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萝卜的秘密(那个被生活百般折磨的黑孩)

红萝卜的秘密(那个被生活百般折磨的黑孩)(1)

01

很多莫言的朋友对他说,《透明的红萝卜》是他最好的小说。对此莫言不反驳,也不认同,但他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他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上这样描写《透明的红萝卜》里的黑孩:

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色,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黑孩何德何能成为莫言笔下所有人物角色的领头人?

02

《透明的红萝卜》里的黑孩,是一个奇特的小男孩。他不像《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丰神俊朗,受万千宠爱。他也不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他倒是有一点像《活着》里面的福贵,但还是不像的地方居多。

看这样一部小说,其实内心是沉重的。虽然之前已经看过几次,按道理来说,阅读起来应该是很顺畅的。

实际上,今晚看这部小说,中断了好几次,才慢慢把它看完。

黑孩第一次出场,是人民公社时代的队长,召集村民们去完成一个加宽村里的一个堤坝的工程。他看到黑孩是这样的情形:

墙角上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孩子赤着脚,光着脊梁,穿一条又肥又长的白底带绿条条的大裤头子,裤头上染着一块块的污渍,有的象草的汁液,有的象干结的鼻血。裤头的下沿齐着膝盖。孩子的小腿上布满了闪亮的小疤点。

黑孩的父亲三年没在家,他的后妈对他很不好,经常虐待他。在寒冷的冬天,他也不穿衣服,光着上身,赤脚。裤头上干了的血渍,就是后妈打骂他的证据。

队长骂了黑孩几句。

孩子不说话,只是把两只又黑又亮的眼睛直盯着队长看。他的头很大脖子细长,挑着这样一个大脑袋显得随时都有压折的危险。

小说里面经常描写黑孩两只“又黑又亮”的眼睛,这是他身上唯一有生气的部位。他走路都不稳,精神有点呆,可能是因为后妈的虐待,伤了脑袋。不是哑巴,但从来都不说一句话。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是最贴近莫言灵魂的角色。

红萝卜的秘密(那个被生活百般折磨的黑孩)(2)

03

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他会发生一些什么的经历呢?这样的一个生活苦难,精神苦闷的人,他会有什么样的内心追求?

黑孩跟着同村的小石匠去修堤坝,他和一群女人一起负责把石头敲碎。其中一个叫菊子的女孩对他表现了特别的关爱,让他感受到了一丝的温暖。

因为黑孩精神不集中,又或者是没吃饱没力气,他把自己的手指头砸碎了。没办法在工地上干活。

队长安排他到铁匠炉上拉风箱,独眼的小铁匠虽然常常对他恶言恶语,但却是最真诚的一个人。

菊子看到黑孩拉风箱,实在是太苦了,想要硬拉着他走。黑孩不愿意,咬上了菊子,挣脱了,继续留在铁匠炉那边拉风箱。大概是因为他没有衣服,只有在铁匠炉旁边才是最温暖的。

这里可能也说明了菊子虽然可怜他,表面上似乎关心他,但实际上并不知道他想要什么。而小铁匠虽然凶巴巴的,但却是知道黑孩其实需要一件保暖的衣服,或者一个温暖的地方。

小说里面写到,小铁匠让黑孩去偷萝卜,烤熟了吃。其中对烤熟的萝卜有一段非常神异的描写。

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美丽的图画:光滑的铁砧子。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象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象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

这个透明的红萝卜究竟意味着什么?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含义。这个透明的红萝卜,是黑孩梦寐以求的东西。比如菊子的善良和关爱,比如说小铁匠的真诚火热,比如说老铁匠给他的稳如泰山的安全感……

后来,老铁匠走了。

再后来,小铁匠和小石匠因为矛盾打了起来,混乱当中菊子和黑孩也过去帮忙,结果造成菊子瞎了一只眼睛。

从此,黑孩失去了菊子的关爱。而小铁匠可能是因为内疚,整天喝酒度日,浑浑噩噩。

最后,黑孩穿上了保暖的衣服。他还是想找到那天晚上那个透明的红萝卜,把别人为长成的萝卜都挖了出来,没有找到。

而他则被生产队长抓住,剥光了衣服,他一丝不挂地跑了,如鱼入大海。

这就是故事全部。

红萝卜的秘密(那个被生活百般折磨的黑孩)(3)

04

作者赋予了黑孩“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去寻找生命中的“透明的红萝卜”。

而“透明的红萝卜”则可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一切美好的集合体,这些美好可能包括善良、真诚、安全感、满足、温暖……这些美好在人们感受痛苦的时候提供安慰,鼓励人们更好地活着。

作者在诺奖的获奖演讲中一开始就提到他已经去世的母亲,母亲一生都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一点深刻影响了作者。

善良指引作者一路前行,就像那个神异的“透明的红萝卜”。

黑孩的痛苦即作者的痛苦,黑孩的寂寞即作者的寂寞。

作者小的时候有个类似的黑孩的经历。他在获奖演讲里这样说: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他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

作者也认为自己和黑孩一样,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他,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他。

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想,“透明的红萝卜”很多时候就是善良的化身,是一切美好的化身。

黑孩就是那个执着追求“透明的红萝卜”的代表人物。

黑孩代表了作者莫言。莫言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辍学没有完成系统学习的作家。饱受贫穷的折磨,还遭受同行的冷眼。但他始终追求内心的“透明的红萝卜”。

黑孩是边缘人物的代表。这些边缘人物不被社会主流关注,但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且无处宣泄。

这些边缘人物可能是农民或者农民工,也可能是各个领域的底层人物。但愿他们都有自己的“透明的红萝卜”。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作者:阅悦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