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诡异之处: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释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析:
桃花源记有非常强烈的空间感,溪水,桃林,良田耕地,读者像是游客一样,被陶渊明推入了世外桃源。
但这场景布局可是相当有讲究,渔樵耕读是文人雅客心中最理想的生活形式。而桃花源记也正是一步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故事的结构特别棒,渔樵耕读的农耕理想通过千百年读者的赏阅,成为了一种跨越时间的作品结构。你我早就中了陶渊明的圈套,心怀桃花源的理想,钻进了陶渊明的故事中去了。
不过也是,桃花源正是因为是中国人世代不移的理想,才成为了真正中国人的理想
除了空间感,时间感也是文章很有趣的部分。
桃花最盛是三月,桑竹茂盛的季节是五月和七月。在景色描写中,陶渊明,根本没有明说,却将时间感固定在风景中,让人上来就开始迷失在时间的隧道里。
时间混乱的风景,直接开启了一个更为离奇的故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这是一个相当有时间感的故事,要是一天你遇上一个跟你差不多大的,他说他是唐朝人,你会不会震惊的说不出话?
打乱时间,却不凌乱,很有美感。
当然如果太离乱,就会有人单纯把这故事当作幻想小说,但是高明的陶渊明才不会给你这个机会。
“问今是何世?”
我们的课本上都照本宣科地将这解释为,“现在是哪个朝代?”
其实不妥,避秦时乱的古人,对朝代哪有什么了解,他们最接近的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时间,对朝代没有多大感受。
这里的今是何世?应该解释为,今是秦几世。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称始皇帝的第一年)有一道著名诏书: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今是秦几世?
一个“世”字,将故事拉到现实,一个原本因为时间感空间感扑朔迷离的故事,因为一个字,增加了极其可信的真实度。
怀疑,相信,怀疑,相信。桃花源正是在不确信中,巩固了自己绝妙的艺术地位。
临别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们都好可惜,这样一个理想的村落,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千”是空间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从人从一,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
“百”是时间概念,指把从日出到下一个日出之间的时间段划分为一百刻(请参阅“百刻制”)。
因此,“千百”一词合成了类似“时空”、“宇宙”的概念。“阡陌”一词指在广袤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土埂。
但同时阡陌也作,通往坟墓的小路。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很多人描述死亡前夕看到的画面,都是说不远的地方,有个亮光在指引着他,由此可知,遇难的渔人正迈向死亡。“便舍船,从口入”,这证明渔人此刻已死,之后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在彻底脑死之前的一些幻想。
也许从来没有桃花源。
只有一个因为战乱枉死的渔民与一村难民穿越时间的相遇。
渔人托梦于太守,太守遍寻不得。
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一生未得,死后方入。
因为,那里是灵魂栖居之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