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

引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1)

落霞与孤鹜齐飞,景象绝美

当唐高宗李治看到这篇《滕王阁序》之时,不禁再次涌起了惜才之意,年轻人嘛,谁还没犯过点儿错误,毕竟瑕不掩瑜,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决定再次起用这个叫王勃的年轻人,然而当下面的官员仔细调查之后,他们呈报上来的结果却让李治很失落,因为就在不久前,这个年轻人在探父的途中,溺亡了。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新唐书》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2)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英年早逝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其在诗赋上的造诣,千年以降依然令人推崇不已,然而如椽的文笔对应其多舛的命运,让后人在对王勃追思的同时,常常不禁为之扼腕叹息疑问,那到底是一段什么样的水路,竟会让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命断于此呢?

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来仔细近观王勃生命中的这段最后航程。

出行原因:南下省亲

王勃的此番南下省亲,一路之上,其内心一定是满怀愧疚的,因为自己的父亲之所以会被贬斥到如此遥远的交趾,全拜自己所赐。

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阯令。——《旧唐书》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3)

没想到吧?初唐四杰的王勃还曾经有杀人这个前科

因王勃的一时冲动,其犯下了杀人之罪,自己身陷囹圄不说,还连累得老父亲从长安繁盛之地被赶到了原始热带雨林地区,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坑爹”。

后来恰逢改元,朝廷大赦天下,王勃才从鬼门关门口拿回了自己的脑袋,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平复下心情的王勃决定亲自去趟交趾,去看望自己那位倒霉的父亲,父亲因自己而受到牵连,自己即便再惭愧再难面对,也必须前去当面忏悔致歉。

然而王勃怎么也不会料到,此番远行,竟会成为自己人生的最后旅程。

几个旅程出行要素

一段旅程,一般是由目的地、出行方式、路线等要素构成,而王勃的这次旅程,也不例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勃的这些出行要素,以及其为何最终会定下这条亡命的路线。

一、目的地交趾在哪里?

交州,治所交趾(越南河内),位于唐代西南沿海地区,初唐时期,天下共划分十道,而交州则隶属于岭南道。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4)

王勃父亲被贬的地方挺偏僻

岭南道的治所位于广州,辖境范围大致在如今的广西大部分区域、广东全境、云南东南部分地区、以及越南的北部地区,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岭南道是一个东西走向狭长的地区,而交趾就位于岭南道的西南方,基本也是整个大唐王朝的最西南的疆域了。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 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新唐书》

王勃犯事的地方在虢州,虢州在长安东面不远,其距交趾可不算近,那么如此远的路程,他到底是如何去的呢,其又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走水路呢?

二、 如何去交趾,骑马还是坐船?

在古代没有飞机的情况下,人们出行的方式无外乎两个选择,陆路和水路,出行的工具则是舟、舫、车、马,这些从初唐时期诗人们的一些旅行诗词中便可以窥视一二。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5)

车、马、舟、舫古代出行工具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凌朝浮江旅思》.马周

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自湘水南行》.张九龄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江。——《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薛稷

危途晓未分,驱马傍江濆。——《兴州出行》. 苏颋

初唐时期,南下出行的人们更加愿意选择乘舟、舫而行,而不是骑马、坐车,这里有两个原因:

1.南方水系发达,水上交通便利: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6)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流,便利了南方水路交通

中国南方,水系发达,自古有“北人骑马,南人乘舟”一说,而隋唐时期对水道的开发程度又将南方的水路交通推向了一个高峰,倾注了隋朝一朝国力的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使得当时的水路交通变得非常便利,因此初唐时期很多人更青睐于水路出行。

2.舒适度,车、马颠簸劳苦

陆路出行的传统工具是车、马,短途倒是挺拉风,可一旦变成长距离行程,就尴尬了,因为陆路上的自然环境多样性,使得车、马出行面临很多约束,出行时的舒适度也大为降低。

河流才辨马,岩路不通车。——《早行》.杨炯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7)

古人乘马出行,舒适度不好

车、马出行一般需要良好的道路、天气等条件,没有大江、大河阻碍,林瘴迷雾也不行,天晚了不行,下雨道路泥泞了更不行,而且古代的道路也不像如今的公路、高速道平坦宽阔,一路坎坷颠簸,出行舒适度自然大大降低。

从古人的诗词里可以看到,一些忧伤的气氛中,常有陆路出行的影子,本来心情就不爽,还受这一路颠簸的苦头,不由地让人更加郁闷。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易阳早发》.王勃

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初发道中寄远》.张九龄

而京杭大运河和南方的发达水系水路,使得这些陆地上的困扰,在水路面前都不是问题,晚上可以行舟,雨天也可以行舟,舟船与车马相比,要舒适的多。

因此王勃作为唐人,出行更加侧重于舟船,也是正常的,毕竟是诗人嘛,站在船头看海听涛,多有诗情画意。

三、出行的路线,为何选了这条不归路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交趾与内陆接壤,其实走陆路的话也能到达交趾,如果是一个比较保守,没有经历过海上航行的人,或许会在汹涌的海浪面前打退堂鼓,可能会宁愿受一点颠簸之罪,求个安稳。

然而王勃为何最终选择了海上路线呢?除了上面说的舒适度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陆上的路线,也并不比海上的安全多少,有时候甚至更加危险。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8)

其实从陆路也能到达交趾

到交趾的陆路

交趾路。自州 ( 邕州) 西南陆行, 取马援路至瀼州, 二百七十里。又二百四里至禄

州, 又二百里至交州。——《武经总要》.曾公亮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9)

马援,汉代平定岭南的大将军

唐代去交趾的陆路一般由邕州开始,通往交趾的交通路线, 大致仍依循东汉时期马援故道,其间路途受到十万大山与四方岭两大山脉的阻隔。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10)

唐代陆路去交趾的路线

由邕州西南行二百七十里抵达明江流域的瀼州 ,再从瀼州西南行, 经二百四里可至禄州,出了禄州再一日程即入西平州 ,沿途经过上思、瀼、思明、思陵、禄及西平六个羁縻州后,最终到达交州治所交趾,整个行程大概在半月左右。

看起来除了费点劲,也还可以吧,然而其实走陆路,没那么简单,危险系数不低。

2, 自然条件恶劣

愁冲毒雾逢蛇草, 畏落沙虫避燕泥。——《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

瘴烟迷月色,巴路傍溪声。畏药将银试,防蛟避水行。——《送人至岭南》.袁不约

西南之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途中不仅有崇山峻岭隔行,热带雨林地区动物资源也很丰富,这些到处潜行的虫蛇让一些过往内地人们不禁胆寒,走到路上还要冒着被一些不知名、没见过的蛇虫叮咬一口的风险,这些蛇虫的毒性多大,也都是未知数,这个风险可不小。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11)

热带雨林中蛇虫横行

岭南二十余郡,地势低湿,暑热,湿气交蒸,疫疠为害,向被称为瘴疠之区。——《隋志》

直至唐代,岭南仍被视为化外之地,世人称为瘴疠之乡,也正是这个原因,其通常被选为处罚大臣的贬谪之地,在古代没有疟疾这一概念的时候,林间那些若隐若无的瘴气,则成为了大多数内地行人望而却步步的死亡迷雾。

二、 未开化的部落盘踞此地,危险系数高

夷僚丛居, 隐伏岩障, 盗寇不宾, 略无编户。——《南齐书》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12)

走在丛林之中,突然冒出几个土著,就问你刺激不刺激

从汉代至唐代,西南之地向来都是土蛮杂居之地,虽然朝廷在当地设立了州郡重镇,但主要起到震慑和威服俚僚的作用,出了城门,广大的蛮荒之地,还是这些散居期间的土著们的天下。

行人若在丛林道路中行走穿行,周边时不时出现几个身着奇装异服、面目与内地人不同的土蛮,操着一口听不懂的土话,手里再挥舞着自制的武器,“热情”地和过往行人打招呼,想想这场面就刺激得不敢去呀!

在唐代,一个人若从陆路去交趾,考验的不仅是勇气,还有运气,显然,王勃也是个普通人,他最终也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水路。

到交趾的水路

在唐代,从内地到交趾,很多人选择走水路,并不是因为水路就非常安全,而是跟陆路相比,水路稍微不那么危险罢了,两者只有危险系数高低之分,两难取其一,大家找一个更加不危险的路线罢了。

自广州而 东,其海 易 行;自 广州而西,其 海难 行;自 钦 廉而 西,则 尤 难行。——《岭外代答》.周去非

在唐、宋以前,交州到广州之间就有航线进行,大致路线就是从交州出发,进入北部湾海域,然后从琼州海峡穿过,最后到达广州附近。

水路的天气影响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岭南江行》柳宗元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13)

南海航线容易遇到大风

从交趾出发,首先进入的海域便是北部湾,其地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夏季,潮湿的风从热带海洋吹来,时常有台风骤然兴起,一般每年约有数次台风会经过这里,期间突然兴起的大风更是常见。

在航海技术尚不发达 时,木船难 以抗拒风 暴,只能选择靠岸 行船,为的就是万一突 遇咫风,可就 近 靠 岸避 风。

既然靠岸行驶,那么王勃的船为什么就没有及时靠岸,使得其最终因风溺水呢?这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这段航线行驶时也不能靠岸太近,太近了,也很危险。

水下的危险

唐代诗人王勃活多久(从唐代诗人王勃的海上溺亡悲剧)(14)

礁石也是航线的一大杀手

两广沿海,特别 是广西附近沿海,地形复杂,乱流、暗 礁、巨石,遍布于海中,使得这段水上航 线 充满了危险,在这数 百 里 的航线之上,到处隐伏着未知的灾难和风险,行驶的船 舶与岸边还不能靠的太近,否则,稍 不留意,即有触礁 碎 船 的可能,因此出行的船只既不能离岸太远,也不能离岸太近,如果风起来了的话,能靠岸就是万幸,靠不了就是倒霉,王勃那次所乘的船就应该属于倒霉型的。

是 砂 也,隐 在波 中 深 不 数 尺,海舶 遇 之 辄碎。去岸 数 里,其 破 乃 阔 数丈,以通风 帆,不然钦殆不得而水运 矣。——《全唐文》

史书上对王勃的出行只是一语带过,然而,在唐代西南的交通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王勃南下之行其实本身就是一次充满危险的旅程,这条航线虽然能够看海听涛,但也伴随着风暴、礁石的危险,这是一条省亲之路,同时也是一条充满危险之旅。

结语:

在唐代,西南交通非常不发达,而交趾又处于彩云之南的更南面,作为大唐的西南边陲之地,内地通往交趾的道路非常不便,不仅陆地通往其的交通充满各种危险,海上的航线也是危机重重,王勃此番踏上南下而行的行程,本身就是走在一条充满了未知危险的道路之上,其后来发生了船只遇风溺水而亡的悲剧,也正是当时唐代西南交通充满坎坷、危险的一个时代缩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