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最伟大的唐诗(诗词一首诗开创两个记录)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有人说,翻开《全唐诗》, 除了扑面而来的油墨味外,还能感受到阵阵酒香。

从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到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从杜甫的“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到王维的“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酒就像是诗人们的乳汁,滋润哺育着他们不朽的艺术才情。

毕竟有一句话说得好呀——“在大唐,没有什么事儿是一杯酒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杯。”

千古最伟大的唐诗(诗词一首诗开创两个记录)(1)

而在初唐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乃至达到了无酒不欢的地步。

他便是以一首《野望》成就不朽之名的王绩。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那年的王绩只有21岁,就已经是品学兼优的学霸了,他被朝廷授予了秘书正字的官衔。

进入官场后,王绩一点点看清了隋炀帝的昏庸残暴。再加上这个天性风一样的男子,热爱自由,不喜欢被束缚。

最终,他向朝廷毅然决然地递上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回到家乡后,父母都已去世。他在田地上,种上了许多可以用来酿酒的黍子,又在山前山后种上大片草药,每日流连于田间地头,吟诗饮酒。

那么,王绩喜欢喝酒到了什么地步呢?

唐高祖李渊时期,他在门下省任待召,每天官府都会供应三升美酒。

弟弟问他:“哥,最近在长安干得还愉快吗?”

他答:“俸禄倒还凑合,就是有些寂寞,美酒不太够喝!”

后来门下省的最高长官陈叔达听说之后,就说:

“三升酒怎么够王先生喝呢?从今天起,每天供应他一斗(十升)!”

从此,王绩就得了一个“斗酒学士”的雅号。

千古最伟大的唐诗(诗词一首诗开创两个记录)(2)

王绩同学对自己的酒量可谓十分有信心,区区一斗哪里够,五斗还差不多,于是他便自号“五斗先生”。

古代的一斗酒,约相当于现在的12~13.5斤左右,五斗大约是60~67.5斤。

诗词君对王绩同学的“海量”很感怀疑,“海口”还差不多。照这个喝法,“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大佬也扛不住啊!

不过这也充分证明了,王绩同学对酒是妥妥地真爱了。

正所谓:原谅我这一生放纵不羁爱美酒。我爱喝酒,喝酒使我快乐。

值得点赞的是,王绩同学不仅自己爱喝酒,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先后写下《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更有《醉乡记》、《五斗先生传》等数篇佳作,可谓居家旅行必备良品,爱酒人士千万不要错过哦!

后来王绩因病罢官,贞观年间,他再次被朝廷征召,成为有司。听说太乐署史焦革善于酿酒,王绩酒虫上身,馋得不得了。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太乐丞,从此过上了“天天蹭酒”的幸福生活。

之后焦革和他的妻子先后去世,王绩悲痛地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就弃官离去了。

不过呀,别看王绩喝起酒来那副不要命的架势,他的诗歌写得可是旷达高致,很有几分寂静悠远的隐士情调。

尤其是那首代表作——《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落日的斜晖安静地洒落大地。诗人举目望去,到处是一片秋色,一望无际的树林被染上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也被画上萧瑟的暮光。

不远处,牧人们赶着牛羊,猎人们带着猎物,他们都在匆匆归家。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这四句诗历来最为人称道,浓浓的田园牧歌式的情调,让人的整个心都安静了下来。

诗人想到在这人世上,哪怕彼此面对面,也互不相识,这种深重的孤独感突然让诗人感到难以言喻的悲哀。

在这傍晚的余晖里,他突然想起了不食周粟、到首阳山采薇的伯夷、叔齐兄弟。

千古最伟大的唐诗(诗词一首诗开创两个记录)(3)

袁行霈在《唐诗鉴赏辞典》中写道:

“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自初唐以来,诗坛就被齐梁以来的“宫体诗”和初唐的“上官体”诗风所占据。

从李世民的“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到上官仪的“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我们所看到的是浓浓的脂粉香气。

而王绩却是以这样一首朴素的诗,以一股清新气息,冲淡了绮靡之气。

甚至有学者认为,这首诗正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先声。

王绩也凭借着这一首诗,一举创造了唐诗的两个最早记录:

最早一首完全合律的名作(姜书阁《学诗广论》),最早一首摆脱南北朝齐梁浮艳气息的近体诗(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千古最伟大的唐诗(诗词一首诗开创两个记录)(4)

可以这样说,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歌,唐诗史上最伟大的一页,便是由王绩这个酒徒掀开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