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改变 人生的一百万分之一种死法

前天,写了篇《人生的一百万种死法》,和几个条友在留言板里互动,勾起了把故事讲全讲完整的念头其实对于每个人,我们都无法决定自己的生,也同样无法准确预测自己的死(自己干掉自己的不算在内)每当看到很多仍在努力与命运抗争的病患者,除了会感到非常的钦佩(感叹生命力如此之坚强)之外,同样也会有隐隐的心痛(同样会有感慨生命如此之脆弱,命运如此之不公)但其中有一样,脑血管疾病(缺血性与出血性脑中风),这类的疾病着实见的太多,以至于从小到大,在给自己造成挺大的心理阴影之外,几乎可以说是到了闻之即色变的程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改变 人生的一百万分之一种死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改变 人生的一百万分之一种死法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改变 人生的一百万分之一种死法

前天,写了篇《人生的一百万种死法》,和几个条友在留言板里互动,勾起了把故事讲全讲完整的念头。其实对于每个人,我们都无法决定自己的生,也同样无法准确预测自己的死(自己干掉自己的不算在内)。每当看到很多仍在努力与命运抗争的病患者,除了会感到非常的钦佩(感叹生命力如此之坚强)之外,同样也会有隐隐的心痛(同样会有感慨生命如此之脆弱,命运如此之不公)。但其中有一样,脑血管疾病(缺血性与出血性脑中风),这类的疾病着实见的太多,以至于从小到大,在给自己造成挺大的心理阴影之外,几乎可以说是到了闻之即色变的程度。

此类疾病成因和预防,我也没有研究过,大致知道是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或者脾气暴躁等原因,会间接或直接触发。虽然时时听人说要讲求关注生活习惯,关注饮食健康,关注各种一大堆东西。但生活毕竟不是喝一杯茶,可以保持某种闲散的状态,想沏就沏,想喝就喝,觉得烫了还可以晾着等着,万一凉了或者隔夜了,倒掉再来一壶即可。真实的生活往往就是各种被带动的节奏,或者自带的节奏,被各种压力也包括各种动力,催动着每个个体在不经意期间就会踩到触发这样或那样健康问题的红线。这么看起来,小心提防怕也是难有什么实际用处,至多小心一点,注意一点,剩下的交给运气。

我的家族似乎和这种脑血管疾病有缘份。从我爷爷这一脉,还有我姥爷这一脉,都深受这种病症的困扰。

还是听家里人说,我的爷爷(去世的早,我们这些晚辈大概都没有机会见过)性格很开朗,是个做事大大咧咧的人,早年即使被日本人抓过壮丁,被日本人殴打直至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时,被人用门板拉回家来,还是一脸的满不在乎。他是不是那种脾气不好的人,我也无从确认,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他就是连续两次脑淤血,最后驾鹤西去。第一次发病,据说还是在牌桌或者棋桌边上,赢了棋或者胡了牌,马上高兴的从小板凳上猛地站起身来,再软软的向后倒在地上。据说第一次发病后,除了脑袋糊涂了,身体恢复的还不错,至少可以自由走动,每天到开饭的时候,只要敲敲什么钟(具体什么样的不记得了),就能自己从远处跑回来,拿上个空碗到厨房等着上饭菜。

他的两个儿子,我的大伯和我的父亲,也都在一定年纪时,因为脑出血导致了严重的健康问题。我的父亲似乎是继承了他的父亲的特点,同样是生活上大大咧咧,喜欢到处跑,各处交朋友,平日里少不了抽烟喝酒打牌。在发病前几年,每次去医院检查身体,都会有医生不断告诫要忌酒戒烟少熬夜,那个时候似乎从没有听说过养生或者保养或者如何健身这样的概念。虽然有各种征兆,但父亲还是常常不以为意,直至有一天起床,在厨房里发病。发病的时候只有他自己,一边半倚在灶台边上(炉灶还开着火),一只手里还死死拎着一刚烧开了水的开水壶。后来,被人发现后送到医院。那个时候我自己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只知道家里在两位医生的建议下给父亲做了开颅取淤血手术。这也许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在此之前甚至之后很长时间,类似手术都没有康复或者活着走出那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案例。而父亲,倒是创下了当时重症监护室的记录,躺了三个多月,从一个正常体格直至缩小到一副干瘪的骨架。也正是因为这个经历,我反复提醒家人,万一有天我倒霉摊上这么个情况,可千万记得不要让我吃这番苦头,在保留小命和快速归西这两项选择上,我肯定更加中意于后者。其实另有凑巧的是,就在我父亲住院的前一个星期,我大哥的老丈人也同样因为脑出血,住院治疗,只是在脑袋上开了个小洞(抽淤血用),仍旧在一周后驾鹤西去。我那位大伯,也在我父亲去世几年之后,因连续脑淤血,逐渐丧失语言能力,逐步丧失部分直至全部行动能力。印象里每次去看他,看到的只是一副在轮椅上任人摆布的人偶模样,而且这个样子倒还顽强生存了好几年。父亲家里兄弟姊妹三个,还有个妹妹,也就是我的姑姑,也在前几年脑淤血发作,她要幸运的多,没有受特别多的委屈,发病当时就直接踩着自己的兄弟俩的脚印走了。如果说这里面有什么基因方面的原因,大概都是因为有高血压。

假如说,这几个例子就已经够让人心惊胆战,其实我还只是说了一半而已。我的姥爷,一位即是党员又是位戴多年不公正待遇(各种帽子)的干部,同样也是很早就因中风导致丧失了语言能力。记得儿时常常要陪着他,努力听清楚他想表达的词汇,有时候老人家着急,就只好用自己的拐杖在地上写字。在77岁那年第三次脑淤血发作后,也同样是坚持了几个月。那段时间里,几个长辈(姥爷的子女们)轮番照顾,我的母亲因是长女,又十分的孝顺,所以长期单位里请假回家照顾老人,等我后来在姥爷葬礼前见到我母亲时,她人已经熬的几乎是面黄肌瘦形销骨立。

说到这里,想起在当年在姥爷葬礼上的一段记忆。

我的姥爷晚年一直在农村老家生活,他老人家去世时,按照习俗,孝子贤孙们要比看谁哭的声音大,谁的眼泪多。我那时大致10岁左右,已经算是懂点事儿的年龄。当作为孙儿辈穿着麻衣孝服跪地磕头时,看着旁边一大堆表哥表弟表妹们,各个哭的一脸泥痕,而我却努力把脸朝着地面,无论怎么使力气挤着眼皮,却仍旧搞不出一滴眼泪。后来盖棺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母亲哭的差点晕过去,才扯开嗓子吼了一会儿。那天晚些时候,我偷偷问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别人能哭出来,而我却一滴眼泪都没有?是不是我的心里有问题?我的父亲回复我的一句话,倒是一直记到现在。他讲: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多年后,我才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但当时只是隐约觉得自己能明白这事儿的原因,是因那时的自己已经对生死有了些看法。看着姥爷在病床上毫无意识,身上接着这样或那样的管子,子女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不间断的陪护(因为肺部炎症,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采取人工吸痰,后来也同样是因为看护不到位,在另一个家里长辈看护过程中,疏忽导致了窒息),患者和家属都搞得筋疲力竭。那个年纪的我,似乎已经明白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含义。那会儿,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被带去看姥爷,现场看到的都是我的母亲在忙前忙后。头顶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掉。那时自己的小脑瓜里常会偷偷琢磨,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因而当受尽磨难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时,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的准备,自然也就无泪可掉了。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到生命的存在,应当有尊严。

巴拉巴拉了这么多,想说的还是上一篇文章里的那个意思。人生总有尽,我希望自己能在未尽之时,多做些自己喜欢做,且应当做的事情。比如,给子女应有的关爱和教育,给家人应有的陪伴,给自己足够的空间时间去释放思想和身体,让自己在可控的条件下充分感受活着的乐趣和幸福。对于那个不可控的”结束节点和结束样式“,对于节点其实无所谓,年轻的时候就设置过一个节点(参考自己的父辈);这个节点到来之前,努力把握和珍惜。而节点来临之后,多一天就赚一天。当然,务必希望是那种可以继续在控制范围里的生活,可以是有尊严的活着。只要不是我文中提到的这百万分之一受罪的活法或死法(脑血管疾病或后遗症),其他的怎么样,大概都能接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