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疯狂粉丝团完整版:必须卑鄙必须无耻

"在我的周围,到处是混乱、苦难与死亡,基于此,我写作为的是寻求生活的秩序,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写作是为了作证。每当我看狗崽子(一个非洲人戴的假面具),我便顿觉它是何等的远古、富有生命力,同时又是多么现代化和入时。我希望我的书能具有这种远古艺术的价值,能替代音乐作为人的精神食粮。"

这是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关于为什么写作的一次回答,我想送给近期因抄袭事故频发被迫站出来说话,或者从此不再说话的女诗人李婵娟。

还是抄袭莫泊桑的《项链》的开头,开始我的评说吧。"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丰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普通人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

她住在24楼,每天都很忙碌,起早贪黑地上班下班加班,欠下许多阅读的债。她总是觉得没有能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比如工作,比如写诗。这让她感觉自己天生愚笨。

但事实不是如此,她叙写真我的诗,还是引起了小范围的关注。

"《乳名》

那些年的端午总在下雨

大斗笠在雨中摘粽叶

小斗笠把摘好的粽叶洗干净

包上糯米熏肉,像一串串巨型葡萄

母亲把蒸好的葡萄递给我

她要我记住——

楚国有屈子

屈子有婵娟

婵娟是好姑娘

不识字的母亲认得屈子

她给了我好听的乳名

如今我们两不相见

各活各的,各死各的

再也没有人陪母亲割菖蒲,插艾草

再也没有人喊我的乳名

又是一年端午

江水清澈,雨水自流

荆楚太远,我已远嫁……"

她是不是真的远嫁,大家并不知道,知道的是,她的诗真的"远嫁"了。

"《除夕》

一个人拖着失败的身影走在空寂的荒野

一个人啃着面包,喝着西北风

一个人在黑夜里寻找一丝光亮

一个人奔赴远方

一个人因为生存顾不上孤单

一个人在时间的飞逝中老得更快

一个人悄悄地活

一个人静静地死

不必提及春天,温暖以及爱……"

逐渐的,依据审美的本能和勤勉的写作,她的作品开始见诸报刊,尤其是部分"大刊""国刊",。她甚至收获了部分铁粉。有粉丝这样写到对她的初印象:

"我个人不追求伟大的诗歌,不追求伟大的诗作,就像不追求伟大的生活一样。她虽然不擅长运用各种技巧,却懂得用心写诗,把诗写得那么与众不同,不同凡响。我一直跟我几个诗歌挚友自嘲,说我们最多算二流的诗歌写手,太懂理论了,太懂技巧了,于是诗歌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像李婵娟显然更像那些真正的诗人,她用全部血泪,全部生命写作,这样写出来的诗才是诗。"

那么,她是什么时候生出的变化呢?她那些自然到堪称清纯的诗歌,不久就有了风尘味,有了类似于"猫叫"的痕迹,她"在春天发情","假装你在,假装被爱"——

"《型男》

为了穿衣服好看

脱衣服更好看

他把屋子改造成健身房

半夜十二点发朋友圈

三百六十度秀腹肌

秀裸背

我整夜未眠

一直在思考

如何把他赤裸的上半身

很高级地

写进一首下半身诗歌里

我想我需要

伤害他"

不仅如此,她渴望名声大震的愿望愈益强烈。她渴望被人点评,被人追随,被人夸赞,她渴望更多的作品上刊,渴望自己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同。她做了些什么,自然大家难以见闻。只是,我注意到,之前老实本分到引用他人的句子,一定会在诗歌中说明,或者给予特别的注释的她,渐渐让别人的诗句和自己的作品"融为一体"。

她之前的作品是这样的——

"《嫁给自己》

情人节适合结婚

一个人关起门

涂红唇,烫卷发

喷香水,择良辰

从箱底翻出红嫁衣

与镜中人拜天地

人生如戏

一个人演完霸王又演虞姬

“万物是道具,天地是仪式”

自己嫁给自己

假装你在,假装被爱

注:引号里是雅克的诗句"

现在的作品则是这样的,见附图。

以至被诸多的诗友非议——

"以上李婵娟的《小酒馆》,《38岁,活在人间》,《秋蝉》三首诗歌发表在《草堂》诗刊2020年第7卷,白纸黑字,肉眼可见。"

"其中李婵娟的《小酒馆》《38岁,活在人间》个别句子分别雷同诗人灯灯的《春天汹涌》、美国诗人琳达的《小镇之夏》,这里算买一送一……"

"这三首大作的诗眼,诗的灵魂,诗的支柱,竟然都是别人的!!!"

以至于还有人抱着"小人之心"去揣摩"小人"——

"一个自诩“不混诗歌圈,没有诗歌群,不关注诗坛“”的人,竟然到处发表诗作,而且上的都是大刊,不禁想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莫非编辑都排着长队等着要她大作,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对她的高级抄不敢有丝毫质疑……"

不管怎么说,后来的事态发展,连她的铁粉们也开始怀疑了,"叛逃"了——

"诗人,作为精神层面的火炬手,一定有他存在的理由。我不认为,任何时代可以完全隔绝诗人。我也不认为并不是我们的时代不需要诗人了,而是在这样一个物质富裕的时代,我们的精神糟糕透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诗人,需要他们创造优秀的诗作。遇见当初的李婵娟,就属于这样一种惊喜。

……于是,面对这三年,才华被彻底遮蔽的李婵娟的诗歌,我一时语噎。莫非最好的风华都托付给了生活中的毒药,坠入伪诗歌的圈套竟如此轻易?

"……一位哲人说:我已习惯了幻灭,就像流星;但我还没习惯它砸在我身上的伤痕,我的记忆里闯进过它的光,于是我痛楚,于是我有了凝固的永远不会消失的甜蜜!"

"《秋蝉》

夏生,秋死

不知一年为何物

地下十七年

枝头狂叫三天

用半生的时间只为

换取瞬间的贴切

它这样不计成本地活在人间

像极了我这样的女人

38岁,活在人间"

假设38岁的李婵娟的这首诗,不是别人揭露的"共九句,有五句来自剑男的《动物之心》的后两节",倒不实为"一首好诗",起码它透露了这位诗人诗如何"必须卑鄙,必须无耻,必须互相了解(其他诗人)才能写诗",如何"不计成本地活在人间"。

多年以后,曾经被人赞誉其诗具有"真诗的力量,也是人格的力量。敏锐细腻的经验,身心合一的语言,毫不做作掩饰的精准的表达,具有诗的独特性和生命力,与众不同,又不可复制"的李婵娟,或许会像《项链》里玛蒂尔达那么想——

”如果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谁知道?生活够多么古怪! 多么变化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

那时她,或许会想到”为什么要活着”这样的话题——

”《活着》

很多时候,我也会思考——

一个女人不结婚不生子不约会

没有爱情,不交朋友

日复一日离群索居也不当尼姑

为什么要活着

江一苇说,因为母亲活着

从此不再作贱自己

走饭说,母亲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

从望女成凤到仅仅希望自己活着

多年来我吃下许多许多白菜

多年来我不跳楼也不自杀

一个悲观的人日复一日

咬牙切齿地活着”

或许会想到村上春树的那几句肺腑之言:

“我这半辈子, 没有什么优越感。光是让自己活下去,做一个正常的人,不趋炎,不附势,不蝇营狗苟,就竭尽全力了。”

李白杜甫疯狂粉丝团完整版:必须卑鄙必须无耻(1)

李白杜甫疯狂粉丝团完整版:必须卑鄙必须无耻(2)

李白杜甫疯狂粉丝团完整版:必须卑鄙必须无耻(3)

李白杜甫疯狂粉丝团完整版:必须卑鄙必须无耻(4)

李白杜甫疯狂粉丝团完整版:必须卑鄙必须无耻(5)

李白杜甫疯狂粉丝团完整版:必须卑鄙必须无耻(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