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热夫战役详细解析(朱可夫为何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勒热夫战役详细解析(朱可夫为何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1)

朱可夫是二战苏德战争中一颗耀眼的战将,虽然多数战役他赢得了战场救火队员的美誉,但他指挥的战斗也不全是以胜利告终。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勒热夫战役成为他一生的遗憾。那么,朱可夫亲自指挥的勒热夫战役,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苏军的火星计划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呢?

莫斯科战役胜利后,斯大林仍然坚持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才是威胁莫斯科的最大敌人,在筹备斯大林格勒防御战的同时,朱可夫奉命展开火星行动

当莫斯科战役在1942年新年进入收尾阶段的时候,苏德双方统帅部都在为下一阶段如何展开行动周密筹划着。所不同的是,德军把主要作战方向选择在高加索,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部分精锐支援南方集团军群,期望在高加索地区取得突破,然后再从莫斯科侧翼发动第二次攻势。与德军计划相反,苏军统帅部特别是斯大林对当前战场态势却是另外一种预测,由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主力70个师仍然部署在莫斯科以西大部分地区,对莫斯科形成了再次进攻态势,斯大林不得不考虑解决这个心腹大患才是当务之急。

勒热夫战役详细解析(朱可夫为何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2)

但是,以朱可夫等统帅部高级将领普遍的认为,德军在莫斯科战役遭到重创以后,暂时还没有能力发起第二波针对莫斯科的战役,苏军应集中兵力防御南方集团军群的新一轮进攻。而在苏军各军区的将领中,多数人认为过去一年,苏军经历了德军闪电战的突袭以及基辅战役的失利,部队损失很大,应该抓紧补充兵力做好防御准备。

在苏军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上,斯大林对苏军消极防御的思想进行了批评,他认为苏军应该趁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失利的有利契机,在1942年春天抓紧发动一次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反击。他的理由有两点:一方面斯大林要用苏军有能力保卫莫斯科的胜利向美英盟军证明,苏军能打败德军的进攻,莫斯科不会被德军占领。他的目的既是向盟军索要更多的军事援助,也是催促盟军尽快开辟第二战线,以缓解苏军的当面压力。

另一方面,斯大林认为莫斯科战役的胜利,证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就苏军逐渐恢复的军工生产和国防动员的实力,对德军展开进攻是有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

勒热夫战役详细解析(朱可夫为何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3)

在这种分析和判断之中,以朱可夫为核心的苏军参谋部采取了三线作战方案,在北面,苏军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实施进一步反击,坚决不让德军攻占列宁格勒。在中部,朱可夫亲自拟定了火星计划,准备以零敲牛皮糖的方式将德军紧紧吸引在勒热夫地区,并相机歼灭之。在南部,朱可夫参与制定了天王星计划,妄图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一举歼灭。

勒热夫战役打得不温不火,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得惨烈火爆,苏军用勒热夫的巨大牺牲换来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

按照预期,苏军在勒热夫地区主动发起的反击原本是要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歼灭并收复勒热夫,但德军统帅部为了制造德军第二次进攻莫斯科的假象,在勒热夫地区与苏军展开了激烈争夺战,目的就是为了掩护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进攻高加索的行动。

勒热夫战役详细解析(朱可夫为何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4)

但是,勒热夫战役从一定意义上讲却是苏德双方外交斗争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苏军眼里,莫斯科是绝对不能有失的,斯大林更是在美英面前表态,苏军有能力守住莫斯科,这也是朱可夫和苏军将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发起反攻的原因,所以,在这个背景下,苏军哪怕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也在所不惜。

而对于德军来说,在勒热夫战场上牵制苏军主力越多,对德军进攻高加索和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越有利,因此,德军不仅以勒热夫战役牵制莫斯科守军南下,还以斯大林格勒战役来缓解苏军对进攻高加索德军的压力。

然而,对于朱可夫等战场将领来说,一方面要服从斯大林和统帅部坚决打击莫斯科当面之敌的命令,一方面又要考虑敌我态势将德军消灭在斯大林格勒城之下,权衡之下,朱可夫的精力重点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而对勒热夫的战斗似乎要顺其自然一些。

勒热夫战役详细解析(朱可夫为何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5)

在这种情形下,勒热夫的战斗,从一开始就变成了胶着状态,苏德双方从战术运动到战役级别再到持续的争夺战争,旷日持久,从1942年的1月8日打到1943年的3月22日,勒热夫战役分成了四个阶段战役和无数小的战斗,跨度大牺牲也大,对于苏德双方来说,这场战役之所以没有引起外界关注,都是在为南方战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作铺垫。

天王星行动对火星行动,一个是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一个是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苏军和朱可夫遇到了相同的对手,却达到了不同的效果

勒热夫战役虽然发起时间比斯大林格勒战役早几个月,但结束时间几乎都在一个时间段。对于前线指挥员朱可夫来讲,德军第6集团军的保卢斯与第9集团军的莫德尔都是强劲的对手,因此,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几乎同时使用了大迂回包围战术,苏军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将两个集团军围困在一座城池中。

让朱可夫庆幸的是,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中的保卢斯并不是个擅长攻防战斗的将领,在遭受多次苏军反击和城市巷战以后,他举手投降了,这个结局多少让斯大林格勒战役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但围困在勒热夫小城中的莫德尔却表现出了超常的冷静和镇定,在苏军三面夹击的情况下,德军仍然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以营连甚至以排为单位与苏军展开激烈争夺战。

勒热夫战役详细解析(朱可夫为何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6)

相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在勒热夫的军事行动得到了中央集团军群的强力支持,在莫德尔坚强防守的同时,德军也派出了精锐的6个装甲师前来救援,从兵力部署上,朱可夫把主要兵力放在了斯大林格勒方向,也是造成勒热夫损失巨大的原因之一。

所以,当我们重新分析勒热夫战役情况时,对朱可夫的指挥布阵是无可厚非的,德军在莫斯科正面部署的强大兵力本来就是为牵制苏军而准备的假象,朱可夫把苏军主力部署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也是正确的。如果说勒热夫苏军损失巨大是朱可夫指挥的一大遗憾的话,那么,在整个苏德战争中,以勒热夫战役的牺牲换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还是值得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苏德战争》

精彩推荐:二战苏军布设胡贝口袋阵,朱可夫为何判断失误,20万德军成功突围

二战科尔松战役,苏军设置八道包围圈,战况堪比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莫斯科保卫战,朱可夫为何要亲临前线,几件小事见微知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