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错杀袁崇焕到最后后悔了吗(袁崇焕身为明末的著名将领)

袁崇焕(1584年—1630年),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身肩担负抵御清军重任的明末著名将领,他最后竟然被崇祯凌迟处死。他最大的争议在于有人认为他死得其所,怀疑他勾结皇太极出卖大明王朝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贼。

崇祯错杀袁崇焕到最后后悔了吗(袁崇焕身为明末的著名将领)(1)

袁崇焕画像插图

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精忠报国的英雄却被无端误解,被独断专行的崇祯和明朝那些无事生非的文官们给害死了,他的冤情甚至可以与岳飞相比。今天我们撇开他的功过不说,就去讨论一下他到底犯下了什么致命的错误?

袁崇焕在武将不愿去镇守边关时,自告奋勇去接受这份苦差事

《明史·袁崇焕传》:天启二年正月,朝觐在都,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

袁崇焕并非是正儿八经的武将出身,他是地道的文官出身。在努尔哈赤经常进犯大明王朝边关时,明朝的将领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边关任职。镇守边关本来就是一个苦差事,但武将们更害怕因守不好边关城池而受到朝廷的处罚。

崇祯错杀袁崇焕到最后后悔了吗(袁崇焕身为明末的著名将领)(2)

袁崇焕剧照

这个时候,袁崇焕却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要求前去辽东边关任职。自从朝廷委任他镇守边关后,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他在与清军的交战中接连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并用红衣大炮把努尔哈赤给击伤了。当时由于魏忠贤专权,虽然袁崇焕显露出了他的军事才能,但后来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于是他愤而辞官回乡。

袁崇焕犯下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杀了一个对清军有牵制作用的毛文龙

《明史·袁崇焕传》:崇焕叱之曰:“文龙一布衣尔,官极品,满门封廕,足酬劳,何悖逆如是!”乃顿首请旨曰:“臣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

崇祯皇帝上台后,魏忠贤被杀,袁崇焕重新得到重用,崇祯皇帝对他委以重任,并御赐尚方宝剑给他,壮志豪情的袁崇焕也对崇祯胯下海口:“5年之内平定辽东”。

崇祯错杀袁崇焕到最后后悔了吗(袁崇焕身为明末的著名将领)(3)

袁崇焕画像插图

袁崇焕到辽东后就干了一件对明朝极其不利的事,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私自杀了一个对抗清非常重要的人物毛文龙。毛文龙是皮岛的守将,因为皮岛在后金的后方,时刻牵制着后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皇太极对这个毛文龙恨得牙痒痒。

皮岛在毛文龙的经营之下,犹如铁桶一般,自从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之后,皮岛没多久就换了主人,直到如今因为种种原因,皮岛都还没有被收回来,就凭这一点观景认为袁崇焕确实是犯了大错。杀毛文龙也是袁崇焕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崇祯错杀袁崇焕到最后后悔了吗(袁崇焕身为明末的著名将领)(4)

袁崇焕剧照

此后袁崇焕还犯下了三个致命的错误

  • 第一个错误是不听调遣

当皇太极在攻击北京的过程中,袁崇焕的恩师,兵部尚书孙承宗命令袁崇焕在北京西北的昌平、三河一带驻防阻击皇太极,不能放他靠近北京城。袁崇焕接到老师的命令后到底是如何做的呢?

当时他并没有接受调遣,而是大摇大摆地跟在皇太极所率领的清军后面,任由他们在前面烧杀抢掠。袁崇焕认为让皇太极靠近北京城下之后,他再发起冲击,利用北京城坚固的城墙以及自己强大的火力前后夹击给予皇太极重创。

崇祯错杀袁崇焕到最后后悔了吗(袁崇焕身为明末的著名将领)(5)

袁崇焕剧照

  • 第二个错误是私自作决定,没有请示上级

袁崇焕自认为他的这个计划很完美,但是他却没有向孙承宗或者崇祯皇帝做过汇报,就私自决定了下来。袁崇焕当时的职位只是个蓟辽督师,级别等同于现在的方面军司令员,按照明朝的规定是没有决策权的。在封建社会里这属于僭越,这可是个大罪,严重的可以谋反罪论处。

  • 第三个错误是私自调兵

袁崇焕当时完全没有按照孙承宗的部署,而是把数万大军直接拉到了北京城下,这里面还有当时非常精锐的关宁铁骑。在古代私自带兵至京城之下这是皇家大忌,这也是后来袁崇焕被怀疑谋反的重要依据之一。

崇祯错杀袁崇焕到最后后悔了吗(袁崇焕身为明末的著名将领)(6)

袁崇焕雕塑

结束语:

观景从历史资料上的依据来分析,袁崇焕当时叛变的可能不大,但他后来因为狂妄自大加上一系列错误的操作,这才给自己挖了一个超级大坑,而崇祯皇帝只不过是那个埋土之人而已。要说袁崇焕对明朝最大的破坏就是杀了毛文龙,让皇太极失去掣肘,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放手对付大厦即将倾倒的明朝。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他还让皮岛丢失,离开祖国怀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