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袋降解难度大(限塑之探访真假难辨)

“你要的这种塑料袋需要定做,你要多少?着急的话肯定来不及。”1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以商家身份对北京岳各庄批发市场进行实地探访发现,受制于上游产能不足、假期临近、疫情影响等因素,这里几乎买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降解塑料袋。传导到下游零售业态,部分门店也反映可降解塑料袋“一袋难求”。

而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商超、便利店、餐饮、烘焙、批发市场等实地收集到的15款标称“可降解”的塑料袋中,有4款使用了非生物降解塑材成分;在11款“生物降解”塑料袋中,有8款印有《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中的“双j”标识。由于缺乏统一的强制标准,可降解塑料袋执行的标准五花八门。对于什么材质和工艺是“合规”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和批发商也说法不一。

据业内权威人士解答,目前符合国标GB/T 20197-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规定的生物分解塑料、热氧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和可堆肥塑料都是可降解塑料。但从“限塑令”的出发点来讲,更推荐全生物降解塑料袋。

批发市场“一袋难求”

岳各庄批发市场主营环保餐具、塑料制品的商户集中在鲜肉厅3的二楼,探访当日,整个大厅客流稀少。面对新京报记者手中拿着的“生物降解塑料袋”样品,受访商家均表示没有现货,新客需要向厂家“排队”定制,一些订单甚至要等到年后才能出货。

一次性塑料袋降解难度大(限塑之探访真假难辨)(1)

岳各庄批发市场。

一位商户表示,“我都订了一个月了,货还没来,现在厂家都不接单了。”还有商户称,其工厂位于河北,由于疫情特殊时期,物流车辆无法顺利进京,“原来定制塑料袋的话一个星期就能搞定,现在保证不了时间,物流进不来,需要排队检查。”

“疫情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从事塑料制品生意近20年的崔先生称,“‘限塑令’出台后,用可降解塑料袋的人多了,原材料价格一个劲儿涨,还买不到。降解料没那么多,厂家也就生产不了那么多塑料袋,导致供不应求。”

这一点也得到上游生产厂家的证实。安徽一家环保包装材料公司人员表示,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原材料供不应求,“每年就生产那么多”,近期公司一些杭州、上海客户的订单要等到1-2个月后才能交货。“生物降解原材料的价格将近2.8万元、2.9万元一吨,算上4000元生产损耗,生产1吨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成本要3万多元。而普通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成本只要9000多元。”

上游原材料的供应紧张,需求的突然暴增,也导致下游零售行业降解塑料袋短缺。在新京报记者1月11日的走访过程中,北京稻香村崇文门新世界百货超市店的店员称,公司正在定制可降解塑料手提袋,顾客如有需要,只能购买超市售卖的塑料袋。面包新语北京国瑞店的店员称,店内现无塑料袋可销售;便利蜂幸福大街店当日下午只有小号生物降解塑料袋可售,店员称公司正在加紧备货其他型号的塑料袋,但厂家供货紧张。

4款塑料袋为非生物降解

根据北京市“限塑10条”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零售业门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为了解目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新京报记者自1月5日起对北京市部分商超、便利店、餐饮企业、烘焙门店、批发市场进行实地走访,结合线上买菜、外卖等业态,收集到15款标称“可降解”的塑料袋。

在这15款塑料袋中,仅标称“降解”或“可降解”的有3款;标称“生物降解”的共计12款,其中有8款印有“双j”标识,意味着其执行的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20年9月发布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

一次性塑料袋降解难度大(限塑之探访真假难辨)(2)

永辉超市销售的带有“双j”标识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袋。

《指南》规定,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环境、海水环境、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或厌氧消化条件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如微生物死体等)的塑料。如执行该《指南》,可降解塑料制品上应有“双j”图形标识,且会标明“可土壤降解、可堆肥化降解、海洋环境降解、淡水环境降解、污泥消化、高固态消化”中的一种或几种降解条件。

由于该《指南》并非强制性标准,因此市面上很多在售的标称可降解的塑料袋没有上述标识。不过,消费者还可通过塑料袋的材质来判断。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曾在近期发文提醒,目前市面上真正的生物降解塑料材质通常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或是PLA PBAT 淀粉(St)。如果产品材质含聚丙烯(PP)、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请直接移出购物车”。

依照这一提示,上述15款“可降解”塑料袋中,有4款使用了非生物降解塑材成分,分别是:义利幸福大街店销售的“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材质为(PE-HD)-D2W1,执行标准为Q/HZH02;面包新语北京国瑞店销售的“降解塑料购物袋”,材质为PE-HD,执行标准为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岳各庄批发市场商户北京迈德嘉汇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降解塑料购物袋”,材质为PE-D2W,执行标准为Q/HY03-2020;岳各庄批发市场商户北京天彩丰盈商贸中心销售的“生物可降解购物袋”,材质为PE-HD,执行标准为GB/T 21661《塑料购物袋》。

一次性塑料袋降解难度大(限塑之探访真假难辨)(3)

与这4款塑料袋相比,其他11款标称“生物降解”的塑料袋使用的材质多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提示范围内。其中,采用PBAT PLA St材料的产品最多,达6款。

小厂现“鱼目混珠”乱象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生物降解塑料袋是否都能达标?其他工艺、材质的可降解塑料袋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对此,不同地区对“可降解”塑料袋的要求并不一致,商家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1月6日,新京报记者以商家身份咨询面包新语上述塑料袋生产厂商,对方表示,其相关塑料袋使用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但在其中添加了部分可分解成分,不是完全的可降解塑料袋,不能满足“限塑令”要求。目前,面包新语已责令北京门店整改。

在1月12日的探访中,北京岳各庄批发市场一名商户向新京报记者推荐了一款“生物可降解购物袋”,但该塑料袋在手感和外观上与带有“双j”标志的生物降解塑料袋有明显差异,使用的材质为PE-HD,即高密度聚乙烯。价格上,该塑料袋批发价为10元/50个,折合成单价为0.2元/个,与其他生物降解塑料袋厂家给出的0.3元-0.8元/个的报价差距较大。

一次性塑料袋降解难度大(限塑之探访真假难辨)(4)

岳各庄批发市场商户销售的非可降解塑料袋。

当新京报记者对材质提出疑问时,该商户解释称,其所售的这款塑料袋虽然标称“生物可降解”,“但跟纯生物降解不一样”,没有带有“双j”标识的袋子正规,“应付检查不行,你得买纯生物降解的”。该商户同时对记者手中另一款标称材质为(PE-HD)-D2W1的“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进行辨别称,“这个也是半降解的,较真的话检查过不了。”

岳各庄批发市场另一商户称,其所售的“降解塑料袋”虽为PE-D2W材质,但能达到半年降解率80%的水平,并可以提供生产厂家资质和产品检测报告。对于新京报记者手中其他塑料袋能否“达标”,该商户坦言,业内人士凭肉眼、手感也很难辨别。

一次性塑料袋降解难度大(限塑之探访真假难辨)(5)

岳各庄批发市场一商户销售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经证实为非生物降解塑料袋。

河北一家塑料包装企业负责人表示,其生产的(PE-HD)-D2W1材质“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工艺是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添加降解颗粒,在特定环境下可达到降解要求。“生物降解材质的降解级别最高,效果更好,但推广使用需要一个过程,目前‘限塑令’并没有明确是生物降解还是添加降解。”

不过据上述安徽环保包装材料公司人员透露,从其各地客户要求来看,海南地区对“限塑令”要求较为严格,企业使用的多是生物降解塑料袋。上海、杭州几个客户近期定制的也是生物降解塑料袋,“更保险一些”。

上述河北塑料包装企业负责人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市面上确实存在假可降解塑料袋鱼目混珠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一些不规范的小厂。“这类塑料袋很便宜,印上‘可降解’,但实际没有添加降解成分,或者添加得少。很多小厂要求现款现做,不会在袋子上印上厂家信息,一旦检查出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现在也有不少客户找我们做便宜袋子,冒充可降解,但我们都拒单了。可降解塑料袋给到客户,他的成本较普通塑料袋差30%、40%,但我们利润仅差了10%。大客户每年会对我们进行年审,年审过不了就不合作了,没必要为这点利润影响我们与大客户的关系。”该负责人说。

业内推荐使用生物降解塑料

对于如何辨认“合格”可降解塑料袋,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占杰认为,要以指标为导向,不能仅从外观、材质来对降解塑料袋做简单判断。判断依据可参考《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对生物降解率、降解时间、降解方式,分解后剩余物质,以及重金属含量等均有限定,“《指南》应该是一个相对基础的要求。”

《指南》规定,可降解塑料产品的生物降解率不能小于90%;重金属及特定元素(铅、砷、铬、钴、镉、锌、汞、氟等)含量需要符合标准要求。一些可堆肥塑料的产品标准,如GB/T 28206-2011《可堆肥塑料技术要求》,还对生态毒性有要求。

另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资料,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降解塑料包含很多种类型,技术路线也在不断发展中。目前,市场上技术路线较为成熟、产业链基础较好、标准检测体系较为完备的主要是全生物降解塑料。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主任、教授级高工刘峻回复新京报记者称,现行的GB/T 20197-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将可降解塑料分为生物分解塑料、热氧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和可堆肥塑料(以下合称“4种降解塑料”)。就目前来说,GB/T 20197-2006现行有效,符合该标准所要求的4种降解塑料都是可降解塑料袋。

不过刘峻提示,修订中的降解塑料《要求》删除了热氧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的性能要求。材质为PE-D2W、(PE-HD)-D2W1的塑料袋是典型的氧化降解塑料袋,但其降解过程只是大的变小,小的变碎,最后变成肉眼看不见的颗粒,不仅不利于塑料的回收利用和清理,碎片化的塑料进入到环境中将产生更大的危害。因此从“限塑令”的出发点来讲,不推荐使用此类型的降解购物袋。而PE-HD不在生物可降解塑料范围内,即使添加了可降解成分,也不是生物可降解购物袋。

“我们现在提到的可降解塑料都是生物降解、全降解塑料。”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塑协降解专委会秘书长翁云宣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前一些厂家用“聚乙烯 石灰粉”或掺面粉冒充可降解塑料,这种塑料裂解后危害更大。所谓生物降解材料包括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纤维素、淀粉、纸等,也包括生物合成或化学合成得到的生物降解塑料等。

尚无强制性统一标准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生物降解材料处于产业发展前期阶段,现有产业规模小且分散。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占杰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塑料行业每年大致有1.3亿吨生产量,但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充其量100余万吨,主要用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上,在行业内依然占比很小。

王占杰称,目前对降解塑料产业持观望态度的企业,担心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价格成本、市场价格承受能力、降解塑料制品使用功能、政府补贴政策等。注重品质的企业还担心标准不一,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可降解塑料袋并无强制性的统一标准。常见的产品标准有GB/T 38082-2019《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GB/T 18006.3-2020《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T28018-2011《生物分解塑料垃圾袋》等。还有一些产品使用GB/T 21661-2008《塑料购物袋》、GB 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或企业标准。

新京报记者收集到的15款“可降解塑料袋”中,有10款采用GB/T 38082-2019标准,2款采用GB/T21661-2008标准,1款采用GB4806.7-2016标准,还有2款分别采用了企业标准。

此外,即便是行业内较为公认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目前也存在认证规范问题,如“双j”标识谁能使用、如何认证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是否需要强制性标准,王占杰认为,有国标会更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正是国标出台前的一个过渡性产物。“标准是一个基础,不能指望强制性标准解决所有问题,关键在于执行。”

刘峻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制性标准是指为保障人体的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如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推出要慎重。“目前塑料污染治理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已经推出很多标准,后续应该会有更多标准和配套的政策。国家态度是明确的,相信随着产业推进会不断改善。”

新京报记者 郭铁 王思炀 摄影 郭铁 制图 许骁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来源:新京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