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朱家角古镇的时代感(朱家角拟打造古朴现代兼备)

原标题:古朴现代兼备,这样的朱家角喜欢吗

拍朱家角古镇的时代感(朱家角拟打造古朴现代兼备)(1)

尚都里 采访方供图

周末闲暇时想避一避快节奏的生活,不少市民都会选择去往市郊的那些江南水乡古镇。而古镇给人的固有印象,无非是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吃一碗汤圆,逛逛街边或精致或简陋的小店,感受那些斑驳的砖墙上印刻的光影记忆,领略上海最古朴的一面。

而如今,站上座落于沪上“四大古镇”之一朱家角古镇的放生桥上眺望,一边是古镇旧宅鳞次栉比,另一边是新江南水乡建筑群掩映成趣。日前,记者走访了同列于上海67条特色商业街区的朱家角古镇北大街与尚都里时却发现,“古朴”与“现代”的接受程度相差甚远,依托于古镇而生的复合商业街区,怎样打破与古色古香景点间的“桎梏”,走出自己的特色呢?

街区深处人气寥寥

周末的朱家角永远游人如织,找个沿河的菜馆点几个农家菜,坐上乌篷船听船娘来一段水乡小曲,儿时记忆中的麦芽糖、生肖糖也都可以在这里寻觅到踪迹。越过人气最高的放生桥来到尚都里,映入眼帘的却不是印象中古朴简陋的矮房,簇新的江南建筑里,赫然是一家家时下流行的餐厅、甜品店:星巴克、满记甜品、COCO奶茶……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新天地开到了这里。

不过,记者在这古镇旁的商业街略微逛了逛却发现,尚都里目前里外人气不均的情况较为突出。除了沿河餐饮集中区域在就餐时段出现了一波小高峰,以及靠近朱家角景区出口处的三联书店等店面外,其他时间似乎都有些冷清,向街区深处走去更是人气寥寥,为数不多的几家开张了的小资店铺里顾客稀少。

坚持“当代江南”概念

据了解,依偎放生桥,相伴北大街的尚都里在多年前特别挑选了四位既具有国际化背景、同时又身怀江南情愫的华人建筑师——张永和、马清运、登琨艳、柳亦春进行规划。在他们的演绎下,千年传承的江南元素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又不乏当代人对于江南建筑的理解和创造。不过经营多年至今,似乎还没有完全“热”起来,对比一旁摩肩接踵的朱家角北大街,难道是古镇旁的“新艺术”水土不服?

尚都里项目总经理冯伟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尚都里”整体招商营运以“艺术、设计、生活”为三大元素,目前所营运的区域主要是轻餐饮及“上海三联书店旅行者书房”、“巧克巧蔻”等特色店,初步满足了游客来古镇旅游闲逛探店和简单餐饮的需求。“我们看过太多光鲜亮丽的商业项目因为业态失控,品质急剧下跌。因此,我们要在这里建设一个适应当代人休闲度假习惯的项目,既符合古镇的风貌,延续古镇的文脉,又不能走上做假古董、千镇一面的老路。”

而“当代江南”的概念则是尚都里一直坚持的。“一街之隔的古镇是千年前江南人所留下的痕迹,而尚都里则是21世纪当代江南人建筑、生活、商业的体现。两者在时间脉络和形态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从而构成了完整的江南水乡朱家角。这也是目前朱家角相比其他江南古镇最具特色的地方。”冯伟琴说。

未来吸引年轻人是主要目标

三期将引入更多文创企业、艺术家工作室、特色办公

在青浦区十三五规划中,朱家角景区所在的青西地区也被列为发展重点,提出要依托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进一步挖掘“水、古、绿”特色,着力打造以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打造与国际大都市功能相匹配的著名湖区为目标,推进历史文化名镇联动发展、江南水乡国家公园共建,构建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会议、都市农业的产业体系,同时还将推进生态带和风貌带建设,打造上海湖泊旅游的特色道路和慢行系统。

记者在朱家角古镇看到,河边码头已有1小时一班、前往淀山湖的游艇出没;而某深潜赛艇俱乐部也已在尚都里驻扎,生态度假的创新模式已初具雏形。随着周边“青西郊野公园”、“乐高乐园”等文旅项目的落地,朱家角由“纯旅游”转型“休闲度假游”的趋势明显,在此优势助推的基础上,是否能给目前人气平平的尚都里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呢?

冯伟琴表示,吸引年轻人一直是主要目标。据了解,尚都里正在北岸二期着力打造特色精品客栈的集聚群,预计于2018年初正式开业。届时,以精品住宿为核心,同时提供特色的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配套,构成一个完整的休闲度假体系。而“尚都里水岸市集”作为尚都里的品牌项目,每月以不同主题定期举办,以“艺术、设计、生活”为特色,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生活家”参与,并定期邀请民谣歌手的在古老的放生桥水岸畔,以古镇为背景演绎时尚当代文化生活。

据了解,未来尚都里三期将引入更多文创企业、艺术家工作室、特色办公等。“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不仅来古镇休闲度假,还能安居乐业,同时也能与尚都里的商业、住宿构成良好的良性互动。”冯伟琴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