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十二章深度解析(每天一句论语第39天)

论语宪问篇十二章深度解析(每天一句论语第39天)(1)

【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yīn)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能预知吗?”孔子说:“殷朝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其增加和废除的地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其增加和废除的地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继承周朝的朝代,即使历经一百代,也是可以预知的。”

【注释】

1、世:朝代。

2、因:承袭。

3、夏: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朝的真实存在有争议,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查资料了解。)

4、殷:殷朝,又称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汤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5、周: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