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窗花的来历(扒一扒传统年俗中发红包)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其中蕴含着许多节日习俗,比如过年发压岁钱、挂灯笼、贴窗花等习俗,又有什么寓意呢?下面给大家解读这些年俗。

一、发压岁钱

春节贴窗花的来历(扒一扒传统年俗中发红包)(1)

发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与好运。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过年发红包来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

到了年三十夜晚,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春节贴窗花的来历(扒一扒传统年俗中发红包)(2)

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它象征好运。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买,以及玩具和糖果等东西。

二、挂灯笼

春节贴窗花的来历(扒一扒传统年俗中发红包)(3)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

春节贴窗花的来历(扒一扒传统年俗中发红包)(4)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特殊意义,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著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

过年挂红灯笼是为了迎接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更有一些吉祥的民俗寓意,所以过年挂红灯笼的讲究及吉祥寓意,红灯笼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

过年挂灯笼是民间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区,春节挂灯笼这种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

三、贴窗花

春节贴窗花的来历(扒一扒传统年俗中发红包)(5)

贴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新春佳节时,各地的中国人都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窗花与春节关系密切,是自古以来人们迎春的方式。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

春节贴窗花的来历(扒一扒传统年俗中发红包)(6)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总之,这些传统民间年俗,都蕴含着深厚文化传统,特别是这些民俗节日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厚渊源,各位看官,过节之余一定要给孩子们多讲解下年俗哦!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