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岸阔催人进奋楫扬帆启新程(居高声远聚英才)
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
居高声远聚英才 乘风扬帆“郑”当时
北龙湖畔,波光如鳞。嵩山实验室主体建设工地上,一天一个样儿。漫步于中原科技城,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生机勃勃的面孔。
高新区内,车水马龙。春节假期刚过,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早已忙碌起来,在这里,可以仅用1个月就能完成专业基因机构6个月的工作量。
无限生机的背后,是“青春郑州”的显现;科技成果的背后,是“活力郑州”的彰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河南省委、省政府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郑州紧紧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人才高地,一系列措施下,推动了全市人才数量、质量“双跃升”。
资料图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引才 汇聚八方贤士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创新人才。”在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上,省委书记楼阳生向海内外科学家和杰出青年学子发出诚挚邀请。
“我们愿积极当好‘店小二’,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着力解决好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科研院所、平台企业等遇到的困难问题,形成科技创新驱动郑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在会见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代表时,话语恳切。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郑州市委组织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抢抓全省上下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有利契机,紧紧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人才高地,坚持聚焦高端人才、豫籍人才、海外人才、青年人才,持续实施郑州人才计划和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深化推进“双招双引”,全方位支持、保障、激励、服务、帮助人才,推动全市人才数量、质量“双跃升”。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01.6万人,累计认定支持高层次人才566人,支持五批创新创业团队项目450个,支持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651名,培养储备应用型大数据人才3.2万人,培育优秀企业家1082名,为13万名青年人才发放生活补贴,为2.5万名青年人才发放首次购房补贴。2022年引进高校毕业生21.4万名,其中海外优秀青年人才1355名。
资料图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留才 优化发展环境
“没有顶天的那种豪情壮志,就不可能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东西。”中国工程院院士、嵩山实验室主任邬江兴不止一次对郑州的人才政策表示肯定。他总是说,他们将着力做优做强嵩山实验室,充分发挥人才平台作用,吸引更多高层人才及豫籍人才回流,努力转化形成高水平、自主自强的科研成果,助力郑州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
择一城创业,考量的是宜业的“硬条件”;选一城生活,中意的是宜居的“软环境”。
郑州,持续为人才构建良好的发展生活环境。
解决人才居住问题——根据河南省委“郑州市2年时间筹建40万套(间)人才公寓”目标要求,协调推进人才公寓建设配租和青年人才驿站筹建工作。目前,已盘活存量房源用于人才公寓14.98万套(间),计划再收购5万套(间)。筹建青年人才驿站45个、床位5401张。
做好人才“办事”问题——启动郑州人才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持续深化人才工作“一件事”改革,推行奖励补贴、项目申报、生活服务等事项一站式办结,累计办理人才业务4万余件,人才好评率99.5%以上。完善人才专窗、绿色通道、服务专员制度,落实户口迁入、柔性引进、绿色通道、医疗保健、配偶就业、签证居留等政策,积极协调解决郑州大学、省科学院、中国电科27所、郑州三磨所、超聚变数字公司等重点平台人才支持需求,“一企一策”研究提出具体方案。
强化人才政治保障——加强对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分板块构建重点联系服务人才数据库。举办高层次人才端午节座谈会,聘任施一公院士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特聘科技顾问。组织优秀人才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谈体会、说打算,引导广大人才增强担当意识和奋斗动力,将增人数与得人心并重;向创新发展前沿对标对表,在深圳改革开放学院组织高层次人才专题培训,凝聚人才主动融入“十大战略”行动,在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加强先进典型选树,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3名专家人才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才代表。
用才 引领转型跨越
英才聚,企业兴。一个又一个人才引领企业发展的传奇在中原大地不断上演,成为一段段佳话。
有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背景的程伯群,是安徽人,之前工作地是北京,后来,被郑州的人才政策吸引,双方一拍即合,当年年底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在郑州揭牌,他便成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长。
李海峰,中美国际创业港引进的首批创业者,创立了一家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医疗器械公司。为了让他们尽快步入正轨,郑州市相关部门提供了资金、政策上的帮助和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公司拥有专利31项。
林鸿,2006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9年初,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他带着国际顶尖技术和团队一起从北京来到郑州,开展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量时空精准测量研究。“来之前确实有顾虑,来之后发现所有顾虑都是多余的。”林不论是团队的默契、快捷的交通、惬意的生态、和谐的人文都让他收获了意外之喜。
同样的,2022年,郑州诞生了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两家独角兽企业,实现了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同一年,郑州元宇宙产业园开工兴建,为各级各类高端人才加速集聚郑州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资料图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承载厚望的中原科技城,建成以来成绩斐然。我市以中原科技城为引领,加快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三合一”融合,推动七大功能片区联动成势,强化人才服务等六大体系支撑,着力把中原科技城打造成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城市先导区、创新发展综合改革示范区和要素市场改革先导区。
仅仅去年一年,郑州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6年发展,已培育、集聚了全省60%的国家级创新平台、61%的高新技术企业和8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点连线,由线扩面,一大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载体布局中原,推动郑州加速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为赢得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创新创业团队,催生高科技创新企业,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的不断“加盟”、创业创新型项目的不断入驻,让郑州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癸卯兔年伊始,郑州,将继续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引才聚才,用求贤若渴的心态重才用才,用筑巢引凤的实招留才育才,以人才优势赢得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致力谱写聚智引才、推动郑州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记者 李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