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的音变情况(语流音变之轻声)

语流音变是指音节连读时发生的语音变化

轻声

轻声(或轻音)指一个词或一句话里的音节(字音)读得比较轻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的现象。如“玻•璃、房•子、聪•明、读•了、说•说、我•的”,第二音节都要读轻声,用汉字前打黑点的办法来表示。

轻声有两个特点,一是音强弱,二是音长短。这两个特点都是轻声发音时用力小的结果。由于时长较短,音高的变化幅度大大压缩,原有的声调也就无法保持。

轻声的音变情况(语流音变之轻声)(1)

1

轻声的调值

轻声的调值与其音节本身无关,而取决于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普通话轻声音高如下:

阴平之后,半低。如“跟头”[k55t'əu2]

阳平之后,中。如“石头”[ʂɿ35t'əu3]

上声之后,半高。如“里头”[li214t'əu4]

去声之后,低。如“木头”[mu51t'əu1]

由于调值变化幅度较小,通常只记一个高低度作为轻声字的调值。

轻声的音变情况(语流音变之轻声)(2)

2

轻声对声韵母的影响

轻声音节在发音时用力小,音长短,会对声韵母产生影响。

对韵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充当韵腹的元音变得比较含混,一般倾向弱化,甚至接近于央元音。

而前响复韵母在读轻声时,一般倾向于变成单元音。

个别的轻音音节可能失掉元音只剩下辅音,如豆•腐[təuf],意•思[is],这种音节的声母往往属于摩擦音或塞擦音,而充当韵母的元音和辅音在发音部位上有相近的地方。

轻声还会使得不送气的清塞音声母与不送气的清塞擦音声母浊化。

这类辅音发音特征本身接近于浊音,由于轻读,又夹在浊音(元音)中间,而被同化成浊声母。如“你的”[tə→də]。

轻声的音变情况(语流音变之轻声)(3)

3

轻声与语法、词汇的关系

轻音同语法和词义有密切关系,有些有较强的规律性,属于语法轻声。

以下各类语法成分在普通话里都应该读为轻音:

(1)语气词如“吧、吗、呢、啊”等

(2)大部分助词如“的、地、得、了、着、过”

(3)动词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如“看看、瞧瞧、玩玩”(第一个音节一般为阳平)

(4)叠音名词如“奶奶、哥哥、星星”

(5)词缀“头、子、们”,如“外头、椅子、我们”

(6)人称代词作宾语时,如“请他、找你”

有些则属于词汇轻声,有些词后一音节轻读与否会造成意义或词性的不同,如:

东西(表示方向)——东•西(表示物品或者其它)

买卖(表示一种交易)——买•卖(表示自己做个小生意)

地道(表示建筑)——地•道(形容一种东西很不错)

轻声的音变情况(语流音变之轻声)(4)

有些则后一音节是否读为轻声,意义不变,如“告诉、明白、耳朵”等等。

原来,轻声在普通话中出现这么普遍,作用这么重要,看到这里,有没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呢?——作为汉语母语者,真的很容易忽略掉很多东•西的~

轻声是一个调类吗?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开头的时候已经说过了,本节讲的是和语流音变有关的现象。轻声失去了原调,可以作为一种变调现象看待,但是学理上不能认为是四声之外的另一个独立的调类,它和四声之间是本调和变调的关系。

除了轻声,普通话还有其他与词重音有关的现象,限于篇幅这里无法一一展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找找看还有什么现象与词重音相关。

想了解更多艺考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