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口诀(思品教师考编知识点)

教师考编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口诀(思品教师考编知识点)(1)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一)价值规律

1.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 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格变动的规律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当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此时,这个市场就成为了卖方市场。在卖方市场,生产者遵循价值规律发生交换等价行为时,就能获得丰厚利润。因此众多生产者纷纷加入这个市场从事生产活动。他们带来了各自的生产资源,诸如劳动力和生产资金。这就是资源的配置。反之,当市场中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对购买者有利,称为买方市场,价格低于价值,大部分生产者都无法在此市场中获得财富增殖,于是纷纷携带资源撤离。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三)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反映的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四)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可以互相替代):A商品价格上涨,A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则相反。互补商品(互相配合才能使用):A商品价格上涨,A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反之则相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促使商品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规模;商品的价格下跌,缩小生产规模。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质量好的商品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

(编辑:cuiguodong) 注:转载请保留师出教育源文章地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