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1)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2)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3)

仓鱼。美食旅游博主Sunsun摄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4)

馋嘴虾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5)

佛跳墙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6)

卤鹅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7)

黄椒酱焗海鱼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8)

蚝仔饭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9)

厦门大宅。美食旅游博主Sunsun摄

山野晨起又是雨(山野逢海潮生猛遇悠然)(10)

扫一扫,进入广州日报·酷狗专属歌单,感受音乐·乐游。

扫一扫,看山海之间的美味视频。(视频提供:厦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山与海的相逢,刚与柔际遇,造就海滨邹鲁独有的旖旎,胜却人间无数。于神州大地的东南方,恰有两座城,坐拥山海之美。它们的名字,如山海般悠美:一曰汕头,一曰厦门。

浪漫滨海,诗意山野,不可错过。日出与日落,踏浪而来,翻山而去,那是多少人魂牵梦绕之居所。海滩与城市并存,你可以穿梭在繁华之中,亦可沉浸于宁静之中。

这里的生活,亦如山与海。

如海般热情奔涌:生猛的海鲜源源不断,美味24小时不打烊。从早餐到消夜,色香味的盛宴从未停下。

如山般静谧沉稳:街边路侧,豆棚瓜下,无不惜此泥炉砂铫,举杯提壶,长饮短酌。茶中有乐,乐从茶中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繁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驴友讲述

Sunsun 资深美食旅游博主

厚重底蕴和生活气息“和谐共处”

潮汕很有个性,汕头、潮州、揭阳各有气质与特点。潮州有着深厚的古城韵味;汕头相对现代化,是满载美味之都;揭阳能满足我对渔村的所有想象。潮汕许多小店的招牌竟然都是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沉淀与底蕴可见一斑。

潮汕几个城市中,汕头是我去得最频密的地方,它简直是我心中的“味觉珠峰”,可谓久吃不厌。我可以一个月去3次汕头寻味,每次都能有新发现,甚至很少重复去同一间店。

汕头当地人的舌头饱经淬炼,餐馆食店要在这城立足,都自有一套讲究的出品。我曾随意走进一间小店喝粿条汤,上桌满满的一碗,牛肉全是雪花。勺汤入口,汤体很温润,暖暖间游走着饱满的橄榄香气,抄底一捞,发现来自金灶的青橄榄,这种搭配还是第一次吃到;又去了一间隐身二楼的菜馆,试了一道炸物菜汁九肚鱼,加入菜汁做的炸浆,厚身却酥脆,内里的九肚鱼依然冰清玉洁,嫩滑得入口即溶,这就是汕头的天妇罗啊!

潮汕和福建饮食习俗上颇为相似。厦门的饮食给我最深印象的是烧酒配、海鲜大排档、煎蟹。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海鲜,在这里都能吃上。将鳗鱼苗炸成天妇罗,或者用重口味的方式来做淡味海鲜,像是泡椒九肚鱼就在别的地方吃不上。我还会去逛厦门的菜市场,八市是厦门现存最大规模的菜市场,我每次都要来逛一逛,感受最鲜活的市井生活气息。我的海鲜词典也会随之增厚。

音乐是旅途中的伴侣。《Let it go》是我一路上听得比较多的曲目,明快的节奏,有种漫游的豁达感,特别适合出行时无限循环。

汕头 海鲜当饭吃

鱼虾蟹贝,打冷一流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说过:“汕头,是一个中国美食特别宝贵的孤岛。一个美食家,如果没来过汕头,根本就不叫做美食家。”诚如斯言,舌尖上的汕头,是让无数吃货沉沦的美食孤岛。

潮菜用料广博。海里游的、地上长的、林里跑的、天上飞的,只要是被允许食用的,都可信手拈来用以入馔。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海鲜。汕头有22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从东绵延到西,三江汇流为这片海域带来丰富的鱼虾蟹贝,它们被汕头人出神入化地演绎成为各式美食,深深打上潮汕印记。再简单的食材,都会焕发惊艳,更何况,这里的食材一点都不简单。流传于南澳岛上的名物歌谣《南澳渔名歌》,以“十二月歌”的形式唱出了当地十二个月里的当季海产:正月带鱼来看灯,二月春只(黄姑鱼)假金龙,三月黄只遍身肉,四月巴浪身无鳞,五月好鱼马鲛鲳……

“富苑饮食”是汕头寻常巷陌中的一间餐馆,没有XO的推杯换盏,没有大餐的雍容华贵,没有包厢的金碧辉煌,却是各地美食家和老饕来到汕头必去打卡的“第一站”,它的最大魅力就在于那让人应接不暇的海产,打冷一流。

在汕头,许多海鲜都可以“当饭吃”,做成鱼饭。这是地地道道的潮汕渔家菜。汕头市潮菜研究会会长张新民老师在他的书中曾介绍道,“潮菜强调食物的本味……所谓至味无味,反映在海鲜的烹制上,就有了单纯用盐水煮熟的‘鱼饭’‘鱼鼎’等。”鱼饭,外地人多称为“潮州打冷”,有冷盘的意思,品种除了冻蟹与冻龙虾,还包括各种冻鱼。“昔日潮汕渔民,因为没有冷冻保鲜条件,对海产品的处置办法不外乎是‘一鲜二熟三干四咸五腌’……熟,就是人称‘鱼饭’。鱼饭是指不经打鳞开肚去腮,装于竹筐或竹筛内用海水或盐水煮熟的海产品。”在汕头许多海鲜大排档都能吃上各式各样的鱼饭,肉鲜甜咸,自然天成朴实原味。

菜市场堪称“食材博物馆”

对于资深老饕而言,如果海鲜大排档还不足以满足对汕头海鲜的想象,那么,就到汕头的菜市场走走吧!那被美食家们视为汕头一景。逛当地的菜市场,可以窥见一座城市的灵魂,是阅读一座城市的绝佳起点。传统菜市场是城市古老的生活智慧的发源地,更是一个城市的本土食材博物馆。

广州新派粤菜料理“跃”餐厅创始人魏旭翔每去一个目的地旅行,必定要到当地菜市场逛一圈,买几样最合眼的食材,到酒店里打火锅,这在他看来,是最为在地的体验。每次去汕头,他都必定要去菜市场寻找最鲜的海产。衡山路菜市场是汕头规模较大的菜市场,整洁而干净,从本地品种巴浪鱼、午笋,到价格昂贵的进口海产象拔蚌、龙虾等,丰富度无以比拟,叫不出名字的鱼和海鲜大把。“中国很少有菜市场能对海鲜进行精细加工,汕头的菜市场就做到了。我只要告知档主准备打边炉,档主就会将整份海鲜处理妥当,比如象拔蚌,甚至会片成刺身,用专用打包盒做好摆盘,十分方便。”

夜幕的“新鲜”含义

有人说,读懂汕头要从最美夜生活开始,街边小店藏着这座海滨城市的美食灵魂。昼与夜在这里无缝对接,大海的馈赠以最快的速度飞奔向城市的餐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几米宽、十余米长的几案上整齐码放着林林总总的海鲜、卤味和小吃。那些海鲜的品种,恐怕当地人都未必都能精准唤出名字来,从高档的鳗鱼鳔、生长期达两三年的大响螺,到家常的杂鱼贝类,应有尽有。餐厅工作人员称,这段时间到汕头,必定要尝尝当季肥美的“红花桃”。汕头市潮菜研究会会长张新民说,吃海鲜有三法,一是选料,二是咸淡,三是火候。选料的学问最多,主要是品种、产区、新鲜度、是否应时。

这个头最大不过一掌的小鱼儿,鲜美到什么程度?潮州有童谣如是唱道:红花桃,孥仔食了詏哒无。翻译成普通话的意思就是:这鱼也太好吃了!连小孩子们吃了都要互相推诿说不是他吃的。张新民说,15厘米长的红花桃已经算是大鱼了,可见其小。一斤市价要约200元。大头、红嘴、金鳞是其三大特征。由于长不大,它常常被误认为是小黄花鱼,实则非也,它可比小黄花鱼要鲜美太多了。豆酱煮、生炊、酥炸,是当地惯常演绎红花桃的手法,亦是许多潮汕人的乡愁所在。

在这座城的十二个时辰里,美食盛宴仿佛没有停下来的节奏:精致潮菜炭烧响螺、牛肉火锅、卤鹅、粿品、果汁冰……潮汕卤狮头鹅历史悠久,有一套独特的卤制技法,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著名的潮式卤味。各家卤鹅风味各有千秋,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日日香鹅肉饭店,主理人余壮忠在传统吃法上做出新搭配,将紧实的鹅肉、清香的鹅蛋铺到热喷喷的米饭上,再淋上秘制卤水汁,这一创新给潮菜带出了全新风味。他大胆创新摒弃了传统“老卤”,改进多酸、黏稠等弊端,改用每天新调卤汁,使其鹅肉芳香而不腥腻。坚持每天出炉6次, 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他将鹅解构出12个部位,一鹅多食。店里还设有水果吧,汕头的特色小吃新鲜甘草水果,与卤鹅配搭,十分有趣。

丰俭由人,闲情逸致

许多到访者都能在汕头美食消费上充分体验“丰俭由人”的真义。在同一家汕头大排档里,你既可以简单吃一碗二十来元的粿条汤,也可以点上一碗300元的粿条,视乎你选择加什么食料。大排档前有海鲜池,也有大冰柜,各式新鲜食材任君选择,现点现宰现煮。一碗300元的粿条汤里,可以有小青龙、象拔蚌、小海鲜、猪肚尖、猪腰等。一碗潮汕夜粥,同样如此。

汕头给予来者的惊喜,远远不止这些。汕头人的智慧,总让来到这座城的人收获太多的意想不到。如今广州新中式茶饮店的油柑饮品之灵感,最早便是来自汕头。汕头许多饮品店里,主理人脑洞大开地运用各类汕头独有的食材创造新品,比方用老香黄来做咖啡与奶昔;用橄榄来做果汁冰,让远道而来的美食博主Sunsun即便回到广州,依旧对那杯老香黄奶昔念念不忘。Sunsun在汕头发现了不少好玩的食店,“咖啡与肠粉研究所”就是自带网红体质的小店,10元一碟的肠粉,10多元一杯的咖啡,这样的组合新颖又有趣。要知道,在传统食店里,肠粉通常配搭的饮品就是一杯热茶。

再急的性子,在汕头都放慢了脚步。汕头人的闲情雅致,浸润于潮汕工夫茶的“食茶”文化中,融入一招一式一杯茶里。有了时光与茶的浸泡,汕头人做事舍得下功夫,骨子里追求极致。从生活到艺术,处处可见潮汕的精致文化。难怪,当年老舍先生访汕头后,会写下“渴慕潮汕几十秋”来表达他对潮汕风物的热爱。

厦门

清鲜淡脆共冶一炉

295公里,是从汕头到厦门的距离。这两个经济特区,因历史而有了深刻的羁绊。“福佬”的大量迁入,引起潮州人口构成的极大变化,在饮食上形成了具有闽南特色的潮州菜。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等,既是潮菜的特点,也是闽南菜的特点。厦门菜是闽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独创了口味偏重清、鲜、淡、脆,兼带有微辣的风味。因此,两地美食虽有相似处,却更多是千秋各异。

深夜食堂抚慰人心

如果说碧海蓝天是厦门的标志,那么,美食就是厦门的灵魂。

在这个被誉为“海上花园"的城市,古早味浓厚的早茶、狭窄的过道,一张矮桌以及两张小板凳构成了老厦门人的日常食记。而要说真正极具闽南特色、唯一没有被外来饮食影响的厦门本地特色美食,就是“烧酒配”,即“下酒菜”。过去,在还没有啤酒与低度酒的年代,当地人普遍喝的是高粱酒与米酒之类的高度酒,闽南地区称高度酒为“烧酒”。当地人每到夜晚,习惯相约喝上几杯,自然要配一些本地小食、海鲜。可以说,烧酒配就是厦门人的深夜食堂。

厦门美食家“海鲜大叔”常去小学路银行中心后面一家叫“厦门料理烧酒配”的餐厅,氛围很是“厦门味”,一幢三层楼的透天厝,简单的招牌却十分显眼。常能见到三两人在楼下泡茶喝酒,在店内,不绝于耳的是闽南话,在门前,琳琅满目的是冰柜里当日新鲜制作的各式凉菜。

烧酒配菜式翻新

浸汁旺是厦门人配酒必备,新鲜的旺螺肉弹而Q,加入特调的酱汁中入味,每一口都鲜掉牙;北方人吃不惯的酸笋是厦门人的大爱,煮面煮鱼常用,口感酸溜,倍儿开胃。以酸笋煮小肠,化开肉食类的腥,酱油烧的过程,升华了鲜味,咸鲜酸相互交集开胃下酒;辣卤鲍鱼浸润于辣卤汁中,收紧的身躯饱吸了特调卤汁的精华,鲍鱼所有的鲜味被激发同时,被赋予熟成的风味。

过去的烧酒配只有凉菜类,如今热菜热汤也加入来。特制酱料的滋味透过低温油炸过的巴浪鱼那些许酥的鱼皮,渗入到鱼肉中,这咸香味足的闽南味道来源于浸泡时间的掌握;提前腌制入味的新鲜小管,在麻油和姜丝的拥簇下被炝熟,咸香Q弹爽口,特别适合配酒。

山珍海味集于一坛

早年的厦门菜以闽菜为主流,后期得益于海洋渔业捕捞技术的提升,发展出以海鲜为主的厦门菜肴。海鲜是厦门最本色的食材,海捕大虾、野生鲈鳗、野生大龙趸、海蛎……鼎宴闽南菜创始人陈为狮是厨师出身,他以在地的烹调方式来传递厦门海鲜的鲜美:选用九龙江入海口咸淡水交界处的野生鲈鳗,加以三明大田的老姜和农家现榨黑麻油炒制;以秘制馋嘴汁赋予现捞海捕大虾麻辣鲜香酸甜。

若要论厦门菜集大成者,莫过于佛跳墙,这道经典闽菜,集海参,鲍鱼,元贝等多种山珍海味于一坛,汤清如茶,色如琥珀,黏糯浓醇,开盖闻酒香食无酒味,故成美味经典传说。

乐游·攻略

汕头黄金线路

汕头城中有山、城外有岛、海在城中央的内海湾格局,可开启独特的滨海休闲度假模式。

南澳岛是汕头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处处闻见大海的呼吸。味觉和城市同时醒来。小公园开埠文化区留下这座城市最初的样子。蛛网结构的骑楼老街弯曲折叠着汕头从1860年开埠之后的百年往事,看看90年前的高级百货大楼,到老戏台下听段潮剧,来泡工夫茶,打包属于这座和美侨乡的老城记忆。

汕头三日精华线路

D1美食主题:汕头老街品尝潮汕小吃(飘香小吃店、老妈宫粽球、蚝烙)——龙眼路特色小吃品味——雄薄壳园观看薄壳米制作、品薄壳宴——八合里牛肉火锅—富苑饮食宵夜

D2魅力南澳主题:启航广场(南澳大桥)——田仔地质公园——海丝广场——展南亭——赤石湾(十里银滩)——宋井——青澳湾——金银岛——总兵府——古城公园——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D3海港风情主题:潮海关钟楼(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汕头邮政总局旧址(汕头开埠邮局陈列馆)——老妈宫戏台(汕头埠民俗文化展示馆)——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汕头人民广场

厦门黄金线路

厦门的大海和闽南沿海的另外两座城市完全不同。泉州的大海磅礴,每一个海浪都充满拼搏;漳州的大海满含古老韵味;而厦门的大海,每一朵浪花都是优雅淡定的。

厦门234公里海岸线滨海风光旖旎,拥有繁花锦簇的浪漫。这个文艺与复古并存的城市,有闽南的红砖瓦厝金和欧式风格洋房,是文艺青年们“盖章”的文艺范城市。

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小岛汇集了菽庄花园、日光岩、皓月园等景点。厦门环岛路是中国最美的环海公路之一,沿海而建,是从厦门大学到会展中心的一段海岸,被称为“黄金海岸线”。沙坡尾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斑驳的旧石板路,空中偶有几只白鹭展翅飞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