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与晁盖性格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刘老师读书宋江和晁盖)

中国人读《水浒传》,大抵是不会将“流氓”二字冠在晁盖和宋江的头上的因为他们的头上堆砌了太多的“义薄云天”“两肋插刀”“为人四海”“仗义疏财”……这些美好的成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宋江与晁盖性格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宋江与晁盖性格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刘老师读书宋江和晁盖)

宋江与晁盖性格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中国人读《水浒传》,大抵是不会将“流氓”二字冠在晁盖和宋江的头上的。因为他们的头上堆砌了太多的“义薄云天”“两肋插刀”“为人四海”“仗义疏财”……这些美好的成语。

但认真研究水浒,就会发现,其实,此二人乃《水浒传》里流氓之最伟大者。

晁盖,本来是一农民,但因为自己武艺高强,在和邻村的人争夺水源的过程中,战胜了对手,于是,被举为村长,进而雄霸一方。

如果说争夺水源,是为了村民的收益甚至生存而战的话,那么,是否就可以靠武力获取所有资源?晁盖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地方黑恶势力的做法,谁更流氓,更无赖,更不要命,谁就赢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晁盖就靠着比邻村的更流氓,成了当地的黑白道上的“带头大哥”,并积累了巨额财富。进而因为为人四海仗义疏财,成为远近闻名的“托塔天王”。

仔细想想,就凭晁盖庄子上的一亩三分地,晁盖是否有能力聚拢起巨额财富来?不可能!那么,财富哪里来?只能说,不光彩的手段得来的。否则,也不至于有外地的流氓无产者刘唐公孙胜这样的人,巴巴地跑来送情报,要求合伙“干一票大的”,劫取“生辰纲”。

客官们想想,现在,你好好地村长当着,每天勤奋地工作着,忽然有个人跑来和你商量,说我们抢劫银行去吧,你不觉得是巨大的“黑色幽默”?

但人家老晁可没有觉得丝毫的“幽默”来,而是认认真真地研究起这个“业务”来。最后,真的就当了“带头大哥”,领着几个“无产阶级弟兄”劫了“生辰纲”,最后导致自己家破人亡,亡命梁山。

所以,晁盖,靠流氓起家,靠流氓发财,靠流氓成就江湖上偌大的名声。

而宋江呢,与晁盖相比,只能说他是更高级的流氓了。

宋江本人是富二代,地主老爹的天然接班人,自己读书不成器,在县政府里做了秘书,但人家读书是学渣,工作却是“标兵”一般的存在。

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动”,哎,三郎的小日子就是这么拽!

就是郓城县这样的一个工作小能手,但却干着连流氓无赖看了都要“顶礼膜拜”的事情。

宋江帮了一个外来的女子阎婆惜葬父,最后把人家“葬”成了自己的“小三”

既然“纳”了人家吧,就该好好对人家,但他却“不好女色”,“整日里舞枪弄棒打熬筋骨”,你说你一个大老爷们,打熬那么好的筋骨,却不用,干嘛呢?

阎婆惜发现自己错付了终生,就“红杏出墙”。

宋江却对女人的出墙行为“无所谓”,这就有点侮辱人了,现在时髦的话叫“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以至于小娘子火大难抑,最后借着抓住宋江通匪的把柄,想得些实惠,却不想要了卿卿性命。

宋江做着政府的官,吃着人民的饭,却整天想的是江湖上的事儿。

当他发现上级来的何涛是来捉拿自己的朋友晁盖时,顿时表演欲望之强烈,堪称戏精。稳住来人,自己慢慢踱步,等离开那人视线,狂奔而去,骑马以超过200迈的时速赶去通风报信,回来后,回家换了衣服,假装没事儿人一般,去约了何涛上衙门,然后还义愤填膺地表态说,“晁盖啊,这家伙老嚣张了,我老早就看他不顺眼,果然如此,干他丫的”。

还尽出馊主意,说咱们啊,白天不能去,容易打草惊蛇,最好晚上去,月黑风高月,最是放火天,从被窝里揪坏人,犹如瓮中捉鳖,那就一个爽!

晚上去,人家的财产家人都顺利转移,还预留了几个,准备和官兵大干一场。

宋江的行为,够不够流氓?

其实说“流氓”,太便宜了他。

宋江的“流氓行径”,远非如此。

杀阎婆惜,逃亡,导致唐牛儿最后被发配外乡,留下孤零零的老爹无人养。

自己跑路,给老爹预先留下一副“脱离父子关系”的凭据,算不算流氓?

逃亡路上,遇到江湖人士,就邀约别人“上梁山”“共襄盛举”,豪气干云霄的“带头大哥”的形象深入人心。但老爹假装死亡,他回去奔丧,接受了老爹的“再教育”后,甘愿服罪,押赴江州牢城营的路上,经过梁山,被众人劫上山,大家都要求他留下来,干大事儿,他的表现,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谁要我留下,我就死给你们看!”“我宋江堂堂正正地道不走,怎么可能和你们一起造反?”……类似的表演,将一个流氓的嘴脸演绎得淋漓尽致。

估计,当时大家都懵逼了,都不知道宋江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了。

宋江到了江州牢城营,遇到监狱长戴宗,再一次上神级表演,关于这段文字,我认为是我读过所有的名著中,最最最完美最最最精彩的,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专门拿出来,给大家赏析。

简单些说,宋江,一个囚犯,采取了“挑逗——激怒——恐吓——征服”的系列手段,把监狱长彻底征服到拜倒在自己的“牛仔裤”下,只用了短短几分钟!

宋江当上梁山头领后,流氓事儿干得那叫一个“得心应手”,那叫一个“爽心悦目”。加上旁边有个“文化流氓”吴用的加成,真的实现了“1 1>2”的良好效应。

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