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拳五魁首的来历(划拳令中五魁首)

在酒席上经常有一种娱乐活动,就是划拳,什么“哥俩好”呀、什么“四季财”呀、什么“五魁首”呀??这些划拳的术语对于经常喝酒的人肯定不陌生,这些分别代表了从0到10这11个不同的数字,即使你经常说到“五魁首”,可是你知道“五魁首”是什么意思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知道“酒令”的概念,酒令是酒文化的一部分,是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酒,所以又称为“行酒令”或"行令饮酒"。划拳就是酒令的一种,酒令由来己久,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划拳令中五魁首)(1)

罚酒最著名的故事发生在金谷园,西晋的石崇在洛阳修了一座别墅,名为“金谷园”,潘安、左思、陆机等24人经常在金谷园饮酒赋诗,被称为“金谷二十四友”,这24人囊括了西晋文坛所有泰斗级人物,石崇在一次宴会上将宾客所作诗文搜集起来,写了一篇序文,叫做《金谷诗序》,其中一句说到“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这就是现在宴会上“罚酒三杯”的由来,典故“金谷酒数”表示罚酒就是源于此。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到“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就是说的这件事。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划拳令中五魁首)(2)

“五魁首”是“五经魁首”的简称,指科举乡试中的前五名。明代科举考试实行“五经取士”。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取士,每经的第一名叫“经魁”,在乡试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须分别是其中一经的“经魁”,故又称“五魁首”,也叫“五魁”“五经魁”“五经魁首”。后来五经取士制度废除,但乡试中仍习惯把前五名称为五魁。

民间将“魁”解释成“鬼之脚右转,如踢北斗”,魁跟中国古代的星宿崇拜有很深的关系,魁星又称奎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奎主文运”。古时,为保佑各地的考生金榜题名,在全国各地都修建“魁星楼”“魁星殿”,现在有的城市都能看见。在古代民俗中,魁星不仅保佑学生,也能保佑老师,魁星和关公、吕洞宾、朱衣神、文昌帝君合称“五文昌”,是教书先生的行业神。

不是每一个喝酒的人都能像古代文人那样“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在酒令的划拳里,引入“五魁首”也是对莘莘学子的美好祝愿,划拳输了要罚酒,也是对“赋诗罚酒”精髓的一种继承。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划拳令中五魁首)(3)

小时候不知道大人口中的“哥俩好”“四季财”“五魁首”“六六六”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想:虽然各地喝酒时喊的话有所不同,但是大声呼喊这些通俗易懂的话,也为酒桌增添了不少乐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