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里放这一东西致癌(晚上卧室里用这东西竟会致癌)

开灯睡觉增加患癌几率

危害一:增加患癌几率

24岁的庄玉洁,因为家里开了一家店,她从小往往只能在灯光和嘈杂中入睡,长大后也就逐渐养成了"伴灯入睡"的习惯。许多朋友告诉她,这习惯不好,"容易得癌"。"会得癌"这个说法让自小开灯睡觉的庄玉洁惊讶不已。事实上,"伴灯入睡"确有证据表明可能致癌。

卫生间里放这一东西致癌(晚上卧室里用这东西竟会致癌)(1)

A.会抑制褪黑素分泌

专家表示,每个人的大脑内都存在着一个松果体。松果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间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素。研究发现,褪黑素在晚上23时至次日凌晨时,往往分泌最旺盛,到了天亮之后一旦出现光源,就会停止分泌。褪黑素的分泌不仅可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同时也能让心脏得到休息,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

夜幕降临,各种复杂的光线会使人的自然生理节奏陷入混乱状态,同时还会抑制松果体在夜晚正常分泌褪黑素。医学研究发现正常人每天体内会产生约400个肿瘤细胞,抑制其发生病变靠的就是身体里的免疫力。一旦没有褪黑素,那么人体的免疫力就会降低。癌细胞生长及癌细胞对DNA破坏的速度就会加快。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褪黑素能有效保护DNA免受氧化作用的破坏。然而一旦遭到破坏,DNA可能会出现变异,甚至就有可能出现癌变。

B.易使"阴阳失调"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在睡眠时, 整个身心处于修补过程,而在全黑的环境中睡眠,人体会产生褪黑素及生长激素,这样就能使身心得到更好的修补及更新。人体需要昼夜相辅,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由于在灯光中睡觉,过亮的灯光会让人体以为还处于白天,于是阳气就继续循环,从而造成经气紊乱,人也易感疲劳。所以长时间开灯睡觉,轻者会造成神经衰弱、失眠、脏腑功能紊乱,重者则会引发癌症及糖尿病。

危害二:引起儿童早熟

5岁多的小女孩玲玲聪明又伶俐,但就是胆小怕黑,晚上睡觉一定要开灯。半年前,妈妈发现玲玲的胸部有点隆起,起初以为是肥胖,不久又发现孩子的乳房明显变大。到医院检查后得知,玲玲竟已是早熟。冯女士很纳闷,平时孩子的饮食很注意选材,也没给玲玲吃过补品,怎么就早熟了呢?医生询问了玲玲的生活习惯后告诉她,孩子出现早熟,主要因素可能就是过度的灯光照射。

人体激素的分泌也有生理节律,如雄激素早上七八时达到最高点,灯光会对此产生影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秦映芬解释,临床上常发现有不少习惯开灯睡觉、长时间玩电脑或接受光照过度的孩子容易早熟。这是因为光线照射过长,使得褪黑素分泌减少,睡眠紊乱后就可能导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从而进一步导致早熟或性器官提前发育。

危害三:易使人出现眼疾

刚成为新妈咪不久的丽君,深深感受到照顾宝宝的不易。还没满一岁的女儿精力很旺盛,每天晚上好不容易被哄入睡了,可她还时不时地在睡梦中哭闹。为了方便夜间照料宝宝,丽君特意在婴儿床的床头装了一盏灯。这盏灯常彻夜长明,丽君对此没有在意。

不少刚做父母的年轻人,经常会为了方便照顾宝宝晚上一直开着灯,其实这不仅使得入睡后的孩子被动地接受了"光污染",睡眠中过强的光线,还会对宝宝的视力造成伤害。

最近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暨儿童医院对479位2~16岁孩子进行了健康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在2岁前若睡在黑暗的房间,长大后近视的比例是10%;2岁前若睡在有小夜灯的房间,长大后的近视率是34%;若小孩2岁前睡在亮着大灯的房间,长大后近视的比率高达55%。

眼科专家认为,2~3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对眼睛的明暗刺激要得当。

卫生间里放这一东西致癌(晚上卧室里用这东西竟会致癌)(2)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睡眠时,眼睛不能受到光线刺激,因为睡眠中的光线可能影响儿童的睫状肌。尽管人在闭眼时,眼皮能遮蔽光源,可是如果人工光源太亮,光线就会穿透眼皮,眼睛就会感光,由此自律神经无法让瞳孔放松休息,导致不仅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受自律神经控制的其他组织也会变得紧绷。

还有研究表明,一个人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或彩灯污染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除了近视之外,白内障的发病率超过40%。

危害四:长期熬夜较易患癌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经常值夜班或长期过夜生活的人因身不由己地整夜处于灯光下,往住也会受到"光污染"的伤害。近期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妇女上夜班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几率越大。多年来的科学研究同时也表明,夜间大部分时候处于开灯环境下的老鼠,比在黑暗中睡觉的老鼠,患癌症的概率要高。美、英、法等国对本国护士、空乘人员和其他夜间工作的人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即便考虑了饮食差异等其他因素,这一类人群患癌症的几率也比普通人要高60%。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7年12月就把"倒班"列为"可能的致癌因素",并将"夜班"归入了与"接触有毒化学品"同样的健康风险类别。

医学研究已发现,经常上夜班的人,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较高。医学研究人员还认为,起夜时突然开光线很强的灯,或在黑暗的地方突然受到强光照射,都会影响敏感的生理时钟。所以起夜最好不要突然开大灯,最好改用只发出微光的小夜灯照明。

哪些生活习惯会致癌

网友问:现在许多网友比较关心一些生活习惯和癌症的关系,比如长时间面对电脑会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专家:您说的问题,现在没有具体的数字统计,但是微量的放射对家庭及个人的影响,国际上很多国家在网上都谈到。总得来讲,我个人认为这种微量的放射总归在我们家庭都出现过,比如电脑、电视机、手机,英国最近提出来,12岁以下不让用手机,因为用手机容易导致孩子终身耳聋。这种放射对幼儿有影响,对我们大人也有影响,所以提示大家使用的时候要适当。现在都是电子化了,不能因为有微量放射,大家都不去用。比尔盖茨曾经有一篇文章写到他的女儿在电脑上坐两个小时以后一定要下来活动。我觉得可以借鉴,在电脑前和电视机前不要坐得过久,要适当地活动一下,有好处。比如看看电视,可以开个窗户透透风。电脑辐射到底跟癌有没有关系,不好肯定,但是临床上发现有部分病人是长期面对电脑。这里尤其提倡青少年,在使用电脑,玩游戏的时候要适量、适度、定时。

网友问: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提示,在生活中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专家:赵院长讲了个体差异,同样吸烟的人未必都得癌,同样天天吃肉的人未必都得直肠癌,这是个体功能的问题。在这里提示大家,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倡一个礼拜最好吃红肉所谓牛肉、猪肉、羊肉不要超过700克,计划经济的时候一个人一年才六斤肉,现在一户哪家都远远超过六斤肉。在这里提倡大家,我们生活条件提高了,更注重合理膳食,适当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多吃蔬菜少吃肉,熏制食品少采购,不能说不吃,腌制食品要适当,身体健康最重要。给大家一个提示。

网友问:在面对工作压力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专家:每代年轻人都有压力,比如在我们和赵院长年轻的时候也有压力,不过都不一样。如何面对压力?就是自我调节。永远记住快乐每一天,健康生活每一天,人生要多幽默,一生才快乐,要学会自我解压。现在青年人、中年人解压方法比我们好多,你们有健身房,有歌厅,有朋友聚会,有郊游,这些都是放松的方式。有些人说太忙,没法去,其实在家做菜,边擦地板边唱歌,也可以解压,运动是多方面的。建议年轻人每天最少活动一小时,最好是大活动量,要出汗;像老年人的话,建议大家多走路,每天走上八千步,每天喝上八杯水,每天做上八节操,这样对身体都是有益的。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良好心态是健康的基础。

卫生间里放这一东西致癌(晚上卧室里用这东西竟会致癌)(3)

癌症不传染 但致病因素会传染

网友问:有许多网友关心癌症有没有家族遗传性,一个家族里有直系亲戚都有癌症,有没有家族的问题。

专家:癌症本身由于基因的变异产生癌症,基因本身也可以由缺陷,这种缺陷的基因很容易发生疾病。我在两周以前看过一个病人,是乳腺癌,有五个姐妹,她告诉我这五个姐妹全都是乳腺癌。有些基因的病变决定了人们得乳腺癌,有些基因的病变决定得其他的癌症。家族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比如结肠癌的病人,一般都有家族性息肉。

另一个问题就是癌症传染不传染,这恐怕是网友和全国人民都关心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癌症不传染,但是癌症致病原因有些是传染的。比如肝癌就是因为肝炎病毒的感染造成肝炎肝硬化,最后导致基因的病变,出现肝癌。肝癌患者本身不会把癌传给另外一个人,但如果一个人被传染成肝炎,就可能导致肝癌。像女性的宫颈癌是由于HPV(人类乳头瘤状病毒导致的),这个病毒也是可以传染的,尤其会通过性传播。一旦被传染了这种病毒,就可能存在着致癌的隐患。

网友问:说到宫颈癌人乳头瘤状病毒传染,是否也跟人的卫生习惯有关系的,比如女性上厕所之前洗手也可以很有效地预防它,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专家:总归来说,清洁卫生应该做,但是不能说不洗手就会传染HPV。洗手不光跟肿瘤有关系,跟任何传染病都有关系,吃饭前洗手这是必然的。赵院长说现在病毒感染,一个是肝癌、乙肝病毒,还有丙肝、乙肝,还有人乳头瘤状病毒。这些病毒感染都跟卫生有关。大家要记住,不光非典期间要洗手洗三四遍,现在也一样,要记得天天饭前洗手,这是人之常情的生活习惯。

专家:我补充一句,我非常赞成饭前便后要洗手,从很小的时候学校、家长都告诉我们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过,不洗手也不会得宫颈癌,因为如果过于谨慎了,人会活得很不愉快,不仅她活得不愉快,她的家人也会活得不愉快。

你是癌症的高危人群吗?

网友问:刚才提到基因的遗传性,家族中有癌症病人的发生,家族其他的人是否就是易感人群?

专家:我们不叫易感人群,叫高危人群,也就是讲得这个病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并不是说你的母亲得癌,你一定要得癌。得癌有的是家族因素,有的不是家族因素。所以家族中有人得癌的,不要有过重的思想负担。如果恐癌的话,对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环境,对于家庭来讲也都是很可怕的。

网友问:我们是不是应该提示那些容易得癌症的高危人群,更应该重视去预防这些癌症。

专家:我在几天以前,和卫生部的官员和保险公司正在做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要建立城市防癌体系,这个城市防癌体系其中包括对城市高危人群的监测性防治体系。什么叫监测性防治体系?用简单的话说就是一般的病人发现不舒服了,如果查出是癌,绝大部分到中晚期了,后果很差。因此我们希望能够确定一个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主动的监测,告诉他们你什么时候应该去做什么检查,你什么时候做什么检查,换句话说,至少没有出现症状之前就让你做某些检查,能够比你下次去找大夫发现癌症,能够提前预防。

网友问:如何确定高危人群?

专家:高危人群的确定有几个原则,这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给13亿人做普查,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确定高危人群呢,假定说根据年龄,45岁以上的人容易得癌,而45岁以上的人在整个人群当中只占到30%多,我们可以把这群人定为高危人群,给他们做主动的监测,这样的话在5.5亿城市人群当中只有不到两亿人群。此外,我们还有其他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谁越接近长癌,我们就对谁越进行密切监测。从经济和效益相比,我们能够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但是我们正在思考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