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继续存在的六个原因(想简单明了地理解元宇宙)
本周的轰动新闻无疑是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更名为“Meta”。为了All in 元宇宙而直接改名,小札这个行为堪称“疯狂”,当初百度宣布All in AI,也没有把名字改成AI。
这新闻轰动,不在于Facebook“脸”都不要了,而是扎克伯格以一己之力,把元宇宙的热度又推上了一个大大的新台阶,令这个一度看上去很像可疑泡沫的概念,顿时就成了一众互联网观察家们口中十分笃定的未来:如果你还对它抱有些许怀疑,那你简直就对人类科技的发展太不敏感了。
我觉得改名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Facebook中文谐音“非死不可”,听起来就不太吉利。至于元宇宙,看起来普通人要弄懂它的内核依旧不太容易,如果你觉得看那些深奥的分析文章太费劲,本期不聊商业不搞钱,只为让你的周末更好玩的“36氪周末副刊”,围绕Facebook和元宇宙这个主题,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文娱选择,也欢迎留言推荐更多好内容。
一、影视
《社交网络》
当扎克伯格还不是今天的元宇宙信徒,他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电影《社交网络》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由大卫·芬奇导演,是一部模板式的传记类电影。本片讲述了著名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发迹史。
电影的节奏很快,剧情扣人心弦,不用担心看睡着,机关枪式的的对白也是本片一大特色,可以欣赏到地道的哈佛式吐槽。在电影里,Facebook起源于可以看妹子脸的程序,如今Facebook改名,把Face去掉了,不过现在的Facebook也已经不需要再用Face来吸引用户了。
影片里的扎克伯格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帅小伙,至于三次元中的扎克伯格是如何从有口皆碑的“中国好女婿”变成如今在网络热梗中流传的莫得感情“机器人”,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二、书籍
《克莱因壶》
本期推荐一本与元宇宙相关的书籍《克莱因壶》,这本书被誉为日本虚拟现实VR题材开山杰作,据说超前《盗梦空间》20年,设定有点像《黑客帝国》 《盗梦空间》。况且,你敢相信这本书创作于个人电脑都还没普及的1989年吗?
小说主人公上杉以为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他写的故事《脑部症候群》被一家游戏研发公司买下,即将制作成颠覆时代的虚拟现实游戏《克莱因2》,而他则受邀担任首批游戏测试员。就在他沉迷于逼真超前的游戏中时,随着测试的深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令他心生疑窦,游戏中更是不断听到如催命符般让他“快逃”的警告。更惊悚的是,与他一起参与游戏测试的少女离奇失踪了,和他一起寻人的同伴记忆和他的记忆也完全对不上……
这本小说最特别的地方在于,除了科幻元素之外还有引人入胜的悬疑推理元素,读一本书相当于读了两本书,入股不亏。
三、播客
《元宇宙始于 VR/AR ?脸书、字节都在布局下一个时代的互联网》
本期播客推荐科技早知道的《元宇宙始于 VR/AR ?脸书、字节都在布局下一个时代的互联网》。自发布元宇宙战略后,Facebook在AR&VR领域里面动作频频。不久前Facebook发布了亮眼的新VR会议软件 Horizon Workrooms,Oculus Quest 2 的用户可以用Avatar「数字人」分身沉浸式地进行线上会议以及工作。字节跳动收购 AR/VR 软硬件研发制造商 Pico,苹果、微软、Snapchat、高通也都在硬件上加速布局。沉寂了好几年的VR/AR领域又热闹了起来,互联网大厂都在积极布局下一个「互联网」,这个时间节点终于到了吗?还是又只是一个小热潮?
在本期节目中,主播和投资人聊了聊元宇宙和AR/VR生态,嘉宾还用 Oculus Quest 2 亲身体验了一下 Horizon Workrooms。通过这期节目,或许我们能了解到投资人是怎么看待元宇宙这个超级概念的。这期节目还将解答你对以下问题的困惑:超容易晕,又很难设置的VR游戏体验现在怎么样了?国内外哪些大厂在积极布局AR/VR ?
四、游戏
roblox
《Roblox(罗布乐思)》是一款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自建内容的游戏,被视为未来元宇宙游戏的雏形,玩家可以通过官方引擎自己制作游戏,有点类似《我的世界》,自由度极高。Roblox有国外4399之称,在国外爆火,玩家们基于此平台生产了大量有趣的脑洞作品,非常适合DIY。
有元宇宙概念第一股之称的Roblox,已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在roblox上,除了多人社交类游戏,以及各种RPG沙盒冒险游戏外, 还有很多玩家为爱发电,自发制作还原PC端经典竞技网游的作品。 打开roblox,你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五、活动
《人工智能,艺术,元宇宙 | 线上国际艺术展》
考虑到北京疫情,不提倡大家参加人员密集的线下活动,所以本期推荐的是线上国际艺术展《人工智能,艺术,元宇宙 | 线上国际艺术展》。既然都讲元宇宙了,展览活动也应该突破一下空间的限制对不对?
《人·机·交互》以人与机器在艺术场域的交织交融为主题,呈现了来自全球13位/组艺术家的创作。该展览聚焦机器学习、算法和智能机器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日益深远的影响。人类与技术体系间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一变革性的发展或在不远的将来对个体生命、乃至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后人类主义”与“超人类主义”不断推动人类变得更强,而与此同时,也对我们迄今为止对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了质询。《人·机·交互》激发大家思考以下问题:艺术如何反思人与机器的日益交融?新的发展趋势向我们提出了哪些新问题?边界何在?
作为大型媒体艺术项目《“混”然天成》的序篇,《人·机·交互》由德国歌德学院(东亚区)与瑞士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联合主办。
点击下面的链接就可以传送至展览页面哦。
观展网址:goethe.de/hybrid
活动详情:mp.weixin.qq/s/CDoLTjNEThvXyhbxF2N0oQ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