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开头结尾呼应套用 中考作文写作备考
中考作文写作备考:我挂断了时间的电话 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考作文开头结尾呼应套用 中考作文写作备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呼应套用 中考作文写作备考
中考作文写作备考:我挂断了时间的电话 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有学者说:“读史使人明智。”了解过去,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对现实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假如有一部可以跨越时间的电话,可以打给过去的任何人,你会打给谁?想了解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你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审题指导:
1.判断作文类型
这次的题目是想象作文,题目要求我们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扩展想象后行文。题目要求写一篇故事,也即我们应该注意文体要求为记叙文,可以就挂断电话后发生的事进行讲述。
2.分析材料引语
材料引语是指点我们立意和启发我们行文思路的按钮。回顾引语,我们可以发现,以“假如”一词为界,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引用“读史使人明智”的名言,意在启发我们写作的立意和角度,后半部分则用一连串的疑问句,提示了我们关于此次写作的方向和要点。接下来让我们一步一步来解读。
先来看“假如”一词前面的内容。由“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引入,而后对该句进行解释和扩展,所以这一部分的核心要点,集中在“了解过去,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对现实生活产生新的思考。”这句话上。这部分意在告诉我们,这篇想象作文的书写,需要连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即通过和“过去”的人的交流恳谈,获知一定的经验、道理,从而对现实的我们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让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对现在的自我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认知。
再来看“假如”一词后面的内容。“你会打给谁?想了解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三个疑问句,其实是我们在文章中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即交流的主体、交流的内容、交流的影响。三个问题一以贯之,既考察我们对历史场景、历史人物的充分想象,也考察我们对待人生、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价值观。
所以,尽管材料引语告诉我们,这篇文章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但在创作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注意:既要发挥想象,也要落到实处。要将来自“过去”的道理、经验和我们的现实充分联系起来,展现出对现状的反思、对未来的期盼与畅想。
3.寻找关键词
材料中给出的开头是“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挂断”二字,其重要作用在于界定了行文的时间顺序,也即从“打完以后发生了什么?”开始。结合材料引语部分,就是要在一开头便交代这通电话对现实的影响(包括作者心绪感受),在故事的书写中,利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将过去和现实交融为一体。
立意角度
审题、立意、找到关键词、明确题干要求,接下来就是写什么内容,布局什么结构,下面咱们先看看有哪些角度可以入手吧~
1.打给浪漫的古代诗人,遨游瑰丽的精神世界
和李白交谈,了解他创作《行路难》的心路历程,回顾他受到权臣谗毁排挤的那段历史,感受诗人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又渴望进身报国的矛盾心绪,同时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持身中正,挺立时代潮头,并保持自己内心的洁净与光明;和王维交谈,听他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美景,听他诉说自己心灵的宁静和平和,同时思考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是否过于急躁,忘了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和自然的美好……
2.打给杰出的古代帝王,感受友情和良言的珍贵
和唐太宗交谈,了解他所开创的大唐盛世的繁华耀眼,也了解他对那个能让他说出“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的朋友、臣子魏征的深切缅怀。同时思索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可以保有太宗之大度、明理,魏征之坦率、敢言,与良师益友深度相交、无话不谈。
3.打给睿智博学的发明家,倾听探索与跋涉的历程
听听正在煮沸一锅锅沥青矿残渣,以希分离出镭的居里夫人的艰辛求索的故事;听听正在实施“灯丝实验计划”,做了超过六千多次实验的爱迪生不懈发明的故事……了解并学习他们身上那种顽强奋斗并勇于面对失败的优良品格,写写你从他们的故事中得到的启发。
4.打给牺牲前的革命烈士,重温临刑前慷慨的壮语
也许你试图挽救走向死亡命运的革命烈士,却被他们的一番临行壮语所感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若能唤醒四万万人民,我们愿把牢底坐穿”……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正是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热血铸就的。我们应该继承先辈的品格与风骨,并思考如何做出实际行动,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打给过去的自己,打给培养的师长,打给关爱的亲人,打给误会的朋友等等(相对文笔要求高的古人,写真情还是比较稳妥,考场求稳,挑选自己擅长的写)
例 文
始 皇 心 声
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内心已是百感交集。想起刚刚那番谈话,一句“抱歉”呼之欲出,却未来得及说出口。(倒叙,电话对现实的影响)
电话刚刚打通时,不等相互问候,始皇帝便急忙问我:“万里江山是否安在?”(展开时空对话)
“国家富强,山河无恙”,我满怀自豪地回答,“华夏也不再像从前那般,被某一姓氏独占,它是属于所有华夏儿女的国家。”
始皇听了有些失落,他知道自己一生所追求的“万世大业”并未成为现实,这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似乎很不甘心,问我说:“我大秦繁荣昌盛,怎么会灭亡呢?”
听到他的这个问题,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复述起了教科书上对他的形容,“你暴戾无道,无视百姓疾苦,实行严刑峻法,贪图享乐,骄傲自大。像您这样的暴君,怎么能让政权长治久安?”愤怒一时占据了理智,我的语气不由得加重。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过了许久,他长叹一口气,问道:“后世的人都是这么评价我的么?”我可以想象出他在电话那头的错愕与痛心。
我后悔说那般伤人的话,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他。随即他又问:“那你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认为我不是一个明君?”
我凭借着在课堂上的一点点了解,对他解释说:“你大修阿房宫、长城和灵渠,劳民伤财;你焚书坑儒,毫不讲理;你发动战争,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哈哈哈……”不等我说完,电话那头传来了他爽朗的笑声,他接着说:“我所做的一切,哪个不是为了华夏?修筑的工程是为抵御外辱,展现华夏威武;统一思想是为黎民安定,避免战乱再起;发动战争则是为统一大业。难道我所做的这些事,你们口中的明君没有吗?”
当他这个问题问出时,我愣住了,迟迟无法回话。我想起一代圣君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想起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利用战争统一中原,想起明太祖朱元璋修建现如今的明长城……
我不敢回答始皇的问题了,顿了顿,嗫嚅着说了句:“是我误会你了。”我为我幼稚的见解感到羞愧难当,也没有心思继续这番对话,于是做了简单的告别,便挂断了电话。
现在我便明白了,了解过往不能单向认知,应该广泛地查阅史料;评价事件不能固化思维,应该多角度辩证理解史事;认识古人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设身处地地去想同样身为一个凡人的苦衷与难处。古人古事如此,今人今事亦然。(新思考,新认知)
闭上眼,我仿佛听到了始皇铿锵有力的开国宣言: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点 评
选材独特,立意深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放飞了想象的翅膀,选择与秦始皇进行通话,并在对谈中逐渐了解到“认识过往不能单向认知,评价人物和事件也不能概而论之,应该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这一深刻认知,文章以小见大,极富深意。
叙事清晰,细节传神。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了自己挂完电话后的复杂心情,然后转而述起电话打通后的对话,接着写自己因羞愧而无心继续交流,挂断了电话,最后写自己在这次对谈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文章叙事完整且清晰,且每一个过渡转折都伴随着作者的心情变化,富有巧思。除此之外,文章的多处细节也契合了通电话这一场景,比如文中没有出现细节性的场面描写,“我”和秦始皇的语气、心情变化都是通过“语气加重”“长叹一口气”等听觉细节来展现的。
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
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提笔忘字,泪水湿黏了眼睫也模糊了视线。双手扣着碗边摩挲,一口久未咽下的米饭在口腔里微微发甜,我反复咀嚼那已经软烂的米粒,尝到了泪水千篇一律的咸涩。
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在刚才。筷子还在手里紧紧握着,眼眶通红地听着电话那头沙沙嘈杂一片,青年敦厚微哑的声音顺着连接着跨越几十年的这通电话传进耳畔,一瞬间我想到了很多很多。人总是很容易伤感,我几乎哽咽地与他问好,电话那头是他苦闷的叹息。我看见了过去的岁月,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广阔的土地养不活边上的农民。瘦骨嶙峋,颠沛流离,呻吟声刺激着青年的耳膜。
他低头作报告,窗外的昆虫疯似的叫,稻田里稀稀疏疏生长着枯草似的野稻。他摇摇头,眼里是无尽的担忧和惋惜,他为这个国难过,为这个新生政权下的人民难过,为一个国家不能保证温饱问题难过。指尖摁着白纸,他带着提笔签下名字——袁隆平。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一个个面色蜡黄的水肿病人倒下,青年也经历了饥饿的痛苦,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决心以自己的才智和知识培育出亩产800斤、1000斤、2000斤的新品种水稻,拯救新中国的人民。1964年,袁隆平迈开了脚步,走进了莽莽稻田寻找他做过研究的水稻雄性不孕株,烈日底下,汗流浃背,弯腰低头,他一穗穗的找,一株株的看。
电话那头是稻田里蛙声连着风吹动稻子的声音,仿佛能看得见那萎萎缩缩的野稻,仿佛已经看见青年卷着裤腿弓着腰在田里研究稻苗时的专注。终于,他找到了,他找到了。我听见他话语间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欢欣,我想那更多的可能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快意和释怀,他跌跌撞撞,黝黑的双臂和满是淤泥的双腿在一片绿色的稻田海中应该格外惹眼,我含了口米饭,细细听着他说。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诞生。它被称为“东方魔稻”,解决了世界上无数饱受饥饿痛苦的人民的温饱问题,保障了世界粮食安全,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铁饭碗。他不是神,却拯救了世界。
我看着时钟的短针一点一点移动,忽觉对面的声音变得稳重沧桑,意气风发的青年在自己传奇的岁月里缓缓走向了暮年。他坐在掉了皮的沙发上端着茶杯,大蒲扇吹来清凉的风,一只花猫伸着短腿蹦跳,客厅墙上挂着褪了色的地图。他会和邻居家人们一起搓麻将,知了的叫声响彻夏天,麻将哗啦哗啦的碰撞声迎来盛夏。他在禾下乘凉,花猫蹭蹭卷起的裤腿,一点点泥星子沾满小腿,仿佛回到那年,又看见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我们中国的土地见证了袁隆平爷爷从青年变成走向暮年的老人。2021年5月22日,神州大地上陨落了一颗星,袁老停止了丈量稻田的脚步,一口一口吃着碗里的白米饭,一粒粒晶莹饱满。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眼眶渐渐湿润。
从1930年驶出的历史列车缓缓驶入了终点。而在1964年启航的火车却没有刹车,中国的青年会饱含热泪带着拳拳爱国之心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时代会更迭,历史会改潮,我们无法抵抗浪潮,但是永远记得灯塔。
新时代的青年们大踏步在红色大道上前进,我们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新的讯息需要我们接收和发送,努力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稻香弥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