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活资料完整没有插图(删完背影删鲁迅)

古往今来大量实例证明:我们对“人和事物以及现象”的不同评价,往往和“认知差”挂钩。是由个人学识、所处环境、教育以及立场决定的。

既然认知不同,就要从中分出优劣。

在我认知里,中国名著序列中名著何其多,但被广泛传阅和家喻户晓的非「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莫属。

鲁迅生活资料完整没有插图(删完背影删鲁迅)(1)

作为传世四大经典,它们不仅在中国有名,也名扬海外。

可以说「四大名著」对后世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传承,警示意义和象征对现世而言更加深远。

是神话、礼仪、历史、官场的具现代表。

不过可惜,前几年《西游记》不让播了,至于原因网上众说纷纭,传的最多的说是涉及“封建迷信”,所以这几年貌似看不到西游记播出。

《红楼梦》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文学价值深厚,老一辈看后津津有味。

年轻一代鲜有耐心看下去,理解有困难。

在大量现代文化、影视爽文作品的冲击下《红楼梦》的隐退成了必然,更多时候作为名著的象征意义居多。

迄今为止市场反响还算好的应该算《三国演义》了。

如今《水浒》也正面临岌岌可危的地步。

最近,有网民反映建议把《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给出理由也有些奇葩,认为:

《水浒》毒害了青少年,应该从课本清除。

消息一出,网上舆论沸腾,铺天盖地。

鲁迅生活资料完整没有插图(删完背影删鲁迅)(2)

赞成和不赞成的发言,源源不断。我从澎湃新闻了解到的是,早在2022年12月,就曾有网民在浙江省政府网站留言,大意是:

看《水浒》电视剧感到震惊,虽然更换了不少剧情和修改,删除了完全不合逻辑情节,但电视剧毕竟和《水浒》原著小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一来,仍会导致不少人去看原著。

客观上看,水浒这本“毒小说”会毒害更多人,看百度贴吧里,对此书的抨击之多就是明证。

鲁迅生活资料完整没有插图(删完背影删鲁迅)(3)

只言片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类网民留言中,他们对《水浒》持有较强的「反对和不满」的想法。或许是出于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又或许有其他立场。

总之就是要抨击、要求删除。

我的记忆中课本出现《水浒》相关内容,大概是《景阳冈》了吧!他是人教版《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课文,以及《智取生辰纲》,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

作者是施耐庵。

编选本意是“学习武松、敢于拼斗,有坚定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但到了现在这一部分人眼中,只有血腥和暴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该网民叙述中,他认为《水浒传》有三大原罪,是祸乱根源:

一、我(网民)中小学的时候是通过课本后,看了小说原著水浒,所以我对中小学选此书内容做课文深感不安,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做推广宣传。

二、书中内容故意丑化污蔑女性、其行为令人发指、情节不和逻辑。

108好汉大多没有上梁山,上梁山是作者臆想。

三、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给武松、李逵、宋江这些人渣安排善终,给予它们无限的同情。歌颂他们的恶行,是我见过最毒小说。

古代把它列入禁书是有道理的。

三大原罪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若非我读过水浒差点就信了。对于该网民的看法我相信多数人眼睛是雪亮的,好与不好,心中明镜。

另外《水浒》能位列中国四大名著,本身就承认了它的地位。

之所以该网民有这番想法,如果排除「立场」等问题,我认为这就是“认知差”。尽管《水浒》中呈现出了“暴力因素”,但这是一本符合水浒历史背景下会产生的结果。

换一句话说按该网民说法,如果把《南京大屠杀》粉饰成一场没有硝烟、死亡的战争就一定是有益?不尽然,它们的存在是警示、和提醒自有其道理。

而非一禁了之。

如果水浒被归为“毒小说”之列,那么,我们青少年手中的毒教材了。

从过去课文历史变化中,我发现了一个不算现象的现象。就是我们曾经认为正能量、有积极作用、歌颂和警示后世的课本文章,正在一点点被清除课本。

80后的记忆应该更深刻一些。

如果翻阅现在的课本,你会发现一些我们以前记忆深刻的优秀课文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至于理由专家们也给出了理由:不符合现代发展。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他是作家魏巍从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

无比真实的还原了战争场景以及在战争中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最后在语文出版社前社长王旭明的力排众议下,这篇文章被从课本删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篇外国著作《爱迪生救母》所替代。

鲁迅生活资料完整没有插图(删完背影删鲁迅)(4)

但这篇文章虽有突出亲情的意思,但无科学考证而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

真实的不被删出、虚构的被编入,这让人难以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我记得这是我小学时还背过的一篇文章,他的历史背景是在抗日8年五壮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被逼绝路时的英勇献身事迹。

5位战士的壮举是高尚的,值得铭记。

但现在《狼牙山五壮士》课本里还能看见吗?早没影了。专家说《狼牙山五壮士》的剔除是为了时代的进步。故事是好故事,但时代久远与时代发展并不相称。

文章描述还有些夸大其词,

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所以它被剔除了......

此外还有《黄继光》,《雷锋笔记》和《刘胡兰》,理由同上。

即便是《背影》也难逃一劫,好在只是某大学教授的一面之词。他给出解释:文中父亲翻阅护栏买橘子的情节违反了交通规则,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示范。

《雷雨》、《阿Q正传》、《孔雀东南飞》......

这些优秀文章、也少在现在的课本中见到。不仅是文章,还有人物卫青、霍去病、鲁迅......

英雄被删减,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名人虚拟故事。

优秀文章的缺失、英雄人物的剔除在某些人眼中不过剔除了一粒沙,但对整个文化体系影响是深远的。虽说与时俱进,但这不等同忘记过去。

身处和平年代,要居安思危方能太平永久。

说了这么多!后半段与前半段似乎关联不大!那如果说:这些被删除或者被建议删除的文章背后,他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信,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它总有一个理由,应细细深想。

当然我不是说什么“阴谋论”,但这些具有警示、歌颂英雄人物、和时代背景为什么在一点点消失!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我们忘记某些东西、或者淡化什么?

我们这一代或许还记得,那下一代的下一代了,还记得多少?

这都值得我们思考。

所以我常说“文化的侵蚀”是可怕的,它会让你无声无息加深或淡化一些东西。回过头来你可能自己都毫无所觉,觉得理所应当。

但我认为,更应该深度思考的是——教育部。毒教材现象频发、为何始终得不到制止!

如今,《水浒》被网民建议删除,那下一刻是不是就是其余三大名著。

这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对于该网民的情绪,浙江省教育厅也做了相应回应:担忧和顾虑是有一定道理的!水浒能被选入教材,绝对不会是草率为之。

第一,《水浒》文学价值巨大,开创了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

第二,《水浒》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水浒》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不合拍,是阅读《水浒》不可回避的问题。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惟有理性地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水浒》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水浒》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正确”的世界,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有善,有恶,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幻想、隐忍、挣扎、妥协、反抗……一言一行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

丰富的内核让他入选四大名著。

读人物、读社会、读人性,如“庙堂失序与江湖理想。

总体而言,这一番回答几乎是深入肌理,有理有据,这才是阅读的应该态度。事实上,与其批判《水浒》不如,多让孩子少看一点奥特曼、日本动画等。

他们所表达的暴力元素,一点也不少。

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民族精神也不会凭空而来。历史的传承,精神的凝结才是国家与个人强大的根本。既要着眼未来不能忘记脚下的那个根本。

#发现计划##我要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