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老街建筑艺术长廊(北海西洋建筑掠影)
北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筑特色突出,留下了许多珍贵遗存。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国的国门,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19 世纪 50 年代,法国天主教远东传教会趁涠洲岛岛禁初开,借机派遣传教士上岛传教。1869—1978 年, 范神父在北海涠洲岛盛塘村建造了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堂。
1876 年,英国为了争夺在中国大西南的势力范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烟台条约》,条约规定开辟北海等地作为通商口岸和领事馆驻扎处所。北海因此成为广西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据《1843—1943 年英国驻华的全部领事机构》(British Consular Officers, 1843—1943, P.D.Coates 1988)一书记载,英国驻北海领事馆领事助理 A.S.Harvey 于 1877 年看到刚开埠的北海“是一个比海口小得多、没有任何漂亮或令人觉得满意的公共建筑、周围被贫瘠的红土包围的港口”。北海民众“多类多版筑而居,编竹为瓦”(清代梁鸿勋《北海杂录》)。英国率先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并租用一间建在沙滩上的疍家棚式的木屋作为办公场所。继英国开设领事馆后,法国、德国、葡萄牙、奥匈帝国、意大利、美国、比利时 7 国也相继在北海设立领事馆。这些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也纷纷来北海设立机构,修建了领事馆、海关、教堂、医院、学校、商行等一批极富西洋风格的哥特式建筑和罗马券廊式建筑。从 19 世纪 80 年代至 20 世纪初,北海城区不到 1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共兴建了大小洋楼 22 座,“南背岭头,平沙无垠,洋楼矗起,巍然并峙,西人之所聚处也”是梁鸿勋在《北海杂录》中的描述。这些建筑为一层或多层砖石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布置多为长方形,设有地垄、回廊、壁炉, 屋顶多为四坡瓦顶,门窗多为拱券形式,具有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在当时不大的北海城里,当地人栖身的草房茅屋与外国人居住的洋楼别墅并存,简陋与豪华、古朴与新颖、旧观与时尚,反差强烈,对比悬殊。
本文主要介绍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 20 年代北海近代西洋建筑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之作,所提到的建筑主要从北海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17 个点 28 座建筑中选取。
疍家棚式领事馆。该图发表于1887年3月的英国《图片》杂志,由英国著名画家费丽莫绘制
英国领事馆:开风气之先
从疍家棚到“大英帝国日”的献礼
在现代人的印象中,外国领事馆一定是漂亮坚固的别墅式洋楼。然而, 英国人最先在北海设立的领事馆,却是租用一间建在临海沙滩上的疍家棚式木屋作为办公场所。1876 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翌年 5 月,英国人抵达北海。在没有建造新的领事馆楼之前,他们只能租用北海海滩的一间疍家棚式的木屋作为领事馆的办公场所,并升起了英国国旗。这是近代外国在北海设立的第一家领事馆。自 1877 年到 1882 年 , 英国驻北海领事馆的领事及其家属均在此办公及生活。
这间简陋的疍家棚式木屋位于海滩一个斜坡的底部,建在覆盖着厚厚黏土的多孔沙地上,仅使用一些竹子支撑房子。周围环境卫生状况差,居住面积狭小,房屋设施简陋,一楼饲养着猪、牛、鸡等牲畜和家禽,动物粪便随意排放,污水横流。19 世纪 80 年代初,第二任英国领事阿林格(C.F.R.Allen ) 与妻子、女儿刚来到北海时,就在这间疍家棚式的木屋办公和居住。
阿林格的妻子提供了由当时英 国 著 名 的 画 家 J. Finnemore( 费 丽 莫) 绘 制,1887 年 3 月5 日 发 表 于 英 国《 图 片》(The Graphic) 杂志的一组 7 幅系列彩绘画,其中的一幅显示,阿林格领事正挺直身板,左、右手分别拿着拐杖和帽子,叉着腰,翘首望着像牛棚猪舍一样的房子,似乎在沉思。恐怕他怎么也没想到, 英国在北海的领事馆的条件竟然如此糟糕。该领事馆很有可能是当时外国在中国唯一的疍家棚式领事馆,也是办公及居住条件最糟糕的领事馆。
近代英国在北海搭建的平房领事馆 近代英国在北海搭建的平房领事馆
迫于现实的无奈,阿林格领事一家人决定搬到疍家棚式领事馆的楼上居住和办公。
当时北海关的一名医生在给英国领事官员看病时指出,疍家棚式领事馆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利于领事及其家属的健康。再加上阿林格领事的妻子怀孕在身,不久将要分娩。于是,阿林格领事决定搬迁领事馆,在北海城外建造一座新的领事馆楼。
1882 年,英国领事馆花费 80 英镑购买了今北海市第一中学一带的21 英亩(约 8.5 公顷)土地,用来兴建新的领事馆楼。在新领事馆楼落成前,阿林格领事下令在北海城外另外购买的土地上搭建了一排 5 间工棚式平房,平房墙面很粗糙,看起来像牛棚 , 被称为“牛棚式领事馆”。不久, 英国领事馆使用了北海当时最大型的运输工具——牛车,以及手推车和苦力,把所有的办公用品、生活用品从疍家棚式领事馆全部运到“牛棚式领 事馆”。这座“牛棚式领事馆”便成为英国领事馆在北海的临时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1884 年,阿林格领事邀请英国建筑师 F.J. 马歇尔及英国河顿有限公司前来设计和建造新领事馆楼。新领事馆楼的附属建筑有宿舍、接待室、厨房、小礼拜堂等。翌年,新领事馆楼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领事馆曾代理德国、奥匈帝国和美国的领事事务。
近代英国领事馆新办公楼,即今天的英国领事馆旧址
新建成的英国领事馆楼坐西朝东,是一栋两层的券廊式西洋建筑,砖混结构,平面呈长方形, 长 27.29 米、宽 12.14 米,建筑面积为 993.90 平方米。第一层是架空层,俗称地垄。第二层券廊的拱券间都有砖砌的栏杆,绿釉瓷瓶做栏杆柱,显得精巧美观。栏杆、廊柱和拱券均有雕饰线,造型优美。馆内装饰豪华,设有壁台和壁炉,地面铺设图案精美且耐磨的方形花阶砖。
由花岗岩、砖头、瓦、水泥构成的领事馆楼是当时较为坚固的建筑,阿林格领事的继任者对新建成的英国领事馆楼感到非常满意,认为大火和白蚁都无法摧毁它。
在英国领事馆正面的右下墙角有一块独特的奠基石,青石材质,长 68.5 厘米、 宽 38.5 厘米、厚 30 厘米,重 100 多千克,双面刻着英文碑文。为了方便运输, 特意在其顶部加了一个铁圈。这块奠基石是从英国运至北海的。
一般的奠基石,人们往往只在正面刻碑文,但英国领事馆奠基石的正反两面都刻有碑文,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正面碑文的落款日期是 1885 年 5 月 24 日,施工单位为英国河顿有限公司;背面碑文的落款日期是 1885 年 3 月× 日,缺施工单位。由奠基石的正面碑文可知, 19 世纪 80 年代初期,阿林格领事、F.J. 马歇尔及英国河顿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建造新领事馆楼。
结合英国领事馆奠基石正、反面的碑文,我们分析认为,奠基石背面的碑文应该是在运至北海前刻好的 , 但可能因为工程延期、日期有误或其他原因 , 再加上缺少施工单位 , 所以需要重新书刻碑文。也许考虑到这块奠基石坚固厚重、切割工整,造价不菲、运输困难,为了不浪费此碑石, 便在该碑石的正面重刻碑文,并将奠基时间改为“1885 年 5 月 24 日”。有趣的是,这个日子恰恰是“大英帝国日”。因此,阿林格领事极有可能 将北海新领事馆楼作为庆祝当年“大英帝国日”的献礼。
围剿海盗
清末,北海时局混乱,社会环境恶劣,常有海盗出没。海盗数量多达几百人 , 他们作案猖獗,大肆劫掠官民的财物。据《1843—1943 年英国驻华的全部领事机构》一书记载,北海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港口和通商口岸,周围有很多海盗,且频繁有关于海盗烧杀抢掠的传闻。1869 年,一名被派驻到北海负责征收关税的廉州口海关官员被海盗割下了头颅。直至19 世纪 90 年代,在一个离海边约 80 千米的偏僻山谷里的小村庄仍保留有坚固的防御海盗的设施。
严峻的形势迫使外国领事馆必须联合北海地方官府采取强硬的措施来剿杀和镇压海盗,以维护北海的治安,保护其本国公民和法人在北海的利益。阿林格领事到任后,继续奉行联合剿匪的政策,加大力度剿灭海盗。有一次 , 他们捕获了数名海盗,并将他们的头颅割下来,悬挂在海边示众, 以儆效尤。费丽莫有一幅图画描绘的就是在一次中英联合剿杀海盗的行动后,北海海面恢复了以往的平静,阿林格领事一家前往海边游泳,领事馆的 2 名助理及保姆随行。他们来到海边时,发现他们以往游泳的地方附近悬挂着 6 个海盗的头颅。
英国领事阿林格一家看到海边悬挂着海盗的头颅
英国领事阿林格(右一挥拍者)携妻女与友人在北海打网球
网球的传入
现代网球运动诞生于 19 世纪 70 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很快便风靡整个英国乃至其他欧美发达国家。19 世纪 80 年代,阿林格来到北海出任领事, 也把这项风靡欧美国家的时髦运动带到北海。阿林格可谓是把西方网球运动带入北海的第一人。
据《1843—1943 年英国驻华的全部领事机构》一书记载,在 19 世纪80 年代中期(阿林格领事任期),北海仅有 8 个外国人。阿林格为丰富大家的生活,在新领事馆楼工地附近建了一个网球场。如上图所示,挥拍打球的大胡子外国男人就是阿林格,他正在和 3 名外国男人打网球。他的妻子和女儿坐在球场旁边观看比赛,当地一名男子俯身弯腰帮忙捡球。网球场周边挑着担子的妇人、手推独轮车的汉子、坐在土墙上的民众等都在好奇地观看他们打网球。
平移盛举
1922 年,英国领事馆楼房被以 20 万英镑的价格转卖给法国天主教北海教区做圣德修院,结束了它长达 37 年作为领事馆的使命。
1934—1935 年,天主教北海教区的主教府按原英国领事馆的建筑风格及大小扩建了圣德修院,并将扩建部分做礼拜堂。圣德修院及礼拜堂风格一致,浑然一体,北海市民统称其为“红楼”。新中国成立后,北海市人民政府拨款购买“红楼”, 将其作为北海市第一中学的教学楼。
1999 年,为配合城市道路建设,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北海市有关部门决定利用技术含量颇高且难度大的平移技术对英国领事馆旧址进行易地保护。由于后来扩建的圣德修院礼拜堂建筑与原英国领事馆建筑的地基不一致,为了确保英国领事馆平移的安全,平移前拆除了后来扩建的礼拜堂建筑,仅保留原英国领事馆建筑。
1999 年 10 月 2 日至 3 日,英国领事馆旧址成功地往东北方向平移了 55.8 米。这次平移,开创了北海乃至广西建筑物整体平移的先河。如今,平移后的英国领事馆旧址作为北海近代外国领事机构历史陈列馆对外开放。
英国领事馆旧址平移现场
平移后的英国领事馆旧址现作为北海近代外国领事机构历史陈列馆对外开放
德国领事馆:原貌保持最好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德国商船在北海港口进出非常活跃。德国政府为了加强对德国商人在北海港口的贸易保护,于 1886 年在北海设立德国领事馆。最初由英国领事代理业务,1902 年德国才委派本国人法时敏担任领事,暂借税务司公馆办公,后又另租楼房作为馆舍。1905 年,在英国领事馆附近(现中国工商银行南珠支行内)建成领事馆办公楼。该领事馆当时所辖业务范围包括北海、海口、东兴等地的通商事务。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德两国交恶,德国领事馆于 1917 年撤出北海。
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驻广州领事馆提供)
德国领事馆旧址是一栋长方形的拱券回廊式西洋建筑,砖木结构,黄色墙体,坐北朝南 , 长 23.16 米、宽 18.88 米,建筑面积 1362.9 平方米。该领事馆旧址共有两层,第一层下面是地垄,第二层有回廊,室内有壁炉、壁台,正门有一座门庭与主楼相接 , 门庭两侧各有弧形台阶。该领事馆旧址是北海原貌保持最好的外国领事馆旧址,也是北海市原貌保持最好的近代西洋建筑之一。
德国领事馆建筑简洁大气,色彩庄重,功能实用,风格别致,尺寸精确, 注重细节但又无多余的装饰,历久弥新,虽历经百年仍充满时尚感。德国领事馆旧址在抗日战争前由广东省白石盐场公署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曾交由北海市宣传部和党校使用;1983 年交由中国工商银行北海分行使用, 先后用作办公楼和幼儿园;现计划建设为北海近代金融历史陈列馆并对外开放。
法国领事馆:开设时间最长
法国于 1887 年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先租用民房办公。1890 年,法国在英国领事馆不远处(现北海迎宾馆内)买地建造办公楼,同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法国领事馆于 1950 年撤出,其历时 64 年,是近代在北海开设时间最长的外国领事馆。
法国领事馆旧址现貌 法国领事馆旧址现貌
法国领事馆旧址位于北海市北部湾中路 32 号北海迎宾馆内,原为一座一层的拱券回廊式西式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凹” 字形,长 34.7 米、宽 20.7 米,回廊宽 2.5 米,建筑面积 1436.58 平方米。四面坡屋顶,一层下面是地垄,地垄高 1.85 米,地垄墙体使用独立砖柱或砖墙砌筑成拱券形,大部分为敞开式。回廊的栏杆饰有古色古香的绿釉瓷瓶,室内装饰豪华。1950 年 , 法国领事馆撤出北海,该办公大楼由北海市人民政府代管。1973 年,使用单位北海饭店(现更名为北海迎宾馆)在旧址原建筑的基础上加建一层。
近代法国领事馆旧照
法国政府曾于 1890 年 和1900 年向北海当地人以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共购入相邻的 4 块土地。签订的购地合同约定,法国政府享有随意支配这 4 块土地的权力。法国领事馆在购买的土地上兴建了办公楼、宿舍、车库、卫兵营房、校舍、医院、信馆、墓地等, 并把它们围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如同“ 独立王国” 一般。当时法国领事馆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北海迎宾馆及其西面的工人文化宫、总工会、广慈商场、市人民医院宿舍、各民主党派原大院和原交通局等一大片土地。
为了防止中国人随意出入领事馆的地界, 法国领事馆特地在领事馆大门的左、右两侧竖立 2 块高大的方形石碑,上面醒目地书写着“大法国领事署”6 个汉字。为了防止他人侵占其土地,法国领事馆还在其地界范围竖起了地界石碑。这块完整的法国领事馆地界石碑现存放在北海近代外国领事机构历史陈列馆。这块石碑高 106 厘米、宽 32 厘米、厚14 厘米,碑身呈长方形 , 碑顶为半圆形,表面平整。在其上部约占据碑身三分之二大小的地方 , 阴刻着“大法国领事府地界”8 个汉字。在其尾部约占据碑身三分之一大小的地方无镌刻文字,颜色泛白,表面坑坑洼洼,很明显是因长期深埋于土中受到腐蚀所致。历经百年风雨洗礼, 这块法国领事馆地界石碑已成为 19 世纪末期法国在北海建立领事馆的重要物证。
近代,法国先后向其驻北海领事馆派遣过 20 多任正领事、副领事。法国驻北海领事馆所辖业务范围包括北海商务、法学堂、法医院,兼管东兴领事事务,并代理葡萄牙的商务领事业务。
当时,为了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控制北海民众,外国共在北海开办了12 所学校,其中法国学校 5 所,包括法华学堂、培德小学、明德小学等。法华学堂开办于 1898 年,开设中文、法文课程,不收学费,办学经费由法国政府提供。每年大考 1 次,并奖励学生。颁奖日,由法国领事主持, 邀请中、西方人员参加。
1900 年,法国领事馆在北海开设医院,法国领事掌管医务。有趣的是, 第十四任(1918—1921 年) 领事及从第十六任至第十九任(1923—1932 年)领事均由领事馆医院的医生担任。
随着外国领事馆的建立和增加,前来北海居住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西方列强开始在北海设立海关、开办商行、办医办学、开设教堂、印制报纸等。除建造了英、德、法三国的领事馆楼及其附属建筑外,西方国家还在北海建造了海关大楼、监察长楼、税务司公馆,以及用于开办教堂、医院、洋行、学校、洋员俱乐部、邮政局等的建筑和场所。1905 年, 北海城区的洋楼多达 22 座,共有70 名外国人居住在里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北海的外国领事馆逐渐关闭,一个个在历史的尘埃中谢幕。英国、法国、德国修建的领事馆楼至今仍保存完好。它们曾经作为新奇洋气的楼房, 在茅寮草舍林立的北海显得鹤立鸡群;现在,它们已被淹没在周围的高楼大厦之中。墙面上斑驳的痕迹见证一段历史,犹如几位站在摩登青年人群中的老人,诉说着曾经的故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德国森宝洋行:
最大的洋行
北海市海城区解放路 19 号北海市文化大院内有一座黄色的两层券廊式西洋建筑,它就是近代北海有名的德国森宝洋行的旧址。
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建于 1891年,由主楼和附楼组成。主楼长18.3 米、 宽 13.24 米, 建筑面积781.31 平方米,屋顶为四面坡状, 地垄有 2 米高,两层均设有回廊。附楼建筑风格与主楼相同,仅一层,长 20.4 米、宽 15.8 米,地垄高 0.5 米, 建筑面积 322.32 平方米。主楼与附楼之间通过一条长 6 米、宽 2.85 米的走廊连接。该洋楼是当时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等国设在北海的洋行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北海著名的洋楼之一。
德国森宝洋行旧址
森宝洋行最初是由德国商人森宝与其伙伴共同开办的,主要在海口开展商贸和招收华工出洋业务, 而后在北海设分号。20 世纪初, 森宝回归德国驻地不莱梅,由其伙伴主持洋行事务,随后将北海分号设为主店。北海的森宝洋行办公大楼建成前后一段时期是德国商人在北海通商的鼎盛时期。
当年,森宝洋行除开展煤油、火柴贸易外,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主要业务,就是招收和运输华工出洋,俗称“卖猪仔”。虽然森宝洋行本身并不直接出面招工,名义上只做雇船装工的生意,但实际上却另外设有招工馆(又称“猪仔馆”),仅在海口的森宝洋行招工馆就有 11 家之多。招工馆通过招募工头在海口、北海及周边地区招收华工,将招收到的华工贩卖至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文岛及南洋其他地区,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华工出洋时的场景
为了最大限度地招收华工,招工馆通常采取一些诱骗威胁的手段。据海关史料记载,有些海口的华工是在奸商的诱骗和胁迫下出洋的。华工的家眷一旦发现自己的亲人要背井离乡,便去招工馆索人,招工馆的奸商却早已把华工深藏起来,不让他们与亲人见面。有的华工家眷向地方官府申诉,但即使有官府出面与外国领事理论也于事无补,因为随着时间的拖延, 奸商早已将华工逼送上船远航而去。
森宝洋行每年在海口、北海等地招收的华工,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在招收到华工后,就雇佣轮船将华工运往国外。在运输方式上,德国森宝洋行与法国的“哩哩”洋行、“几利么”洋行有所不同。法国的两家洋行在运输华工出洋时,往往将华工分开,或 30 人一起,或 50 人一起, 并不自己雇船,而是让华工搭乘别人的轮船,跟普通商人没有分别,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人运输出去。森宝洋行则是自己雇轮船,或几百人一船,或上千人一船。与法国两家洋行的隐蔽狡猾相比,森宝洋行的贩卖华工活动是公开且猖狂的。就这样,森宝洋行铸成了一部悲惨的华工出洋史。如今, 在北海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内,仍可以窥见当时华工悲惨的命运,发人深省。
1914 年,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在北海的商贸便日渐衰落,森宝洋行约在民国初年完全停止了商贸活动。民国时期,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先后由两广盐务稽查支处和北海联合小学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由北海市防疫站、北海市水产学校、湛江地区干部疗养院、北海市文艺工作团和北海市文化局等单位使用。由于文化单位使用时间较长, 因此该旧址及其院落通常被称为“市文化大院”。2008 年,北海市文物部门对森宝洋行旧址进行了全面的维修。2016 年 5 月,森宝洋行旧址作为北海近代洋行历史陈列馆向公众开放,成为人们了解北海近代洋行历史的重要窗口。
森宝洋行旧址见证了北海近代洋行历史的变迁,是北海目前仅存的一处外国商行旧址,于 2001 年 6 月 25 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清邮政北海分局:
广西历史最长的邮政局
在北海老街之南、古榕之下,有一座古老的西洋建筑,即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坐北朝南,长 18.6 米、宽 6.76 米,建筑面积 251.47 平方米,是一座单层、拱券、长方形建筑,为西洋式教堂建筑。此外,它还有台阶、地垄、门窗等,冬暖夏凉,具有防潮等功能。站在该旧址面前,人们隐约能看到往昔它迎来送往的繁忙景象。
1876 年,中英两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北海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英国率先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并控制北海海关。1882 年, 为办理外国驻北海使团、官员、眷属往来信函和包裹等邮递业务,北海海关附设邮务办事处, 后改称“海关寄信局”。1896 年 3 月 20 日,清政府创办“大清邮政”。1897 年 2 月 2 日, 北海“ 海关寄信局”被转为清政府开办的“大清 邮政北海分局”。1897—1903 年, 这里作为北海大清邮政分局的办公地点,处理邮政业务;1903—1910 年, 作为北海邮界总局的办公场所;民国时期,先后作为北海一等邮政分局和北海二等邮政分局的办公场所;1952 年 9 月, 邮政局、电信局合并后,作为邮政业务营业窗口;1956—1957 年, 作为北海东街邮电所的办公场所。
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是目前广西尚存历史最长、保存较完整的邮政局旧址,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邮电文物,是研究北海近代史、邮电史、建筑史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于 2006 年 5 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该旧址作为北海近代邮电历史陈列馆对外开放,通过陈列大量珍贵的资料、文物和复原场景,向公众展示近代中国与外国、官方与民间在北海开办的邮电通信业务的发展历史。
北海关大楼:中国建筑师兴建的西洋建筑
在北海老街(珠海路)东端的老海关大院内,有一座依山傍海的洋楼——北海关大楼旧址。它建于 1883 年,至今已有 130 多年的历史,是北海最古老的洋楼之一,也是北海离大海最近的洋楼,同时还是北海早期的海关所在地。
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
北海关大楼是一座方形三层砖木结构的券廊式西洋建筑,长、宽均为 18 米 , 建筑面积 972 平方米。方向朝南,楼顶的中间是方形四面坡屋顶, 四周都是“ 回” 字形天台。每层都有宽达 2.8 米的回廊,廊柱和拱券都有雕饰线, 第二、第三层拱春间栏板外侧用有金钱图饰及花卉图饰的镂空琉璃方砖做装饰。室内还有壁炉和壁台。南侧楼外有一个倒“T”形的花岗岩石阶梯通往第二层。底层有一半处于土坡之下。在楼顶的天台上瞭望,苍茫大海一览无余,可以监视港口内外船只的动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上关口”。
北海关大楼旧址全景
作为北海最早的洋楼之一, 北海关大楼是西方殖民者模仿印度当地建筑并融入西式建筑元素而建成的一种外廊式建筑。随着北海的洋楼不断增多,逐步形成一股兴建西洋建筑的浪潮,深刻影响着北海珠海路、中山路等“中西合璧” 骑楼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与赫赫有名的英国领事馆大楼聘请英国建筑师设计、施工不同,北海关大楼的建筑师其实是一名中国人,名叫罗树(约 1850—1921 年),广东顺德人。他当时是一位年轻有为且有资历的建筑商,于 19 世纪 80 年代带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来到北海,承建了北海关大楼和税务司公馆。为了工作方便,他在承建的两栋楼的工地之间建起一栋简易的住宅兼办公楼,并挂上商号“义隆栏”的招牌。在承建完这两栋北海最早的西洋建筑后,罗树声名鹊起,此后北海许多重要的西洋建筑,如海关外班洋员大楼、北海洋务局办公楼及普仁医院楼等一些洋楼,包括稍晚的北海梅园别墅都由其承建。
罗树建造的北海梅园别墅旧址
北海近代洋楼中规模最为宏大的北海关大楼(已毁)
1876 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后,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1877 年, 清政府在北海设立“北海关”,是广西“四大关”(北海关、龙州关、梧州关和南宁关)中最早建立的海关。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不能有效地收取关税,因此奉行“洋人治关”的政策 , 聘请有经验的洋人担任税务司(相当于今海关关长)。刚开始,北海关租用民房办公,6 年后才开始修建专用的办公楼和海关公馆,北海关大楼就在此时建成。
据《北海文史》记载,北海关从设关之年起至 1942 年,由英国、美国、葡萄牙、法国、俄国、瑞典、荷兰、意大利、奥匈帝国、挪威 10 个国家的 48 人先后充任正、副税务司,其中以英国人最多。同时,所有其他要职(如监察长、港务长、总巡、帮办、验估、邮政司事等)均由外国人充任。清政府还给帮办以上职务的外籍人员授以官衔。清政府历次委任的“海关监督”或“交涉员”虽然与税务司官阶平行,但实则被税务 司架空,并无实权。
北海关虽然是中国的海关,但其行政、人事、业务等管理大权却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代理人——税务司手中。在洋人操纵北海关的数十年间, 他们始终片面地执行对中国不平等的“协定关税”, 长期执行世界上最低的关税税率。此外,他们还将鸦片改称为“洋药”,使鸦片进口合法化。从 1882 年起,每十年北海关编写一份《北海关十年报告》,详尽地记录了北海的工业、农业、人口、文化、教育、金融、交通、航道等情况,这实际上是帝国主义窃取北海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情报的手段。就这样, 北海关充当着洋人控制北海的工具,而北海关大楼旧址则是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北海关大楼建成后一直由洋人控制和使用,北海解放后,被划归北海海关使用。它承载着北海近代被迫开放的历史记忆,是北海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于 2001 年 6 月 25 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历经百年沧桑的北海关大楼旧址已作为北海近代海关历史陈列馆, 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把北海海关发展历史、业务活动、产生的影响等一一呈现给观众,让人们在参观北海海关建筑外在景观的同时,了解其所包含的丰富历史文化。
—END—
图/文 北海市博物馆
摘编自《美丽广西》
2022年第2 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