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提升自我(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提升自我(腹有诗书气自华)(1)

虽说生活的主要任务不是读书,但读书一定要融入生活。无论你在哪个年龄段,无论你经受过怎样的喜怒哀乐,读书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会充实你的人生,扩大你的视野,提升你的格局。

跨界读书,是对生活最好的滋养。读书有益论,历来被智者所欣赏。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写作者而言,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阅读面的广博,会滋生出很多解决问题的路径。跨界读书,可以为一个人提供更多思维触角,锻炼解决问题的多重思路。自然科学家读一读人文书籍,不仅有利于科研,也有利于丰富生活;书法家不妨读读戏剧评论,从别人的审美评价中感受艺术的通感效应。跨界读书的好处是会打开一扇扇窗,让你看到不同的风景。

休闲式阅读,会给你带来额外的快乐。我先后读过《汪曾祺全集》和《鲁迅全集》,“啃”这样的书籍,不亚于读《红楼梦》《资治通鉴》。读书也有正读、偏读之分。以别人的视角来观赏同一部书,或者从别人的评论中感受作者蕴含的精神况味,的确有其妙处。最近读到金实秋写汪曾祺喝酒的书,可谓妙趣横生。一书在手,喜欢喝酒的汪曾祺形象活灵活现。读这类书的好处,一可以放松心情,二可以串联起相似的细节,增强正读的效力。所以,休闲式阅读很重要。譬如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常喜欢读有关此书诗词的书,花草的著作,建筑结构的评论文章。这类闲书,既增加了生活的情趣,也加深了对正书的理解。

读书要有打井的欲望。我喜欢在读书时找准一个作家,尽量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书读完,这对了解一个作家的思想脉络和创作风格的形成很有好处;又譬如元宇宙是个概念性的新生事物,要想读懂它,要找来不同作者写的元宇宙著作看,对教育元宇宙、艺术元宇宙、科技元宇宙等进行一番对比和了解。善于打井式读书,会给阅读者更多的收获。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是不可取的。

有些“无用之书”对思想的塑造更有用。譬如读哲学书籍,一位研究创新学的专家,后半生的创新实践,得益于青年时代反复阅读的《资本论》。很多哲学书籍未必能立刻派上用场,但却可以提供形而上的思想,教会你应对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读书与写作,最好形成良性互动。我喜欢用笔在书上划重点,读完一本书,看着那些画出的重点句子,再读第二遍时,犹如遇到曾触动过你心灵的好朋友。读书者,各有各的习惯,但模仿式写作,是最快的路径。写作是更深层次的阅读方式,能在写作中把阅读中得到的各种技巧运用起来,内心是十分欢畅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人一面思考,一面要实践。自然科学的书籍和人文科学的书籍,思考各有特点,实践也各有特点。并非每一本书都是智者所写。批判性阅读,是理性阅读者要掌握的根本,也是读书人善于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环节。读书人容易让自己停留在理论的表面,而忽略实践的重要性。对读书人而言,未必一定要用实践来检验书中的理论,但必要的实践活动,会让读书人去除空中楼阁式的虚幻与盲目。从理论的高空回到实践的田野,才会滋生更多生活的希望。

生活中,我把地铁上、旅途中的时光充分利用起来,静静享受阅读一本书的幸福,这是读书人的快乐;把所看之书,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工作、学习、生活之中,更是读书人的成功。当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自然就会熏染出更多生活的况味——这大概就是读书者享受的意境吧!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