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底层逻辑思维(产品攻略系列解读)

导言:在「产品攻略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敏捷开发方法。这个方法为如何在不确定和充满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产品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路径。然而,当问题或机遇尚不能确定时,产品开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时需要突破性的创意或概念。如何解决?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应运而生。

文/张炜(华沣管理研究院研究员、资深咨询师)

相较于传统的开发方法,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并非一套完整的开发体系,而应该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为了便于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思维,我们先从从设计思维框架讲起。

01

设计思维的框架

设计思维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方法,有多种流程框架形式,下面列举了包含3阶段到包含6阶段的不同流程架构:

产品设计底层逻辑思维(产品攻略系列解读)(1)

从以上不同的流程框架中可以看出,设计思维需要遵循需求获取-原型构建-测试评估的基本过程,本文将以5阶段框架为例进行说明。

下图是斯坦福设计学院的5阶段设计思维框架及各阶段之间的关联性:

产品设计底层逻辑思维(产品攻略系列解读)(2)

这5个步骤看上去是线性的,但其实际上是一种非线性的方法。设计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提出方案并制作简单原型,这个过程在实践中经常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经过不断测试,根据大量的外部反馈继续迭代,最终让解决方案更加成熟、更符合用户的真实需要。

下表呈现了设计思维每个阶段的内容以及用到的工具和方法:

产品设计底层逻辑思维(产品攻略系列解读)(3)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设计思维已经是一套具有明确定义和具体工具的方法,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灵活应用。

有了这样的直观认识,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体会一下设计思维。

案例:“拥抱”婴儿保温襁褓

“拥抱”是一款婴儿保温襁褓,解决早产儿因体温过低而死亡的问题,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设计人员最初的设计方案是重新设计医院里的保温箱。但通过实地地调研他们发现,当地人最大的困难在于无法及时送婴儿到医院。显然,需要重新定义产品的原型。

利用设计思维,他们使用新材料进行实验,找到了一种融点为37℃的蜡,将其放入热水吸热融化,然后放入襁褓中作为保温介质。该介质会慢慢释放热量,且温度不会超过37℃,一次可持续3~4小时。这一产品的成本不到20美元,经济性和实用性都很好。据估计,这一产品已经拯救了超过15万名婴儿的生命。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初步感受到设计思维的一些特征:

  • 设计思维以价值、体验和人们的需求为中心。
  • 设计思维的团队具有更加广泛的人文和技术背景。
  • 设计思维需要从广泛的创意中选取最有效的方案。
  • 设计思维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线性流程,而是不断往复迭代的过程。

02

设计思维是什么

1. 设计思维概述

设计思维的来源比较复杂。现在我们看到的设计思维其实是许多学科和行业融合、演化的产物,包含软件开发、工程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及商业等学科。

设计思维是什么呢?不同的人对设计思维有着不同的看法。

首先,设计思维是一种设计理念,它所关注的重点不再是“使用”本身,而是通过理解用户内在的心智模式和用户所处的环境,观察用户的使用行为,设计一种真正能够融入人们的生活、被人们所依赖的产品。

设计思维也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有特定的步骤,适用的项目和人群较广泛,但是因为每个人对于设计思维的理解是不相同的,就算每个人严格按照设计思维所描述的步骤去做,结论也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设计思维的高明之处。就像指南针一样,它可以告诉你方位,但是目的地在哪里,怎么走,都要靠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去获得线索,从而达到目标。

设计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今天的设计思维已发展成一个可以学习的创新设计模式,它倚靠的不是设计师个人的创意,而是不同专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共同产生创意,然后设计出创新的产品或服务。

2. 设计思维与传统开发流程的关系

无论怎样去理解客户并得到早期的反馈,产品最终还是要进入到开发和生产的环节。设计思维其实是在新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发挥了”筛选器”的作用。项目正式立项前,我们先使用迭代式的设计思维方法来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潜在的解决方案,之后再转入传统的阶段-关口流程。

下图以门径管理模型为例说明,虚线框内的内容表示设计思维所运用的阶段。

产品设计底层逻辑思维(产品攻略系列解读)(4)

与单用传统的新产品开发方法相比,如果我们能在合适的情况下运用设计思维方法,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满足客户需求,整个过程的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03

设计思维的特点和逻辑

1. 设计思维的特点和逻辑

设计思维的核心活动是思维和创意,下面5个方面既是设计思维背后的逻辑,也是设计思维的特点体现。

产品设计底层逻辑思维(产品攻略系列解读)(5)

  • 以人为本

虽然设计思维最终要平衡用户、技术和商业三个方面。但设计思维还是以同理心为起点,对用户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在定义、创意、原型和测试的迭代过程中始终坚持这种导向,最终以交付的解决方案得到肯定的反馈为终点。

设计思维从以产品和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和体验为中心,这是对“以顾客为中心”的进一步深化。人的价值和地位在社会中不断提升,设计思维无疑已经深刻洞察到了这种趋势,并且按照这种需要来生产创意并制作原型。

  • 跨学科团队

与产品开发中常见的跨职能产品组织相比,设计思维所依赖的跨学科团队背景更加广泛。不同于只依赖组织内的不同专业部门,在特定的任务背景下,设计思维在创意产生的环节中,需要吸收组织外的成员来参加。这些专家可能来自于客户、供应商、以及其它看似无关的跨学科专家。

这是基于一个认识:个体认知范围的有限性。对某一特定领域的通晓,往往会限制创意的产生。因此设计思维可以充分利用跨学科的方式为创意产生奠定基础。

但同时,这也是设计思维实施的一个难点。跨学科团队成员不但要具有专业的深度,还要具有知识的广度,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思维风格。因此,建设跨学科团队是设计思维能否顺利应用的一个前提。

  • 思维和创意

设计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要像设计师一样来思考问题和解决方案。设计师的工作依赖思维方式和灵感创意,需要大脑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的状态,在寻找创意时运用发散性思维,在筛选方案时运用收敛思维。

设计思维的核心也是思维和创意,流程和规则是辅助的手段,不能喧宾夺主。优秀的创意和解决方案是设计思维的价值取向,这让跨学科团队成员们能够充分关注问题的本质,减少其它次要因素的干扰,这对一项以创意和创新为导向的工作来说尤为重要。

  • 可视化沟通

可视化是一个将抽象信息、相互关系、数据和过程变成图像形式的有力工具,有助于向团队和用户传达容易理解的主题和问题。设计思维的各个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视化的工具和手段,试图让每个环节都能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从用户画像、图表、到原型,设计思维力求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以可视化的方法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对沟通和反馈的效率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在需要不断迭代和顾客参与的过程中,越快将内容可视化,就能越好地理解,也能记得更长久。

  • 降低风险

设计思维是探索一种创新解决方案时所采取的低风险行动,可以在产品进入传统开发流程之前,以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快速得到针对潜力市场需求提出的方案概念。这使投资决策者避免了由于信息不足而做出不充分的决策。

设计思维的一个指导思想是将原型前移,原型制作遵循3R法则:迅速(Rapid)、大致(Rough)和恰当(Right),不追求完美。前移的工作所产生的价值有效排除了潜在的风险。

2. 设计思维的应用场景

在新产品开发的场景下,设计思维最适合用在变化较快、用户需求不明确的市场中。同时,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在成熟市场中寻找新的潜在需求或进行重大创新。

在商业领域,运用设计思维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业务模式设计、流程改善等。

从设计思维的本质出发,无论是系统、产品、服务、组织、流程,只要是需求还不够明确,对创新有明确要求的场景,都可以尝试运用设计思维的方式来解决。

04

写在最后

传统的管理模式讲究规则、秩序和效率。在面对相对确定的外部环境时,追求组织整体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无疑是首要任务。但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单靠追求组织效率已经无法保证企业的发展前景时,在具体点上的突破就变得异常重要。优秀的创意和方案价值千金。此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中,打破常规比遵守规则更加迫切。

设计思维方法的执行过程中,无疑需要更加开放和自由、更加包容和协作的操作环境,个体思维要保持活跃,发散思维下的创意层出不穷,可以想象这一过程会伴随着一定的无序甚至混乱。透过这种看似无序的表象,抓住设计思维直奔主题的特征,充分理解思维从发散到收敛的过程,平衡好有序和无序,才能为创新和变革创造出必要的条件。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环境变化而采取恰当的方法,是一种能力。

注:

本文在对设计思维的一般性定义与描述上,参考引用了以下书籍:《产品经理知识体系学习与实践指南》

产品设计底层逻辑思维(产品攻略系列解读)(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