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尼采(尼采尼采)

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属于明天后天和将来。

——尼采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1)

1900年8月25日,是尼采的祭日。这位怀才不遇的哲学家,以超人哲学、强力意志论、“上帝已死”等哲学观念名扬四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接近他的方式。

1844年10月15日,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尼采的生日恰好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辰。尼采回忆:“无论如何,我选在这一天出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整个童年时期,我的生日就是举国欢庆的日子。”

1849年7月,尼采的父亲去世。数月后,年仅两岁的弟弟又夭折。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这个天性敏感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苦难,铸成了他忧郁内倾的性格。

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从此便生长在一个完全女性的家庭里。尼采曾经这样形容他的童年;“那一切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地思考。”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2)

1861年的尼采

1864年,尼采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但第一学期结束后,他便不再学习神学。次年,尼采随老师转到莱比锡大学。在莱比锡期间,尼采偶然间看到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沉浸其中。从此,叔本华成了他的精神导师,他在日后也被认为是叔本华唯意志论的继承者。

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此后的十年教授生涯是尼采一生中较为平静的时期。187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引来一片喝彩声,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排斥。1879年,尼采辞去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其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便诞生于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哲学随笔和诗歌。

1889年,孤独的尼采游荡在都灵的大街上。他看到一匹正在受马夫鞭笞的马,突然抱住马的脖子痛哭起来,从此被认为精神失常。此后他住在母亲和妹妹家休养,直到1900年8月25日与世长辞,享年56岁。“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3)

病重的尼采

尼采的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格言诗,以诗达意;一类是抒情诗,以诗传情。他的格言诗凝练、机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他自己曾说:“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别人用一本书没有说出的东西。”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4)

要有智慧,因为这使我喜悦,

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

我赞美上帝,因为上帝造世界

造得何其昏愚。

而当我走我自己的路

走得何其曲折——

于是智者为之起步,

愚者却——为之止步。

——《决定》

这种高屋建瓴地俯视自己的生命的精神,这种昂然激越的生命力,出自于酒神式的恣意的悲剧人生观。早期的尼采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影响,深陷虚无主义的泥潭,但后来他以希腊神话中的酒神来指引自己,提倡张扬个性、追求艺术、释放自我的酒神精神。于是,尼采肯定了人生的价值,把人生艺术化,度过一个诗意的、悲壮的人生。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5)

尼采(右)及其朋友

尼采的抒情诗也洋溢着他的哲学基本精神——酒神精神。其代表作《酒神颂》节奏跳跃,韵律自由,如同在崎岖山中自由舞蹈;情感也恣肆放纵,无拘无束,嬉笑怒骂,皆成诗句。让我们来读他的两首短诗:

女友!——哥伦布说——

不要再相信热那亚人!

他始终凝望着碧波——

最遥远的地方已使他迷醉!

现在最陌生的世界于我最珍贵!

热那亚——是沉落了,消失了——

心,保持冷静!手,紧握舵盘!

面前是大海——可陆地呢?——可陆地呢?

我们巍然屹立!

我们义无反顾!

看呐:在远处迎候我们的

是死亡、荣誉和幸福!

——《新哥伦布》

我伫立桥头,

不久前在褐色的夜里,

远处飘来歌声:

金色的雨滴

在颤动的水面上溅涌。

游艇,灯光,音乐——

醉醺醺地游荡在朦胧中……

我的心弦

被无形地拨动了,

悄悄弹奏一支贡德尔船歌,

颤栗在绚丽的欢乐前。

——你们可有谁听见?……

——《我伫立桥头》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6)

尼采是个诗人,可他对诗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人生不能缺少诗。个人是大自然偶然的产物,生命的意义是个谜,人生没有诗来美化就会叫人无法忍受。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诗不过是美丽的谎言,最终还是一场虚幻。这种矛盾使尼采的情感不断自我冲突,也使他的诗作充满转折。优美的抒情常常被无情的讽刺和自嘲打断,令人意外,又发人深省。例如下面这首:

思想的游戏,你的导游

是一位妩媚的少女:

呵,你使我何等赏心悦目!

——可悲,我看见了什么?

导游卸下面具和面纱,

在队伍的最前头,

稳步走着狰狞的必然。

——《思想的游戏》

其实,相对于大多数艰深晦涩的西方哲学家,尼采是容易接近的。不如就从他的诗开始,走近尼采。

相关书籍

1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7)

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吉林出版集团

本书集采尼采著作之精华语句,展现伟人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全书一共分为14个篇章:自我、心理、情志、知识、艺术、文化、道德、善恶、人性、生命、成败、超越、行为、思想,涉及尼采作品和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2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8)

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含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用日神与酒神的象征说明了艺术的起源、本质、功用以及人生的意义,是一本为那些兼有分析和反省能力的艺术家写的书,充满心理学的创见与艺术的奥秘,也是“一部充满青年人的勇气和青年人的忧伤的青年之作”。

3 瞧,这个人:尼采自传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9)

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入尼采失去理智前一气呵成的数篇文章和一生中数部重要著作的选段,是了解尼采著述,理解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窗口,为我们展现了一颗高贵的灵魂听从内心召唤的一生。

微课推荐

01 20位哲学家醍醐灌顶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10)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浅谈尼采(尼采尼采)(11)

03 100 部文艺作品的哲思与启示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