桥等。这些农耕时代的家庭用具和农业用具,多数是很多农村人小时候见过或用过的,给人一种久违的感觉,让人瞬间“穿越时空”。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2)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3)

嵩口民俗博物馆内竹艺品和木排灯 实践队供图

民俗博物馆的管理员温女士表示,“2012年民俗博物馆建设工作启动,2014年台湾建筑设计师邓海和他的“打开联合”团队扎根嵩口镇。这座民俗博物馆融入了邓海先生的智慧,头顶上的灯和民俗博物馆的墙体都是以古时候通航的木排作为灵感设计的。台湾团队还将当地的农产品再加工,融入台湾的产业文创理念,将农产品打造成品牌,比如李子饼、梅子饼、鬼针草奶茶等,有趣又好吃,既吸引游客们前来购买品尝,又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4)

队员在访谈民俗博物馆管理员温女士 实践队供图

邓海和他的台湾团队留住嵩口,寻回城乡建设过程中极易被抛弃的“本土智慧”,从当地人的需求出发,以文创为口子,利用80%的当地资源和20%的新鲜血液,激活曾经的繁荣与兴旺,让本地人重拾对家乡的信心。邓海和他的团队还发掘在地好物,将饱含山民四季辛勤和耕作智慧的物产,通过创新的包装吸引更多人关注。同时也尝试把在地好原料,结合新食材,用更现代的工艺,制作出适合现代人的新鲜口味。实践队队员通过访谈当地村民了解到,台湾“打开联合”团队的到来,替嵩口镇推开了一扇复苏的门。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5)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6)

嵩口特色文创农产品 实践队供图

松口气民宿——闽台乡建乡村的网红样本

永泰松口气民宿是姚晨去过并在微博推荐的民宿,民宿的名字“松口气”很是吸引人。这里本来是中山村旧村委会和仓库,在镇政府牵头下,台湾打开联合团队设计、当地参与施工、本地年轻人运营的嵩口镇第一家民宿孕育而生——一栋三层的土木结构建筑,坐落在一片古民居之中,正对着地标性景观鹤形路、宴魁厝,充满了温暖和古朴感的客栈。松口气客栈诞生并至今存在了八年,可以说是一个小奇迹,也成了“嵩口模式”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7)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8)

队员考察松口气民住外景和访谈民宿经营者 实践队供图

嵩口供销新社——闽台乡建乡创的在地衍生

时至今日,“打开嵩口”的古镇改革,也让这座古镇重新焕发活力。沿着直街前行,路旁的嵩口供销新社便是最好的例子,将传统供销社变身为文化综合体,结合咖啡住宿、零售功能的复合空间,能同时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一边是复古风的老供销社商品陈列架,摆放着由台湾团队参与设计的嵩口当地特色的农特产品与特色文创产品。另一边是简约风的新式螺旋楼梯,暖黄色的灯光让空间变得温暖动人,是阅读和品尝咖啡的绝佳体验。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9)

嵩口古镇的传说 在千年古镇轻嵩(10)

嵩口供销新社内景和访谈运营负责人林露露 实践队供图

嵩口供销新社的运营负责人是一名“90后”林露露,她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投身乡村建设,至今已有七个年头。大学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林露露在家乡参与了邓海先生台湾团队的“打开联合”乡村振兴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林露露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了家乡嵩口,开始参与到古镇的规划和改造。在她的一手策划下,嵩口供销新社应运而生。林露露表示,“我希望将供销社打造成嵩口对外的窗口和平台,把当地特产结合台湾团队的理念,通过文创手法传递出去,助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这无疑是闽台乡建乡创理念的在地衍生,助推嵩口乡建乡村持续走向深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