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养殖技巧(提高中蜂快速养殖技术二三事)

近些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森林面积增大,各种蜜源植物花期一个接一个,为我们养蜂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养蜂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一年四季养强群,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近几年在蜂场的实地养殖操作和管理,得到如下一套养蜂生产管理技术。1 有王群培育新蜂王 在一个蜜源的初期,就着手人工育王,在有蜜源期交尾新蜂王。有蜜源期交尾发育的新蜂王比无蜜源期交尾的王要好得多,也是养蜂者众所周知的。 选择蜂群在 4~6 脾基础上,首先人工育王,处女王要出房的 48 h 前,把原有的老蜂王用王笼关起来。如果选择的是 6 脾蜂的群,就把关起来的老王放在隔板的另一边后面缝隙处,工蜂通过隔板后缝隙处饲喂蜂王,关起的王就不会死亡。如果选择的是 4 脾蜂群,就把关好的老王放在边脾的后面。 提前 1 d 介绍王台,放在事先关好的蜂群内 (计算时间第二天处女王出房)。介绍的同时要对整个蜂群全面检查 1 次,出现王台全部毁掉,就要保证在处女王出来以后该群不会有王台,否则就会出现分蜂,导致蜂群减弱。 采用这方法:一是处女王交尾期间,如不成功,工蜂不会马上产卵;二是处女王交尾不成功,就放老王,不会对蜂群有多大的影响;三是处女王交尾成功,正好组织新老交替,如老王产子率还好,就加隔王板,组织 1 箱双王群。2 常年养强群蜜源期才能高产 2.1 春季蜜源期强群管理 春季花开,蜂群增殖最快,蜂群达到一定的群势蜂王就开始产雄蜂,这是分蜂的前兆。这时进一步做好种群的选育,把不是选种父群的雄蜂全部割掉,只留选好父群的雄蜂,雄蜂出房后就开始人工育王。在油菜花期首先要做到收蜜分蜂两不误。春季群 7~8脾时,油菜花进入盛期,蜂群就会造王台,进入分蜂。为了保证强群采蜜,进行人工分蜂,自然王台一封盖,就把老王提走,和其他群提出的老王,各带 1张封盖的要出房的子脾和 1 张糖 (蜜) 脾组成 1 箱双王群 (操作最好是在中午,因箱内大多数是幼蜂)。把人工育的王台,在封盖后便换出原群的自然王台,只留 1 个人工育的王台,其他王台 1 个不留,全部除掉。这样就形成了分蜂采蜜两不误,同时利用处女王强群采蜜夺高产,原群以便换新王。分出的、组成的双王群,子脾出房后,在确保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加础造脾,分出的弱群,利用双王快速繁殖,到下一个蜜源期又是 1 个强群。 2.2 夏季蜜源期强群管理 蜂群通过春季繁殖发展,到农历四月五倍子树12 d 左右的花期,强群可采收 1 次蜜。分出的双王群,可在加础造脾达到每边 4 脾,捲花期,进入强群,在捲花初期就着手人工育王,进入流蜜期对双王群进行处理,把产卵较好的 1 只王,同样带 1 张大封盖子脾,同其他提出来的在次组成双王群,一边 1 张子脾、1 张蜜粉脾,原群去掉中间隔板,组成 1 个强群,在流蜜期加础造脾,达到满箱,变成强群。进入大流蜜期,都把老蜂王用王笼关上。如出现王台,就把老蜂王杀死,去掉自然王台,1 个不留,换上人工育即将出的王台,进行处女王采蜜。 早春原群换新王的蜂群一直都强,进入捲花期同样连脾带蜂王组成双王群繁殖,原群再次换王同样利用处女王采蜜。通过第二次换王,使全场 2/3 的都是新王,新王在度夏无粉蜜源期不容易停产、飞逃,有利于安全度过夏天,进入秋季。 2.3 秋季蜜源期强群管理 蜂群通过漫长的度夏,群势都有所下降,进入秋季早晚气温较低,秋季蜜源 (乌泡、五倍子) 花期,在 7 月下旬至 8 月初,人工育王,也是最后一次培育蜂王,通过恢复发展群势采收五倍子、乌泡蜜。双王群,第一个五倍子蜜源过后达到 8 脾,每边都有 4脾,就分开成 2 个单群,进行最后 1 次换王。换王方式采用前面提的有王群换王,处女王交尾后,群势不好的从强群调要出房的大封盖子脾,进行补给,确保箱内饲料,繁殖越冬蜂。养蜂行业是一年之季在于秋,秋季繁殖的越冬蜂越强,来年繁殖快、采蜜越好。3 一年三次育王换王的重要性 第一次育王换王,越冬群通过春季,快速繁殖,群势达到高峰期,按蜜蜂的生活习性,就会出现分蜂。利用这一生活习惯,人类就研究出人工育王、人工分蜂,开展品种选育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二次育王换王,一是换上年产卵量下降的老王,二是组织强群利用处女王采蜜,三是夏季蜜源交尾的新王,在伏天新王不容易停产,有子有蜜的蜂群一般情况不会飞逃。 第三次育王换王,蜂群进入秋季蜜源期育王,一是换掉上年留下的老王和不好的蜂王,利用新王和秋季蜜源繁殖越冬蜂。二是秋王在来年春天产卵早,秋季的越冬蜂越强,来年早春既能产蜜又能分蜂。

中蜂养殖技巧(提高中蜂快速养殖技术二三事)(1)

中蜂养殖技巧(提高中蜂快速养殖技术二三事)(2)

中蜂养殖技巧(提高中蜂快速养殖技术二三事)(3)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