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办的民用企业(招商局是如何成为资产超过10万亿的央企一哥)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关注单仁行公号,获取第一手资讯。
一家企业的资产总额有10.4万亿是个什么概念,你能想象到吗?
假如你想象不到,那么一年1754亿的净利润放在你面前是什么概念呢?
举个例子,日本曾经为了讨好美国,花了160亿日元,大约10亿人民币买了一座小岛给驻日美军训练。
(来源于央视网)
也就是说,这家企业一年赚到的钱,可以买175个这样的小岛。
这家企业不是腾讯、阿里巴巴、华为这些我们都特别熟悉的民营企业,而是中国央企的一哥,招商局。
(来源于招商局集团官网)
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情况下,中国烟草制品行业的年净利润是1156亿,但招商局直接超过了中国烟草600个亿。
(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我们现在脑海里能想到的招商银行、招商金融、招商证券、招商地产都是招商局的,实际上就连平安保险和中国基金这种巨头也都是他们创建的。
假如你还是感受不到这种举重若轻的程度,那我们来看看最新的数据。
根据招商局的统计,在2021年上半年,招商局营收达到了4270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超16%,利润更是高达783亿元,增长30%。
也就是说招商局平均每天都可以赚4.3个亿,一个亿真的只能算是个小目标了。
1万元的百元纸钞叠起来,厚度大概是1公分,1亿元的话就能达到100米高,那招商局每天的利润能堆到430米高。
那么,招商局是怎么做到央企的一哥?它的故事经历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说起来,招商局其实是一家百年企业,它创办于1872年的晚清洋务运动时期。
前身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发展而来,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央企,属于是祖师爷级别的。
但是,轮船招商局的建立,完全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1872年12月23日,国内的海上商品运输基本上被外国航运势力所控制,不仅高价垄断了市场,还吸收了大量的华商资本。
洋务运动的领头人李鸿章决心反抗外国航运势力的垄断,向当时的朝廷奏请申办轮船招商局,想要实业救国,他希望能募集华商资本,发展轮船航运业,与洋商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处于困窘中的晚清政府拿不出一点银子去运作公司,李鸿章这些洋务派官员就开创了中国近代的第一股,来筹集资本。
为了让那些买办和商人们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轮船招商局制定了多种吸引投资的方法,堪比现在的招股书。
第一是拿官方作为信用背书,通过官方授权的运输渠道,获得一定的业务保障,还把各地钱庄票号代收股银的方式进行筹集;
第二是保障式分红,承诺每年不管企业经营状态如何,都发放浮动的固定股息;
第三是给回扣,对投资的大股东给奖励方案和职位;
第四是利用报刊宣传投放广告,来吸引更多的华商来入股。
方案定下来后,近代中国的第一股也正式发行了。
轮船招商局旧址
轮船招商局可以说是开启现代企业的一个里程碑,在集资方式上,采用公开募集入股的形式;在经营管理上,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投资人出钱成为股东,企业经营交给职业经理人;在盈利分配方面,实行按股付息分红,股票是唯一的取息凭证,还可以自由转让;在组织形式上,由股东们选出董事会进行管理。
这就和原始的合伙经营有了本质的区别,具备了现代化企业的雏形。
汇聚了众多力量和先进管理机制的轮船招商局也没有让人失望,成立之后,轮船招商局迅速冲破洋人的价格垄断,英美洋商也不得不恢复市场的正常价格。
依靠着政府的贷款和背书,轮船招商局乘热打铁一举收购了占长江航运80%份额的美国企业旗昌轮船,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
只可惜,好景不长。
1901年,李鸿章病逝,晚清政府依然歌舞升平,但百姓在马关条约沉重的赔款下民不聊生,军阀割据的态势形成。
后继者袁世凯千方百计的接管了轮船招商局,在他的控制之下,轮船招商局从一个会下蛋的鸡变成了定期取款的ATM机,竭泽而渔的行为严重阻碍了轮船招商局的发展。
袁世凯在航运技术与管理上全部依靠外国人,局内管理层在他的影响下也日益走向腐败。
只用了四年时间,招商局亏损了数百万白银,跌下了神坛,在很长一段时期的局势动荡和军阀混乱中,轮船招商局名存实亡,一度成为了代表国外资本的买办。
一直到了1948年,此时离建国还有一年,国民党开始策划撤退工作,为了加强对轮船招商局的直接控制,将轮船招商局大规模的迁到了台湾。
就这样,轮船招商局被海峡两岸一分为二,原轮船招商局被上海市军管会留在了大陆,大部分核心资产被带到了台湾。
但是,属于新中国的招商局才刚刚开始。
国民党带走了轮船招商局在大陆的大部分资产,但轮船招商局还有另一个核心。
1950年1月15日,香港轮船招商局宣布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招商局从此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这个香港招商局从哪里来的呢?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872年,看看轮船招商局当初留下的一记眼界极高的伏笔。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城市,有四大支柱型产业,运输特别是海运就是其中之一。
香港港在2005年之前,连续几年都是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港口。
而奠定香港海运的基础,可以追溯到1872年成立的香港轮船招商局。
在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的同一年,有着国际视野的洋务派官员,选择在香港设立分局,利用了香港的地理位置,花了37万5千两白银建造了船坞和码头,发展港口业务,陆续开通了从香港通往日本、南洋、旧金山、伦敦的远洋航线。
正是这些远洋航线的开辟,成为了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一大壮举,也标志着香港成为国际航运业重要的节点。
1945年,经历完抗日战争后,香港轮船招商局刚盼到祖国的光复解放,又被国民党推到内战的深渊。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国民党带着轮船招商局80%的核心资产败走台湾。
香港轮船招商局在历史的重大抉择面前,经历了13义轮和三次海外起义后,取得了艰难的起义胜利。
1950年1月5日,英国正式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周恩来的号召下,香港招商局在报纸上刊登起义声明,改悬五星红旗,正式宣布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2月1日,招商局上海总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香港招商局归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领导。
在建国之后,香港作为新中国唯一一个对接外国资本的桥头堡,回归国有的香港轮船招商局承担了重要使命,一方面给大陆海运建设提供支持,一方面承担起了轮船招商局对外发展的核心。
随着香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在港口业务上,布局数年的香港轮船招商局遍地开花,成为了亚洲业务范畴最广,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之一。
可以说,香港轮船招商局完美的实现了早期洋务派官员们的理想,打通了香港航运命脉的目标,民族企业也不逊色国外企业。
当然,它的使命远远不止于此。
1979年,香港轮船招商局响应了改革开放的号召,看中了与香港只有着一海之隔的“小渔村”,深圳。
香港轮船招商局率先在这座“小渔村”的土地上填海建港,开办工业园区,并且为当地城市建设提供土地开发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深圳的城市化发展,还让蛇口率先成为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先行者。
这个港口后来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型工业园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
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部《关于香港招商局集团董事会调整的请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轮船招商局成为了过去式。
而招商局集团就像是一台顶级的孵化器,秉承着先锋思想,孵化了一个又一个的行业巨头。
1987年,招商局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股份金融机构—招商银行,到今天,招商银行依旧是国内股份银行的龙头老大。
1988年,招商局发起创立了中国平安保险(02年-03年,招商局退出平安),平安现在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财险集团。
此外,招商局在全球拥有56个港口,分布在“一带一路”的沿线20多个国家,还投资了国内大量的高速公路、隧道基建项目,覆盖19个省市,总运营里程8824公里,主控里程达到1222公里,排名世界第四。
今天的招商局已经是一家融合了交通运输、地产、工业、基建和金融多方面的庞然大物,但它并不能称为“财团”,是一个隐藏起来的国有独资企业。
虽然没多少人真正知道它,但招商局集团做到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纵观招商局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不是因为它是一家老资格的央企,有着国家扶持就保持了一条上升的发展轨迹。
招商局从最开始的轮船招商局到今天的招商局集团,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一条命运多舛、起伏不平的发展道路。
从一开始诞生于洋务运动的民族企业,用创新之举冲破了洋商垄断,到运动失败后一度沦为买办企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战火,依然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还留下了香港轮船招商局的伏笔。
在历史的重大抉择面前,选择了难而正确的路,回到了百废待兴的中国。
最后在改革开放与经济制度变革期间,步步争先,随着国运的上升一步步发展到了今天。
这背后不乏管理的智慧和吃苦的精神,但是我想,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在招商局的历程中看到他们一直都践行了两件事。
一个是实业救国的初心,第二就是锐意进取的创新理念。
当然,与招商局集团齐名的还有另外三家低调的巨无霸企业,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你想了解他们发展的故事吗?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