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朱瞻基当皇帝了吗(山河月明中皇太孙朱瞻基的艺术天分)

原创 青城历史聊斋

朱瞻基,朱棣之孙,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从小深受朱棣厚爱,精心培养,政治清明,百姓安居,史称“仁宣之治”。

山河月明朱瞻基当皇帝了吗(山河月明中皇太孙朱瞻基的艺术天分)(1)

虽英年早逝,却为明朝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历史上对明宣宗朱瞻基评价很高。唯一的污点就是爱玩儿蟋蟀,号称“促织天子”,本来喜欢斗蛐蛐儿无可厚非,但是影响到百姓生活,甚至搞得家破人亡,就过分了。

但很少有人知道朱瞻基的艺术天分,现在选几幅朱瞻基的国画供大家欣赏: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代最具艺术天份和才华的艺术家皇帝,在明代诸帝中宣德皇帝朱瞻基以画闻名,文献中往往将其与北宋徽宗相比较。

1、 朱瞻基 瓜鼠图轴 明 故宫博物院藏

山河月明朱瞻基当皇帝了吗(山河月明中皇太孙朱瞻基的艺术天分)(2)

此图画一鼠踞坡石上,石旁野草丛生,坡上瓜藤攀缘竹枝而上,硕果挂枝。瓜叶、果实用没骨法,小鼠毛不用细笔勾,而用浓墨淡墨涂擦而成,简率之中又见生动秀逸之气。坡石吸取书法笔意,使该图别开生面,韵味无穷。画面右上方自题[宣德丁未,御笔戏写],上押朱文[广运之宝]一印。丁未年,朱氏二十九岁,说明此图为朱瞻基早年佳作。画中还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宝笈重编]、[宋书审定]、[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多方。曾经清宋荦,清乾、嘉、宣内府收藏,《石渠宝笈初编》等

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的三鼠图轴是很有意趣的写意画,看到图中机敏可爱的老鼠,使人忘记了鼠类可憎可怖的一面。朱瞻基最早将老鼠作为美好的艺术形象来描绘,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老鼠之美感的艺术家。由于老鼠一胎多子,苦瓜等果实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因此将它们作为繁育能力最强的动物和植物。宣德二年(1427年),盼望生子多年的朱瞻基终于得了第一个儿子朱祁钰,即后来的明代正统皇帝。朱瞻基画此图正是为了记录他得子的最幸福的一年。

2、 明 朱瞻基 御临黄筌花鸟卷 首都博物馆精品典藏

山河月明朱瞻基当皇帝了吗(山河月明中皇太孙朱瞻基的艺术天分)(3)

《御临黄檗花鸟卷》绢本设色,尺寸36×297.9cm。用笔极精细,妙在傅色,造型准确,珍禽、玉兔、花卉以五色渲染,工整不苟,细润生动,尽显“黄家富贵”气,画面绢素包浆莹润自然,铃有:武英殿宝、玺印。明代鉴藏家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官至太常少卿。(参见《中国书画》P49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在此卷上题跋:“御笔亲摹玉兔奇,画师虽巧亦难齐。中原麟凤知多少,未得君王一品题。隆庆改元仲秋,琅琊王世懋”。铃印:王氏敬美,妙明山房。皆尽感怀赞美之词,由此可知此卷在明嘉靖,万历时代已为书画行家,题鉴传世。

卷上还有:古雪老室鉴赏,杜绾印章等数方鉴藏玺印,极为珍贵。《御临黄鹄花鸟卷》穿越历史长河逢中华盛世,显尊美姿荣于东北大地,为煦煦春光增色添彩。

3、 明 朱瞻基 双犬图 美国沙可乐博物馆藏

山河月明朱瞻基当皇帝了吗(山河月明中皇太孙朱瞻基的艺术天分)(4)

此图中兰花飘逸,双犬悠闲散步,神形毕肖,生动写实。画犬以没骨法与钩勒法巧妙结合。善用淡墨渴笔表现皮毛的质感,用线勾首、爪,产生虚实相合之感。

4 、明 朱瞻基 三阳开泰轴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山河月明朱瞻基当皇帝了吗(山河月明中皇太孙朱瞻基的艺术天分)(5)

这幅画三阳开泰图以水墨为主,略加淡彩,风格典雅自然,带有文人画笔墨的韵味。在图上有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御笔戏写三阳开泰图”的署款,以及钤盖“广运之宝”御用玺印,可以知道这是他三十一岁年轻时的作品。

画上描绘着母羊与两只乳羊,并以竹树与茶花搭配为衬景。“羊”与“阳”谐音,“竹”与“祝”谐音,所以这张画具有祝贺“三阳开泰”之意。“三阳开泰”最早源自《易经》这本书,古代人经常用它来传达新年岁初时迎春送冬、阴消阳长的祝福。

另外,农历十一月为“一阳生”,农历十二月为“二阳生”,以此类推,古画上许多与羊(阳)相关的题材,都与此农历节日的吉祥寓意有关。

5、 明 朱瞻基 花下狸奴图轴 辽宁省博物馆

山河月明朱瞻基当皇帝了吗(山河月明中皇太孙朱瞻基的艺术天分)(6)

6、 朱瞻基 戏猿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河月明朱瞻基当皇帝了吗(山河月明中皇太孙朱瞻基的艺术天分)(7)

此《戏猿图》为明宣宗朱瞻基所作。《戏猿图》生动地描绘了猿的三口之家,母猿爱怜地抱幼猿在怀,调皮的幼猿左手搂着母亲的脖子,右臂伸向父亲。而雄猿正攀援在隔溪的树上,摘了一串果子,引逗小猿。画面左上有宣宗自题款识:“宣德丁未御笔戏写”。丁未当是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宣宗29岁。画上并有明内府“广运之宝”钤印。另有清乾隆、嘉庆、宣统鉴藏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