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与什么有关(社保不同档次有什么区别)

参加工作后,社保对于我们每个工作者来说都十分熟悉,毕竟每个月都得从我们工资中扣掉一部分缴纳社保,想不熟悉都不行,虽然大家知道社保是干什么的,但知道社保是分档次的吗?不同档次的区别吗?

今天小编就来聊聊社保档次的那些事!

社保缴费基数与什么有关(社保不同档次有什么区别)(1)

首先,社保为什么要分为不同的档次?

主要是为了让收入情况不同的人群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保,收入高的迁就收入低的其待遇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收入低的迁就收入高的经济压力就太大,所以这才分档了,收入高的选择待遇更好的,收入低的选择经济压力不那么大的,而且档次也是能灵活变动的,比如:大学生,刚进入社会,经济来源还没有稳定,就选择经济压力小的社保档次,等到稳定了升迁了,就可以变更到待遇更好的社保档次。

社保分档次,但究竟是哪些险种分档次呢,要知道社保分为: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大险种,其中分档次的就只有医疗和养老。

社保缴费基数与什么有关(社保不同档次有什么区别)(2)

社保档次的区别主要还是缴纳金额不同以及享受待遇不同,缴纳金额越多享受待遇越好,当然,社保缴纳金额不是大家想缴多少就缴多少,这里说一个社保行业的术语:社保缴费基数,这与我们每个月的社保缴费金额息息相关。

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也就是说,社保缴费基数并不是某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区间,这也是社保分档的前提条件,收入低的人群可以选择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缴纳金额少一些,但待遇也差一点,收入高的人群可以选择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虽然缴纳金额多但待遇更好。

60%-300%可取的值有很多,不可能一个值就分一个档,那得要分多少个档次呀,所以在实际选择中也就三个档次,即60%、100%、300%,其中,当职工个人工资低于社平工资的60%时,只能按社平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当职工个人工资高于社平工资的300%时,只能按社平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与什么有关(社保不同档次有什么区别)(3)

还有,这里说的社保档次只是指的职工社保,城乡居民社保虽然也分档次,但有自己的标准,不过总体原则是一样的,缴纳金额越多享受待遇越好,由于每个地方的政策不同,所以即便是同一档位的社保,其待遇也会有所区别,确定自己社保档次后还可以找当地社保局询问具体待遇。

#社保##社保知识知多少##居民医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