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经典语录100句(荣格自传我的一生)

文丨十里荷塘秋水长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出生于瑞士图尔高州凯斯威尔,毕业于巴赛尔大学,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

人格整体论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荣格把心灵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灵是一个先在性的概念,与精神和灵魂相等。心灵是人的一切软件内容的全体,如思维、情感、行动等一切意识到的,一切潜意识的内容。人格的原始统—性和先在整体性,不仅在理论上追求心灵整体综合,而且在临床上要求恢复人格完整。因此分析心理学的方法论实质上是一种整体论。

荣格无疑是个伟大的人,尤其在创立一个心理学派方面,荣格可以被人们看成是一面旗帜,他曾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得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之后又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在1961年病逝于瑞士。

荣格不是一个爱写自己往事的人,但是这本《荣格自传》在终于得到荣格本人首肯之后,由一些助手做辅助工作,荣格本人用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在耄耋之年,还亲自执笔书写了好几章的主要内容,也充分展示了荣格不仅是“一位灵魂及其潜在奥秘的探索者”,更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学术研究者。

荣格经典语录100句(荣格自传我的一生)(1)

荣格自己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写到:“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一切均竭力于外显化,连人格都力图从无意识状态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完整的体验。”

荣格经典语录100句(荣格自传我的一生)(2)

01荣格的学术建树我们应该作何评价

在荣格看来,人格系统主要有四种原型:

  • 人格面具指人格最外层的那种掩饰真我的假象,总是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与其真正人格并不一致。
  • 阿尼玛(或阴性基质)指男人身上只有的女性基本特质或特征,当阿尼玛高度聚集时,它可使男子变得容易激动、忧郁等。
  • 阿尼姆斯(或阳性基质)指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基本特质,当阿尼姆斯高度聚集时,则会让女性具有攻击性、追求权力等。
  • 阴影(或阴暗自我)人格的最内层,具有兽性的低级的种族遗传,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

荣格经典语录100句(荣格自传我的一生)(3)

荣格自己认为童年的成长对于自己的日后一生至关重要,或者说童年的秘密是每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和他自己的经历和长成基本一致。

荣格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心灵的真实性”,而这些就不可避免地带着童年的痕迹。荣格认为人格动力会推动人格的发展,心灵的能量来自于外界或身体,然而一旦外界能量转化为心灵的能量,就会由心灵来决定其使用。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性本能。”

荣格的许多观点对他以后的心理学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对弗洛姆产生影响,后者在以后的研究中提出了“社会潜意识”。再如他对人格类型的划分,在拓展心理类型学方面作了一大贡献。他所提出的内倾-外倾的划分方法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至今仍是划分人格的主要依据之一。也因此,荣格因为对于心理学极大的贡献,被看成为心理学的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02荣格的童年、少年时期对自己的人格养成的意义和贡献

荣格写到自己童年时期和父母住在洛封城堡里,那是1875年,自己还只是个小婴儿。后来荣格还说到自己早期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这一阶段的零碎、没有什么关联的画面,然而这些画面的美感和特殊的气味荣格还是有着很深的印象。

幼小的荣格记得母亲曾经和父亲正式分居了,还在医院里度过了几个月。荣格隐隐觉得母亲的病大概和父母的婚姻状况有关。还有一个年轻美丽的金发女子曾经带着小荣格在城堡附近的瀑布下玩。后来再见到这个女子,荣格已经21岁,这个女子成为了他的继母。

3、4岁时的小男孩荣格对于黑暗、杀猪和死人事件似乎都很感兴趣或者说是很敏感,母亲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不会觉得恐怖、惊骇和血腥呢?而且荣格也不止一次出现过意外,长大后他分析自己或许在无意识层面上有过自杀的倾向。

荣格经典语录100句(荣格自传我的一生)(4)

中学时期的荣格,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第二人格”的存在。9岁时,荣格有了个妹妹,这个事实让当时的他很震惊,因为不明白孩子从哪里来的,又不敢光明正大地问父母,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妹妹的刚出生时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荣格还回忆到一件事就是自己曾被别的小孩推倒在地,那时的他差不多是12岁,他的头狠狠地撞在路缘石上,但是在被撞失去意识之前的清晰念头是“从现在起,你再也不用上学了”,因此,这件事情过去了很久,一旦到紧张的时候他就会昏厥症发作,直到他听到别人说到对他长大后无法谋生的设想,荣格忽然间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后来他靠自己的意志战胜了昏厥症,这个症状再也没有出现了,荣格顺利重返学校继续学业,这下子,他明白了什么是神经症。

你看,荣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到了很多关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某些微妙的变异带来的反应,他开始了对自己灵魂深处的探秘。这样的历程持续到了他长大后成为精神病学医师,并且开始将自己的研究拓展到了向他求助的病人身上。

03那些病人的真实经历都告诉了荣格关于人类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一些奥秘

荣格在读书时开始探究一些人格方面的秘密,老师不太能接受,但是荣格自己非常欣喜,感觉自己正走向一条新的道路开始自己的研究。

后来遇到的几个病人,在某种程度上让荣格对自己的研究加深了自信,也找到了更多的事实上的论据来总结相对应的理论基础。其中一个年轻的女性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医生最初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但是荣格觉得不太对。他试着用联想性实验的方法和这位女患者探讨了她的梦境,在她的无意识层面上获得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远离这位女性很年轻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富有的实业家之子,这位女子相貌出众,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获得这个先生的青睐,却没有收到任何信息表明他对她有兴趣,这个女子以为自己没有机会了,就嫁给了另一位男人。五年后,一个朋友来访,已经有儿有女的她才知道自己当年的结婚消息打击了那个她原本爱着的年轻先生。

她因此抑郁症开始发作并且因为在给孩子洗澡时没能及时制止女儿吮吸海绵里的洗澡水,孩子后来得了伤寒症死去了,她作为母亲,抑郁症就发作得更厉害。身体层面,其实这个女性非常健康,但是潜意识里,她是个“杀人犯”,这个谁也不敢提的事实,反而让她更容易逃避在这个病症的壳里继续浑浑噩噩,荣格决定冒一次险,挑明这件事,结果是虽然这位女性离开医院时心理负担极重,但是她的病确实得到了治愈。

还有个女病人,她想嫁给自己朋友的丈夫,就昧着良心借着自己是医生之便毒死了自己的那位朋友,并且后来如愿嫁给了这为朋友的丈夫,但是虽然谋杀没有被人发现,她的生活也很不容易。首先这个丈夫很快就过世了,然后他们俩所生的女儿和她的关系非常糟糕,一待成年立刻结婚离开了她,她喜欢的马匹也都躲着她,她只得放弃骑马,然后宠爱的狗也瘫痪了,所有的生活都是一团糟。她来找荣格治病时说出了折磨了她20年之久的往事,但是即便如此,她最终还是自杀了。

还有一些怪异的病人,追本溯源,荣格发现每个人的奇怪的病症背后都有着一个凄惨或者悲伤的故事。这些病人的经历也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荣格自己的系统的心理学说的形成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可以说,这本《荣格自传》非常细致地帮我们认识到了荣格为什么会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为什么是荣格,这些学说形成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荣格会和弗洛伊德的学说之间有着如此大的差异,不同人格的存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厚厚的将近500页码的《荣格自传》是一本很值得细读的传记类的书籍,推荐给喜欢探究学说学派形成的传记类文学的小伙伴,目前的世界读书日刚过去,平台上的促销活动是这本书原价88元,现价57.2元,打了65折,非常值得入手哦!#晒书季##好书奇遇季#

推荐阅读:

从囤积症到断舍离: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究竟有多难

《情绪勒索》丨认清楚心理界限,学习如何摆脱“情绪勒索”困境

重新定义心理治疗丨个人或许无法突破“原生家庭”,但一家人可以

消失的云中村和那段记忆:《云中记》构筑的情感和心理世界

《沉默的羔羊》丨为什么能在奥斯卡上同时斩获五大奖的殊荣

《掌控精力》:学习如何让自己不疲惫的身心管理术,做事卓有成效

《如何停止不开心》丨接纳情绪善待自己,用专业的手法停止不开心

看王磊悬疑推理小说《线索》是如何将众人一步步带入“迷宫”的

《穿心莲》:促使我们审视自己原生家庭和生活状态的良心之作

《暗夜与黎明》|只要坚持内心的原则,就能活得纯粹而快意

《目光》丨看医者仁心的陶勇医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