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

导语:私人园林的概念与皇家园林相对,是官僚、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拥有的庭园,长期流传至今,反映着不同时代、地域的特征,以及各个阶层的情趣观念。赏心悦目之余,引人怀古遐思。

摄影:冯建国

供图:FOTOE、东方IC、CFP

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1)

恭王府花园内的夏荷 | 清代私家园林在接受文人清致素雅品味的同时也力求凸显皇家风范。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官僚、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私家园林在古籍中常被称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是主人游赏栖居之处,与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相比,与生活联系更紧密,也反映了更多不同地域的文化,南北方的风格差异非常明显。

情寄私园

两汉前中国园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统治者的欲望中,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反而要向私园学习了。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士的审美心态,它的成熟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力之间持久的冲突与向往。封建时期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总令他们失望,于是一部分士大夫崇尚自然,希望造山理水以配天地,形成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观念,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需要一个能与权力分庭抗礼的环境,这个环境无需大,无需奢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时由于规制约束,私家园林的规模与样式就自觉地尚小巧贵情趣。

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2)

《辋川图》局部 | 辋川别业集园林、诗画于一体,虽景物早已不存,却一直名扬后世。

无论是身心俱疲退隐山林,还是故作隐居的假象,甚至是在首都周围蛰伏准备随时复出,心怀各种目的的士大夫都在简朴的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德行。因此,体会私家园林之美,可以直观地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中官方意识形态以外的意趣。

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3)

绛守居园池(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799县道)

中国的私家园林以江南地区为最盛,岭南、闽台等地也形成了完整的地域流派,历史悠久,并且造园传统都持续到了近代。而北方私家园林分布非常不均衡,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种种制约,北方私家园林受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更重。历史上北方私家园林最繁荣的区域是关中、中原、幽燕三地,其次就是齐鲁和三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流派体系。

兴筑源流

真正意义上的私家园林大量出现于西汉,经过文景之治,汉朝国力空前强盛,贵族官僚和富户生活奢靡,热衷于修筑园林,他们仿照皇家在园中辟有华丽楼堂和深广的鱼池,以做游观宴乐之所。一些文官或地主则热衷在郊野山林修筑庄园,与农田、鱼塘、树林结合在一起,远离烦嚣,自给自足,与自然山水进一步融合,带来更加怡人的景致和更宁静的生活环境,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别墅园林。东汉末年曹魏门阀制度下,一些世家大族已经拥有了大型庄园,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西晋。

魏晋时期盛产名士,嵇康、阮籍、刘伶等竹林七贤最为著名,这些人放浪形骸,寄情山水。使他们对自然的品评成为审美的最高标准,对当时的园林美学产生很大影响。隋唐大一统后,门阀受到极大抑制;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官僚职位的垄断,使得私家造园的风气普及到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唐代文人经常把隐居看作一种清高的姿态,甚至是做官前博取名声的手段,即所谓“终南捷径”,造园幽居往往带有表演性质,不食周粟的已经很少了。

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4)

山东青州的偶园原为清代大学士冯博的宅园,其任内就在家乡修筑宅园,退休还乡后在此度过余生。

北宋时,关中地区已经衰落,但以西京洛阳和东京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依旧集中了大量私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虽然规模缩小,但精致程度大大超过前朝,这受到了当时私家园林的深深影响,典型如徽宗的艮岳,仿佛是文人山水画的立体再现。东京城外分布的十几座私家园林,大多为贵族官僚所拥有,而西京洛阳的私家园林继承了历代名园旧址且不断发展出新的内容,表现出强烈的文人气息,虽属于官僚阶层却定期向市民开放,兼具公园性质,令人称道。

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5)

潍坊十笏园(山东省潍坊市胡家牌坊街49号)

北地园林

北宋和南宋时,北方辽金与其长期对峙,幽燕地区首次成为统治中心,私家园林数量逐渐增多。元代时大都水系得到完善整治,为园林水景奠定了绝佳的基础,元人喜好自然风光的秉性和汉文化的影响,使这一时期私家园林的发展得到勃兴。明代早期朝野上下都崇尚节俭,少有关于私家园林的记载,中晚期后,园亭之风大盛。此时北京地区的私家园林以外戚、功臣世家和宦官三类豪门园林为代表,其中首推修建于万历年间的清华园,此园占地规模方圆十里,园中辟大湖,以长堤划分水面,乘船遨游可行十余里,除建筑外大量假山奇石及无数花木使江南人游至此处也十分感叹。明代的文人园林也很出色,画家米万钟对园林有很高的鉴赏水平,他在北京一共修筑了三处园林,分别是什刹海边的漫园,西长安街的湛园和紧邻清华园的勺园,其中勺园是当时最有名的文人园林。明代晚期,北京的一些私家园林风格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一些来自江南的外戚或官员将北京所建的宅院完全保持江南风格,甚至园中佣人都从故乡征集。

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6)

退潜别墅作为醇亲王的郊外别业,位于自己预营的陵墓旁。

历史上京畿重地是皇家园林的集中之地,庞大的封建官僚和文人商贾群体使这些地区私家园林的建设盛极一时。但是由于战乱破坏和生态恶化,关中和中原的园林罕有实例遗存。而北京和周边地区的私家造园传统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有很多留存至今。满清入关后,中国古典园林快速发展,康熙中叶经济开始复苏后,皇家园林建设达到新高潮,北京的私家园林建设也进入兴盛时期。内城以王公府邸花园和满洲官员宅邸花园为主,外城以汉族官僚宅园为主。自康熙利用明代清华园旧址修筑畅春园之后长期在此居住处理政务,王公大臣们为了上朝方便纷纷在离宫周围修建自己的郊园别墅,在京西海淀形成了庞大的私家园林群。其中皇四子胤禛的圆明园更是在他登基成为雍正帝后扩建为皇家园林。乾隆对园林的喜爱,使得贵族和官僚大力效仿,北京私家园林的建设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

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7)

恭王府后花园(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嘉庆、道光年间,清朝国势渐衰,北京私家造园也有衰落迹象,咸丰时期,更是遭到英法联军的入侵,导致北京园林的极大破坏。慈禧太后掌握权力后,国势稍有起色,就开始花费巨资重修皇家园林,许多王公大臣也开始修复或重建花园。城内的恭王府和醇王府也进行了大规模重建,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这些私家园林明显受到西洋装饰主义的影响,园中多出现西式风格的建筑和景观设施,建造洋楼,设置水法成为流行风尚。但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挪用军费修建园林,换来的是清王朝从此彻底走向没落。

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赏心乐事谁家院)(8)

醇亲王府花园(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 46 号宋庆龄故居)

此外清代中叶漕运经济达到最盛地步,相对于南方而言,北方私家园林空间宽敞直爽,色彩厚重,造园手法简洁,但不失端庄大气,充分反映了北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其中齐鲁地区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历代多有私家园林兴造。运河沿线,济宁、聊城、德州、临清、天津等地商户云集,私家园林星罗棋布。另外,三晋地区作为晋商的发源地,随着财富的积聚,私家园林的建造也方兴未艾,太原、太谷、祁县、平遥、榆次尤为晋商最集中的城市,富商在大宅院中修建私家园林,规模宏阔,极尽奢华,可惜1949年后大半被毁,现存者多为近年重修,令人不胜唏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