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康熙女儿墓出土(1972年内蒙发现康熙女儿墓)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位蓝齐儿公主,以庶女身份被封为固伦公主,成为康熙在世时唯一亲封的固伦公主,母亲则是康熙最宠爱的容妃。
而蓝齐儿在历史上有原型,她就是康熙皇帝的三女儿固伦荣宪公主,母亲是备受康熙宠爱的马佳氏荣妃。
1972年,固伦荣宪公主的墓葬被偶然发现,由此揭开了她不凡的一生。
令人惊讶的是,固伦荣宪公主死后竟然穿着龙袍下葬,这是为何?
穿龙袍的女子1972年,内蒙古赤峰市一老头在下地干活时,踩到了一处松软的土地。在他用锄头轻轻捣了两下后,碗口大的洞口竟然塌陷成直径一米的大洞。
由于邻近地区发现过相关的墓葬,老农意识到该洞口可能是某个古代墓葬的入口。于是他回家拿了一块塑料薄膜将其覆盖上,随后立即前往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当即将情况上报给了文物管理部门,在老农的指引下,考古专家来到了墓穴的洞口。
当专家们看到大洞时,纷纷吸了一口凉气,他们猜想:“该墓葬很可能已经被盗墓贼关顾,大洞则是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随后,考古学家对其进行抢救式发掘。经过一周的清理,一个东西宽45米,南北长105米的清代大型陵园出现在众人面前。
陵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中轴线上前后坐落两座大殿,甬道两旁各有三间配殿。据专家勘测,东面配殿住的应该是守陵人,而西面则为祭奠人员的休息室。
整座陵园规模恢弘,占地面积广阔,墓主人非富即贵,至少为王室以上的人才能享有。
为了尽快弄清墓主人身份,专家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陵墓。但是,环顾望去,陵墓内却空空如也,完全不见棺椁和陪葬品的影子。
考古学家没有放弃,他们认为盗洞只能证明盗墓贼可能来过。但是,想要在直径一米的盗洞中运走棺材根本不可能,因此,该墓葬应该为“墓中墓”结构。
在技术设备的加持下,专家们确定了陵墓背后有一座密室,这座密室里的东西才能揭开整座陵墓的秘密。
密室打开后,一股浑浊了几百年的凉气向考古专家袭来。他们发现,密室不大,总共面积不到五十平方。
专家之所以感受到凉气,不仅因为四周封闭的环境给其心理带来了压力,还是因为整座密室四周全部为大理石垒成,隔绝了地面的热气。
考古学家们合力打开棺椁,随之而来是长久的沉默。
一位考古学家惊讶地说道:“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这座女尸竟然没有丝毫腐朽的痕迹”。
女子身高大约为155厘米,皮肤因为年龄的原因有所松弛,但仍旧保持着去世时的光泽,令人惊讶的是她乌黑的头发竟然没被氧化,还保留了近75厘米的长度。
当专家们的视线开始从女尸的脸上移开后,一件龙袍样式的吉服再次引起了他们的震惊。
女子头戴凤冠,其上缀有夜明珠、玛瑙石和各色翡翠,而珠宝上还细雕有祥云等花纹,十分精巧。
而女子脖子上的朝珠,总共有108颗,颗颗圆润饱满,朝珠最中间是一颗纯金打造的佛头,刚好放置在女子的肚子处。
最令人惊讶的是,她身穿“八龙金袍”,袍子走线全部为金丝,上面缝缀的珍珠大大小小有上万颗之多。
在陪葬品中,还有两件精美的清朝制常服,以珍珠、金丝、银丝等珍贵材料绣出了龙凤、花鸟和祥云如意等吉祥的符号。
“女子”“龙袍”,在中国,人们很难将两个词语联系起来。除了武则天之外,历史上没有听说过女性穿“龙袍”的的事情。
即使高贵如皇后,死后穿的也是与“龙袍”相匹配的“凤袍”。种种难以解释的发现印证了专家们的猜想:墓主人身份不一般。
专家们确定,墓主人应该出身皇家,是某位皇帝的血亲。
就在大家交换想法时,一名外围专家找到了密室右侧的墓志铭。由于密室隔绝完好,没有接触空气,所以墓志铭上的字没有丝毫氧化的痕迹,上面写着:
“公主大清圣仁皇帝次女也……初封和硕荣宪公主……是用其厚典礼晋封荣宪国公主……”
通过墓志铭关键词:圣仁皇帝次女、荣宪公主、国公主,结合《清史稿》中的文献记载,可以基本确定墓主人身份:康熙次女、固伦荣宪公主。
庶公主破格晋升固伦荣宪公主出生于1673年,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女(按照序齿为次女),康熙皇帝的前两个女儿,早早夭折。
为了避免公主位分中空,康熙皇帝将弟弟的女儿接到宫中,认为养女,也就是固伦纯禧公主,在康熙成年的女儿中排名老大。
之后不久,荣妃生下了康熙亲生的第三个女儿——固伦荣宪公主。由于父亲已经将堂姐认为女儿,所以固伦荣宪公主在史书上只能称为“次女”。
固伦荣宪是荣妃的第三个孩子,在此之后,荣妃又生下了三个孩子。据史料记载,荣妃在十年之内,为康熙生下了五子一女。
在康熙皇帝的前十个儿子中,有五个都是荣妃所生。但是,除了皇三子胤祉活下来之外,其余四个儿子均未活到成年。
根据《清史稿》中记载的内容,荣妃在13岁时,已经生下长子承瑞,也许因为荣妃的生育年龄太小,所以导致孩子的成活率不高。
但是十年六胎,足以证明马佳氏荣妃宠冠后宫。因此,康熙对二人唯一的女儿也十分宠爱。
封建王朝历来有母凭子贵的说法,但在嫡庶、家世出身严明的清朝,生育六子的荣妃只能位居四妃之末。
而皇帝的三位贵妃,统统与他有着亲属关系,因此可以断言,即使荣妃给皇帝生的孩子,全部活到了成年,也很难保证荣妃在位份上的晋升。
在“九子夺嫡”胜出的雍正皇帝,生母为德妃,她虽然教育出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两位优秀的皇子,但晋升之路也止于妃位。
之后,太后感念荣妃性格温顺,为皇室开枝散叶,让她与惠妃一同协理六宫。
荣宪公主出生后,被康熙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康熙三十年下嫁蒙古夫婿时,被皇帝晋升为固伦荣宪公主。
在清朝,“和硕”和“固伦”是皇室女子的爵位,类似于阿哥们“贝子”“贝勒”“郡王”和“亲王”。
“固伦”在满语中有“国家”的意思,因此专指皇帝嫡出的女儿才能被封以“固伦”称号。
很显然,康熙皇帝对荣宪公主的晋升是不符合秩序的“破格晋升”。
在父母的宠爱下,荣宪公主慢慢长大,出落成了一个知书达理,典雅大方的皇室公主。
本以为能够嫁给王室贵胄,留在父母身边的荣宪公主,却被父亲远嫁蒙古。
事实上,满蒙联姻早已有之,就连求亲的未来夫婿乌尔衮,身上也流淌着满清贵族的血液。
满清入关之前,是长期活跃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当时,女真族与北元残部蒙古族接壤。
为了清朝地“出关”大业,努尔哈赤决心联动同为少数民族政权的蒙古族,而“政治联姻”就是其中最为紧密的方式。
有努尔哈赤珠玉在前,清朝皇室内部形成了不成文规定:蒙古族贵女一定要嫁入满清皇室,而爱新觉罗家的女子也应该承担责任,下嫁蒙古。
康熙的祖母、著名的孝庄皇太后就是蒙古科尔沁部落博尔济吉特氏的贵女。
据正史记载,荣宪公主嫁给了蒙古巴林部落的乌尔衮,而不是影视剧中的准噶尔部落的葛尔丹。
当蒙古族巴林部落向康熙求亲时,康熙想也没想就答应。
康熙之所以同意巴林部的求亲要求,除了满蒙的联姻历史之外,还跟乌尔衮本人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乌尔衮的祖母是顺治皇帝的亲姐姐,所以乌尔衮的父亲跟康熙皇帝是亲表兄弟,所以乌尔衮和荣宪公主算是二辈的表兄妹。
不仅如此,年轻的乌尔衮是巴林部中出了名的勇士,骁勇善战,备受爱戴,康熙对这个女婿人选十分满意。
另外,当时蒙古族准噶尔部落虎视眈眈,如果康熙能够借助联姻稳定巴林部,那么未来势必能牵制准噶尔首领的狂妄坐大。
史书并没有记载荣宪公主得知联姻消息后的表情,但身为皇室公主,对她们的教导中肯定会有“联姻”这一项。
而婚后的荣宪公主与乌尔衮十分幸福,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并不像《康熙王朝》中所演绎的那样。
《康熙王朝》演错了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蓝齐儿16岁时,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葛尔丹求见康熙,求取爱新觉罗家的公主。
蓝齐儿嫁到草原后,与葛尔丹渐生情愫,很快就生下一个儿子。不久,蒙清交恶,康熙兴兵讨伐葛尔丹。
在父亲与丈夫的战斗中,蓝齐儿最终失去了丈夫,之后蓝齐儿带着儿子在草原上,抑郁度过下半生。但事实并非如此。
乌尔衮继承王位后,加封固伦荣宪公主为巴林部的王妃,两人共生下一子一女,两人的女儿以同样的联姻方式嫁入满清皇室。
荣宪公主来到草原后,自由的天性得到了释放。丈夫宠爱,孩子听话,百姓敬仰,她在巴林部的生活很快消解了远嫁的委屈。
但是,远在北京的康熙开始思念女儿。
由于丈夫身份特殊,因此荣宪公主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不能入京。为了缓解对女儿的思念,康熙在一生中四次前往巴林部探亲。
乌尔衮与岳父的关系也十分要好,是蒙古各个部落中,最为支持清朝的分支。
康熙五十年,策旺阿拉布坦入侵青海地区,随后又前往新疆掳走了哈密国的国王。在此之前,哈密国往已经决定归顺清廷,策旺阿拉布坦此举不外乎对康熙的挑衅。
为此,康熙下令征讨策旺阿拉布坦。
得知此事后,乌尔衮主动请缨,带领巴林勇士前往青海作战。乌尔衮长期在内蒙古一带生活,对西北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因此被康熙命为全军先锋将军出征新疆。
在对战策旺阿拉布坦的过程中,乌尔衮表现出了高超的作战技巧和身先士卒的英雄豪气,最终帮助岳父稳定了在西北边疆地区的统治。
乌尔衮的后半生,除了治理蒙古巴林部之外,就是在为岳父征讨西北地区各个少数民族。十年之后,戎马半生的乌尔衮于军中去世。
之后,乌尔衮与荣宪公主的儿子霖布继位,继续着父亲在巴林部的辉煌。
雍正继位后不久,荣宪公主去世,雍正命人厚葬姐姐,让并其穿上康熙赏赐的龙袍下葬。
在霖布的请求下,雍正“破例”允许乌尔衮与荣宪公主合葬。
得到舅舅的允许后,霖布将父亲的骨灰迁到巴林右旗境内,与母亲长眠在一起。多年以后,霖布的后人将他的骨灰埋在了父母身边。
在荣宪公主棺椁的两侧,各自放置着一份陶罐,专家查阅史书证明,确定其为乌尔衮与霖布的骨灰。
这位传奇公主,生前荣宠不尽,死后家人长伴,要比其他远嫁的联姻公主,幸运得多。
而她去世几百年,仍然保持死前容貌的原因也被专家解读了出来:
荣宪公主的棺椁放置在密室里,隔绝了空气和水汽,没有氧气发生作用的空间。
事实上,除了荣宪公主之外,名动天下的辛追夫人,也保持着完整的容貌。考古学家在辛追夫人墓室中发现了白膏泥和燃烧过的木炭,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留下来的智慧,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古人的形象可能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总结
当这些长眠于地下的人物重见天日时,一段段枯燥的故事,像幻灯片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历史亘古流动、滚滚向前,那些尘封的历史故事,说不定在某个偶然的时刻,会再次映入人们眼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