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勇敢的心(英雄始于无路可退)
《勇敢的心》讲述的是主人公华莱士,他的父亲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幼小的华莱士接受叔叔教养,学习苏格兰文化和武术。长大后的华莱士回到家乡,和青梅竹马的梅伦私定终身。然而梅伦却被英国贵族抢走并且杀害。家仇国恨之下,激起了华莱士的反抗之心。他带领村民揭竿起义,以简陋的装备,打败英国贵族的部队。
他终于明白当年父亲不顾生死要反抗的目的,认识到如果不抗争,永远都会在英国贵族们的压迫之下,没有自由。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名誉、金钱和地位的诱惑,在遭受了朋友的背叛被抓,直至行刑死亡,他仍旧不屈服的喊出“自由”。
《勇敢的心》 由梅尔·吉布森自导自演。在1995年影片上映后,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5项大奖。在豆瓣有40多万人的评分下,获8.9分的高分。
整部电影以苏格兰的历史为蓝本创作出的大气恢弘的史诗篇章。剧中以苏格兰风笛为背景音乐,忧伤婉转。雄伟壮阔的战争场面也令人印象深刻。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无疑是华莱士的英雄之声,即使最后被钉在行刑架上,仍旧毫不动摇。那句临终前“自由”的呼声,震慑人心。
这无疑是一部英雄主义的电影。在这里让我们来看一看,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华莱士的成长之路。
英雄始于末路1)谁都不是天生的英雄
华莱士不是天生的英雄。影片一开头就展示了华莱士的父亲战死的画面。华莱士因为年龄小而躲过了死亡。他不过是个柔弱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呢,或者说,在别人眼里他还什么都不懂。但是当葬礼过后,叔叔接他走,而他并不想走。
他不知道未来怎么办,但是却不想离开生养他的土地,当他看到了叔叔手中的剑,眼睛里闪过仇恨的光芒。这时候,叔叔跟他讲,如果要学剑,一定要先学会怎么用脑子。直到这时,他还不过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儿,与走上英雄之路差得十万八千里。
这个镜头一闪而过,他随叔叔离开。时间线立刻拉到了他成年后的画面,成年后的华莱士,回到家乡,童年的仇恨或许依稀还在,可是,贫瘠的山村,挣扎在贫穷里麻木生活的族人,没有谁可以告诉他,要怎么去报仇,也看不到可以支持报仇的实力条件。何况,他遇到了青梅竹马的梅伦。
两个年轻人陷入爱情,并且私定终身。结为夫妻。这时候的华莱士或许只想和梅伦相守一生,生儿育女,过自己的小日子。儿时的经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家庭的温情而渐渐冲淡,成为心底的遗憾,别无他用。这时的他完全没有想要做出反抗的念头。他只想着和梅伦过着这样麻木而快乐的日子。成为梅伦的丈夫,一个苏格兰村庄里快乐的壮汉,成为一群孩子平凡的农夫爸爸。这时候的他,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是不会走上英雄之路的。
直到梅伦遇害。这个世界上他唯一的亲人与爱人被英国贵族的士兵抢走,并且杀害。痛失爱人,才激起了华莱士的复仇之心。幼年丧父,青年丧妻的痛苦让他有了勇气和热血走上复仇之路。他组织村民,杀掉一队英国士兵,为自己的妻子报了仇。
此时的华莱士不过是为了小家,为了亲人而反抗,他也还不算是英雄,只能说是有情有义的丈夫。
这样的华莱士,让人想起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一开始,出生农家的朱元璋还叫朱重八,父母是佃户,日子仅能糊口,家里太穷,他也读不起书,只能做放牛娃,可是像他这样的出生家庭多了去了。
一开始的朱元璋也不会想到自己以后能领千万兵马上战场的将军,也没想过会成为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直到父母因蝗灾与瘟疫去世,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前往外地逃生。他来到皇觉寺做起了和尚,为的也是有口饭吃。然而随着饥荒的到来,皇觉寺也呆不下去了,他成了沿途要饭的乞丐。然而天灾之下,讨饭都已经困难。
此刻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各处走投无路的民众揭竿而起,朱元璋接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铤而走险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这时候的朱元璋并无什么远大抱负,为的始终是能够活下去。
朱元璋也和华莱士一样,在做盖世英雄之前,不过是微末的小人物,如果没有重大事件的发生,他们都不可能走上英雄的道路。而在走上这条道路之后,他们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做到什么地步,而只是想要解决眼前的困境。
2)无路可退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起义之后的华莱士就算有放下手中利剑的心,时势也已经不允许。他继续向前,并且有了更大的目标,他想起了幼年时,与英军谈判的苏格兰贵族们,明明已经妥协,仍旧遭遇割喉杀害。他知道即使害怕也不能退缩,退缩等待他的仍旧是死。而这时候,除了领着民众反抗到底。已经别无选择。
既然无路可退,只有奋战到底。英雄末路,只有奋起反抗。
尽管英雄起于末路,可是面对末路,有许多人却英雄气短吟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早年他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后率军渡河救赵王歇,此后势如破竹,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定都彭城。此后又屡破刘邦。项羽与刘邦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然而因为性格猜忌,又无固定补给,兵败垓下。后突围至乌江边,这时候的项羽,虽然弹尽粮绝,但是面对宽阔的乌江,他并不是走投无路。只要过了乌江,便可以回到江东老家,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也未尝不可。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自刎而死。纵观项羽生平,古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美称,不可否认他是盖世的大英雄。但是面对末路,他选择用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放弃东山在起的机会,到最后就成了英雄气短。
可华莱士面对数倍于自己的精良部队,他并没有逃跑、投降,而是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一次次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为什么项羽会自刎,而华莱士要迎难而上,说到底是面对无路可走之时的心态,项羽想到的是尊严与面子,而华莱士想到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信仰的力量华莱士从一开始只是想为妻子报仇,一步步,从杀掉一队英国士兵,取得的小胜利,到后来经过一系列战斗,他甚至打败了英国的大部队,并且进攻英国的一些领地,威胁到英国皇室。这时候,国王派来太子妃与他讲和,许诺他金银财宝和官爵。这时候的华莱士已经有足够的资本来要挟皇室,退一步,领了皇室的官爵,带上金银财宝回到自己的封地,成为一方土霸王。但是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他有了自己的思考,要不要走下去,往哪里走。
他说,战斗,你可能会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仅有的一个机会!那就是回到战场,告诉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这是他的战前动员也是他的信仰。此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为了家仇而愤怒向前的华莱士,而是为了无数和他一样受到压迫的人们的自由而抗争的勇士。当向往自由成了他的信仰,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和诱惑他了。此时的他,心中为自由而战的信仰高于一切。
这让我想到了《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张小敬。一出场,他不过是个听候问斩的重刑犯,因为需要他查案才有了一个逃出生天的机会。此时的张小敬想的是什么,不过是有一口热饭,洗个热水澡,能过一天是一天。案子能不能查出来也不是最重要的。而当案子越来越深入,他心里的小九九都慢慢的被几十万人的生死存亡代替。
时势让他走上了英雄的位置,他救了全城的人,为的是什么,获得自由?功名利禄?都不是,此时的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救下这一城的人,想看到这些人好好的、快乐的活下去。这时候,这一城人的生死就是他的信仰。他个人的生死已经成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华莱士的部队在英国军队的钢铁盔甲下显得无比的简陋,但是,他相信为了自由而战的人们一定比麻木的为了领主卖命的军队更强,这个强不在武器装备,而在人心。
英雄不是不怕,而是在面临恐惧的时候依然会鼓起勇气去做的,才叫英雄。华莱士在走上刑台之前,也害怕,他祈求上天赐予他力量,让他能勇敢的面对接下来要面临的无法想象的极端皮肉之苦。他甚至对自己的意志力表现出了怀疑,但是最终,信仰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撑着他清醒的面对酷刑,当他被折磨得痛苦不已的时候,有一个求饶的机会,然而他仍旧坚持自己的信仰,他用尽力气喊出“自由“,直至死亡。
这时候,愚昧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嘲笑、辱骂,到后来有人低声求情,请求宽恕这个男人。
人们麻木已久的内心被他那句撕心裂肺的“自由“唤醒。他们过久了行尸走肉,为国王卖命,低微的,受贵族压迫永不翻身的生活,如今有一个人用生命唤醒了他们沉睡已久对自由渴望的鲜活内心。
在离世以前,当华莱士转头看向人群中的孩子,孩子双眼清澈明亮,直直的看着他,无悲无喜,他释然了。这些麻木的人们,和这孩童无异。他们并不知道除了眼前的生活还可以过什么不同的人生。他们在压迫之下,不知道自由是什么。
而如今华莱士的死,给了他们触动,让他们明白还有比死珍贵的东西。
看到这里,他的心里一定想着,如果能唤醒这些人,那么也是死得其所。
而当一城的人获救,张小敬不要高官厚禄,一个人静静离开。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仰,我是一个兵。既然是兵,为的就是守护百姓。
华莱士和张小敬都有各自的信仰,而为了这个看不见的信仰愿意付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而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他们就是其中的少数人,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总结:在《勇敢的心》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一个小人物如何成长为史页记载的英雄。而纵观历史,大多数英雄都像华莱士一样从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因为遇到巨大的变故,而离开原有的生活轨迹,踏上一条艰苦的征程。一开始,他们想要的并不是拥有高官侯爵或者名留青史,而是在一步步前进中,拥有了自己的信仰,比如华莱士的信仰是为自由而战,朱元璋的信仰是让千千万万和他一样的贫苦农民吃上一口饱饭,张小敬的信仰是无数百姓平安生活。他们都经历了穷途末路之时,但都绝地反击。最后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