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欧冠死亡之组首轮中,国际米兰坐镇主场迎来了小组内的头号强敌拜仁慕尼黑。由于多年没有过交手,双方本场比赛更多还是秉承“以我为主”的原则进行了战术安排。

或许是受到上一场米兰德比失利的影响,小因扎吉对阵容进行了大面积调整,锋线上用哲科替换了华金-科雷亚,中场撤下巴雷拉上了姆希塔良,竞争激烈的左边翼卫位置上,连续4场没能首发的戈森斯获得了机会,而对阵米兰表现不尽人意的德弗赖放在了替补席,丹布罗西奥进入首发,甚至在门将位置上,近期饱受诟病的汉达也被雪藏,新援奥纳纳在这样一场关键比赛中迎来首秀。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

拜仁方面则没有太多调整,相比上一场,用卢卡斯替换于帕、用穆勒替换穆夏拉都是基于此前轮换进行的变动,这也是他们目前最稳定的阵容。

在开场阶段,或许因为互相并不熟悉,所以两队攻守转换很多,节奏很快,但多少还是透着有点“紧”。两队在比赛前10分钟就共计完成了四五次射门。

不过,双方心态并不相同:拜仁一如既往高位压迫抓转换,不断主动提速,明显更为放松,但也显得略有急躁;国米小心翼翼,中前场不做缠斗,回收低位扎紧篱笆。

正是这样心态上的不同,造就了上半场比赛的场面。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2)

国米在防守三区由双中锋加上一名中场进行袭扰,一旦对手将球输送到第二条线,立即阵型整体后撤,两名边翼卫没有插上翅膀,只是老老实实跟随后卫线同上同下。

这也能够理解,毕竟刚刚经历德比失利,又是主场作战,但这种力求先站稳脚跟的战术安排,也让球员心理压力自然变得更大,进而导致他们的转换衔接几乎处于崩溃状态,来到进攻二区仿佛是航行的船只进入迷雾笼罩的神秘海域,球权莫名其妙就消失了。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3)

当然,这也与拜仁的安排有关。

南大王是不愿意在边路与对手过多纠缠的,因此看到国米的阵型,常规的高位压迫加上中场构造屏障,一切都为尽早进行绞杀为出发点。国米两翼的保守,就导致了球队转换时过于依赖前卫线的衔接,那么,面对压迫后卫出球严重受限、面对屏障前卫线又难以推进或转移球,球权消失也是顺理成章。

在这一情况较为严重时,甚至能看到国米几名后卫挤在狭小空间内,不想轻易交出球权,却又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球择出来,最终被断球的尴尬场面。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4)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5)

国米屡失球权,拜仁得以一次又一次抓住转换的机会。转换中,为了接应进行移动的国米前卫线完全无法归位,起到防守时后卫身前的保护作用,后卫线为制造空间拉开距离过远,回收时常常手忙脚乱,南大王几乎不用费太大力气就能寻得射门机会。

在拜仁的狂攻之下,奥纳纳仅仅前30分钟就做出了多达6次扑救,若非他的神勇表现,比赛可能会在这30分钟里就分出胜负。

不过,与国米的“紧”体现在防守上相对应,拜仁的“紧”体现在进攻里,他们的打法一如往常简洁有效,但有时看起来太过简单,只差把急躁二字写在脸上。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国米善于用防守进行消耗,待到对手疲惫之时完成致命一击。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6)

10分钟左右,双方主帅开始了斗法,进行调整后的两队似乎调了个儿:国米不再追求控制球权,转而尝试更直接的长传打出简单的反击,急躁逐渐显露,拜仁反倒不再着急,阵线进行了适度后撤,给了国米一些空间。

于是,哲科这样的传统中锋大显身手,争一点,抢二点,作为桥头堡做球、策应,甚至还能利用自己宽大的体格倚住后卫带球突进。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7)

哲科发挥作用,带活了国米进攻,劳塔罗少了与对手纠缠,专注突击,邓弗里斯有了利用身体素质在边路进行往返的能力。而丹布罗西奥的排布也显现功效,看起来他是一名3中卫体系里的边中卫,但实际进攻中他更像四后卫体系里的边后卫,而邓弗里斯则直接顶到最前充当一名边锋。

随着现代足球发展,总有人喊着:“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传统中锋?”这场比赛,老哲科算是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答案。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8)

至此,国米的进攻阵型才基本清晰,在皮球发展到进攻三区,基本上是一个不对称的2-3-2-3,什克和巴斯托尼拖后,B罗稳定在第二条阵线,常在他身旁的是左翼卫戈森斯,而姆希塔良和恰20常常前提拉边,或在前锋身后策应、寻求配合。

依靠哲科的支点作用,和对手释放出来的优先空间,国米用边路快速传递打出了几波有声有色的反击,阵地战也能创造威胁,场面不再那么被动。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9)

只不过,进攻突然有了起色也害了他们。

蓝黑军团的丢球正是因为变得大胆,他们阵线开始前提,身后留出过大空间,让基米希长传精确制导找到防线和门将间的真空地带,萨内轻轻松松单刀破门。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0)

这粒进球之后,两队看上去还在按此前部署进行比赛,但比赛的实际掌控权落入拜仁手中,比赛开始按照纳格尔斯曼的规划进行。

丢球后国米右路进攻更加活跃,这意味着他们身后的破绽也更大,要知道,就像右路对于国米进攻,左路也是拜仁的进攻核心。

马内作为假中锋位置活跃,常常游弋在左路,适时回撤拿球,名义上的前腰穆勒回撤位置更深,也不时靠向左路策应。那么他们在给谁制造空间呢?当然是萨内,不过除了萨内,还有阿方索-戴维斯。

阿芳风驰电掣的速度在拜仁体系中极为重要。萨内会一次次如尖刀般从肋部插入国米腹地,或是在中路带走防守队员,阿芳经常同时从后侧快速潜入;阿芳也能能够沿边路疾走,撕扯国米的阵型,并且是拜仁进攻发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堪称进攻发动机。这两点都使得国米万分难受——攻上去要担心身后,缩回来又让拜仁过于肆无忌惮。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1)

现代足球阵型不同场景频繁变化,位置轮转频繁甚至有些模糊的特点和效果在拜仁身上也因此完全体现。

那么拜仁的阵型是什么样的呢?防守时4-5-1较为清晰,进攻组织到前场后,阿芳成为了左边锋,马内和穆勒突前,小科曼抱住右边,萨内在马内和穆勒身后游走,身后是负责策应的基米希,以及进行冲击萨比策和帕瓦尔,卢卡斯和德里赫特守在后场,是一个不太对称的2-3-1-4阵型的状态,但这个阵型中,马内、穆勒和萨内的位置都十分灵活。

相比国米这边邓弗里斯一人在边路上下翻飞,拜仁边路两名快马带来的威胁和消耗无疑都更大,何况还有另外两人的频繁接应。所以,拜仁左路对于邓弗里斯的消耗,是远大于邓弗里斯对拜仁左路的消耗的。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2)

当然,国米不会让邓弗里斯如同弃子在对手消耗中白白牺牲,他的存在可以为哲科带出空档,波黑前锋化身擎天巨柱撑起了国米进攻的天,又如被孙悟空挥舞的定海神针,搅得拜仁后防不得安生,帮助国米在挣扎中保存一丝得分和取胜的希望。

两队就在这样的互相拉扯中结束了比赛前45分钟。这45分钟里,拜仁如同匕首,不断刺向国米,国米则像一把大锤,虽然抡起来极具威胁,但在近身肉搏中施展不开。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3)

这种消耗和拉扯给了国米很大的压力,也给了小因扎吉启发。他深谙“用魔法打败魔法”的道理,在下半场给了丹布罗西奥更大向上助攻的权限,让姆希塔良也更多靠向邓弗里斯,并增加持球分担推进任务,和拜仁左路对拼消耗。

此外,蓝黑军团下半时一改前场“象征性压迫”,阵线大幅前提,意图用边翼卫带来的中前场人数优势,在防守一区、二区制造混乱形成缠斗,拖慢拜仁进攻组织的速度。

这一战术起初是十分有效的。

拜仁半场回来企图降速控制节奏,这正中国米下怀,蓝黑军团不断提速,反身打了拜仁几次攻防转换,并在一段时间内接管了比赛,边中配合屡造杀机。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4)

但国米首发的平均年龄毕竟比拜仁大了一岁多,尤其前场哲科和姆希塔良都是三十好几的老将,比赛长时间保持快节奏难免显出疲态,即便劳塔罗被安排去充当前场“搅和”的角色,让哲科安心当个得分手,效果也只是聊胜于无。这时候拜仁回过神来了——自己的年轻人不知不觉中被反而对手的老家伙拖住了,这种消耗弊大于利。

不久,萨比策被换下,格雷茨卡登场,前场跑位也进行调整,一方面稳固中场、增强对对手的限制,另一方面撤下一个冲击点增加一个策应点,保证进攻的稳定有效,意在夺回降速、提速的主动权。

这次换人很快就收获成效,面对回收防守三区的国米防线,格雷茨卡的策应能够制造有限却弥足珍贵的空间。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5)

第66分钟,格雷茨卡两次拿球都让对手前卫线前提,收到后卫线的恰尔汗奥卢或许有些疲惫,没有及时前提。

此时巴斯托尼发现情况向前走了两步,正犹豫是否进行补位,但同时前卫线的B罗和姆希塔良都已经前压,萨内得以能够在对手两条阵线之间要球并突然启动,与回收中路的科曼抓住了巴斯托尼犹豫时身后的肋部空档打出配合,最终制造了丹布罗西奥的乌龙球。

这次提速无比突然,过程中恰尔汗奥卢甚至始终站在原地没有任何反应,拉边的戈森斯丢球后才意识到阵型的破绽,质疑队友为何没能封闭空间。

这个球打进之后,基本上胜负已分。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6)

几分钟后,小因扎吉连续换人,彻底变阵四后卫。但这样的换人为时已晚,两球落后下球员心态已经发生变化。而还没等国米的变招奏效,纳帅立即进行反制:既然科雷亚换下了中锋哲科,那么德里赫特作为“反装甲武器”就不再必要,被更为灵活的于帕换下;格纳布里换小科曼保证前场活力。

国米孤注一掷的反扑计划被扼杀在了萌芽,比赛在这次换人之后其实就彻底宣告结束。

因扎吉双杀拜仁(小因扎吉棋差一招)(17)

所以,死亡之组之所以死亡,就在于顶级球队之间的较量,那种胜负往往不由拔河般的持续拉扯所左右,而是瞬间寒光闪过,回过神已是流血五步的突然死亡所带来的的紧迫感。即便只是眼皮轻合打了个瞌睡,醒来都可能千疮百孔。

回到这场比赛,小因扎吉从首发变阵,到比赛调整,都是收到了成效的,但他在决定比赛走向的时间段,甚至决定的时刻,都慢了纳格尔斯曼半拍。这几个半拍或许不起眼,却最终葬送了比赛。

如果从两队阵容来看,国米的抵抗和反扑应该说都是颇具成效的,只是恰尔汗奥卢一个简单的疏忽,泄掉了国米憋了一整场的那口气。

恰尔汗奥卢简单的疏忽,和小因扎吉慢半拍的反应,正是这场比赛和两队实力差距的缩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