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1)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去年年中发布,报告研究对象为2019届、2016届以及2015届毕业的普通高校大学生,他们分别已经毕业了半年,三年和五年。

在报告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近五年选择升学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5届的13.5%上升到2019年的15.2%。这个趋势甚至也出现在高职毕业生群体中,2015年的高职毕业生有4.7%的人选择继续读本科,在201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7.6%。

进入2021年第一季度的尾声,陕西各大高校也陆续发布了自己的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里的本科生们倾向继续读书的趋势,也同样出现在了陕西省内的众多高校中。甚至,本地选择升学的本科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平均水平。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2)

01

2020年全省毕业生院校共100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8所(标记为A的院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11所(标记为B的院校)。除此之外,还有公办普通本科院校16所(标记为C的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与独立院校20所,公办职高(专科)院校29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9所,这四类院校碍于篇幅原因,不在下面展示。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3)

■ 数据来源: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20年,陕西共有168445名本科生毕业,33265名硕士研究生毕业,2421名博士研究生毕业。陕西双一流高校毕业本科生占全省本科毕业生的18.3%,硕士研究生毕业占全省毕业人数的60.47%,超过了一半,博士毕业生占全省博士的80.2%。陕西除本科生外的高学历毕业生大部分出现在了本省双一流院校中。

硕博出培养人数最多的还是西安交通大学,尤以博士737人占据了全省高校博士毕业生总数的30.44%,比第二名西北工业大学高出了11%。其次,西安交通大学又以全省11.23%的硕士毕业生占据全省高校研究生培养数量第一名,接下来是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占全省数量的10.31%。

在陕西省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共19所高校,已经公布了的就业质量报告中,西安交通大学不光培养了本省内最多的硕士研究生,同时,它也是本科生毕业选择升学人数最多的学校。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4)

交大本科生们的选择,从他们学长学姐的就业成绩来看,确实很有道理。

在交大公布的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中,国资委直属大型央企、重要科研机构及战略支援部队等就业人数为1069人,占整个学校就业签约的22.85%,其中研究生录取数最高(博士数量本身不高除外),达到804人,本科生只有153人。在世界500强中就业的毕业生总签约人数为1616人,其中硕士签约了1345人,占了绝对大头。

只看教育的投资回报,在交大读硕士研究生,性价比比本科要高太多。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5)

02

陕西省双一流高校共9所,其中,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都未公布自己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比较遗憾的一点是,西电的就业报告打得开网页,但打不开就业报告本身。省内高水平大学中,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还未公布2020年的就业质量报告。

从各高校已经公布的选择升学的人数来说,还有一个明显趋势:学校越好,该校的本科毕业生们越倾向继续念书。

陕西双一流高校的八所院校中,西安交通大学的升学人数超过2000人,占学校本科毕业生的一半多,最少的是西北大学,1149人选择升学,但也占本科毕业生的34.88%,超过三分之一。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6)

■ 数据来自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

如果无法直观感受这几所学校里,选择读研人数的多少,可以用一个六人宿舍打比方。交大属于一个六人宿舍,毕业时有一半的人继续念研究生,西北大则是一个宿舍最少2个人去念研究生。

省内高水平大学中,毕业生们选择在国内升学最多的学校是西安理工大学1340人,占比29.8%,将近三分之一;最少的是延安大学,选择升学人数548人,升学占比15.13%,将近本科毕业生六分之一的人会去继续读书。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7)

■ 数据来自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

虽然西安交大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比例最高,但这个比例并不是去年才出现。2016年到2020年五年的时间内,交大本科生国内升学人数在本科生毕业人数中,常年保持在50%左右,只不过2020年本科生52.49%的升学率,创过去五年新高。

真正受到2020年就业形势影响,有更多毕业生们选择继续念书的学校,其实可以看看省内的高水平大学。首先,可以以省内高水平大学里,毕业生们最热爱考研的西安理工大学为例。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8)

■ 数据来自西安理工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只看增幅,2016年到2020年的三年间,本科生们选择升学的比例不断增加,从21.25%增加到29.8%,增加了8.55个百分点。较交大来说,增幅较快。这意味着,就在过去五年里,西安理工大的本科生们读研意愿的增加速度比交大的学生强很多。

而如果看看今年本科生最少选择升学的学校,延安大学数据就可以更明显的感受到这个趋势。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9)

■ 数据来自延安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延安大学2019年,本科生读研的比例还在11.76%,仅仅过了一年,2020年本科生读研数量飙升到了15.13%。

在陕西的一流高校里,很多以前本科毕业生没有或是选择升学人数较少的学校,在过去一年的整体就业形势下,有越多的人选择了升学。甚至这个本科生选择升学的“觉醒”速度,比省内一流大学的学生们更快更急迫。

陕西高校就业方向(陕西高校就业报告)(10)

03

2020年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发布会上,明确提到了将拓展毕生升学深造的渠道,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随后,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很多本科毕业生们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投入了升学大军。

近两年研究生不断扩招,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过去始于1999年的高等教育扩招。

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校招生逐年增长,在1999年以前都没有超过8.5%左右。按照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划分,整个人口中,18-22岁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属于“精英化教育”,15%-50%之间为“大众化阶段”,超过50%后为“普及化阶段”。当时的高等教育还处在“精英化教育”阶段。

在1999年的金融危机和国企减员增效后下岗工人涌现的就业压力面前,1999年大学专本科扩招。随后,每一次世界经济动荡,必然会出现专本科或研究生人数的增长,2005-2008年,全国硕士生招生增长率为9.1%,而2009年次贷危机后,硕士招生增长率为16%。

时至今日,2020年3月1日教育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4.4%。从毛入学率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入了“普及化阶段”。这整个过程,中国和日本比欧美走得快了很多。

迅速普及的高等教育以及年轻人追求高学历的行为,从教育本身的内涵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如果读硕士研究生只为了可能得到的教育回报,比如因为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拿到更高薪资等经济角度来看,是好是坏,未来的答案其实很难说。

早已有美国劳动经济学家提出过“过度教育”的问题(过度教育的内涵一般定义在教育的经济功能),我国也陆续有关注到此类问题的学者,程磊、贺华发表的《高校扩招对城镇教育回报率的影响分析——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中提出,在1997年、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的城镇居民教育回报率分别为15.3%、14.2%、13.3%、11.3%和10.2%,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个趋势包含了本科和研究生。(但高等教育相对于高中阶段教育而言,依然是一项高效率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①。)

韩国是一个将东亚式教育走到了极端的例子。

在新京报《高学历,低就业:中国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吗?》一文中,引用了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数据,预计在2020年,25-34岁的韩国人中,有98%的人具有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同时,韩国2019年的失业率达到11.5%,历史最高。另一方面,韩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缺口最大的国家。教育为韩国带去的,一边是人口中极高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另一边是青年失业和劳动力短缺并存,劳动力结构失衡。

西安工程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中有一段关于本校学生考研情况的叙述,“在(研究生扩招)这一背景下,本校本科毕业生读研深 造的意愿较强,本校 2020 届有超过三成(30.3%)的本科毕业生正在读研和留学或在准备读研和留学。”这些考研的学生中,又有近九成(88%)的人在二战考研。

而西安理工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里,学校调查了学生们升学意向的理由,选择考研的多数理由是,学生们希望通过读硕士研究生,提升学历层次,继而找到更好的工作。

随着就业局势的不明朗,受到就业形势压力而选择继续升学的学生们,已经逐渐从传统的985、211类高校,传导到了普通一本院校。

相对于排名较前的高校毕业生,普通一本学生的就业压力甚至更大。应对这样的压力,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不如先考个研究生吧。毕竟,如果想走考公的道路,研究生适合的岗位也比本科生多的多。

参考资料

①《高校扩招政策降低了城镇劳动力的 大学教育溢价吗?——基于反事实选择的因果关系推断》方超 黄斌

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过度教育的问题研究 》刘璐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作者 | 铛铛 | 贞观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