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1)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新版《红星照耀中国》推出,至2018年2月,在该书中文版诞生整整80年之际,20个月内加印31次,发行300万册,一年内发货码洋达1亿元,一本书就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盈利2000多万元。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2)

这样的销售奇迹,不用多说什么了吧。正应验了我爱说的那句:时间和读者,是文学艺术最高的评委。

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英文初版《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3)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从延安回到美国后写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也可以说是热情洋溢、文笔清新、感人甚深的报告文学集。以后,此书以近20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传遍了世界,成为经久不衰的著名的畅销书。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4)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这本我买过两次、看过无数遍的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亲身前往、亲自访问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所见所闻的真实记录。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5)

书中,埃德加·斯诺以娓娓动人的笔调,向当时红色中国之外几乎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中国革命的全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几位中国革命的红色领袖既厚朴亲切又栩栩如生,既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又饱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此书一出,轰动世界,中国共产党人,从此不一样——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6)

这是我18年前买的书了,原价98元的书,不到20元拿下,心中多的是欣喜。十几年来,常常翻看,所得甚多。今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43周年的日子,又翻出来看。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7)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陈晋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逝者如斯,43年后的今天,中国早已“天翻地覆慨而慷”,缅怀伟人,摘录其中《红星照耀中国》部分,以飨读者。

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早晚我到地里干活。白天我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我的国文教员是主张严格对待学生的。

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8)

我继续读中国旧小说和故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之久,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是让农民替他们种田。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9)

(我) 订立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读书。我非常认真地坚持执行这个计划。我认为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对我是极有价值的。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我仅仅休息片刻,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餐。我每天在图书馆里一直阅读到闭馆的时候。

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很多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在图书馆里我第一次看到并以很大的兴趣学习了一幅世界地图。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斯·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学习俄、美、英、法等国的历史地理的同时,也穿插阅读了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

埃德加斯诺基本作品(梅影书香)(10)

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的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我在他的影响之下,读了蔡元培翻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我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那时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扬我的那篇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

——摘自毛泽东 1936 年在保安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

文章来源:《开明视点》微公号

作者:吴梅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