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高原上的兵哥哥(青藏高原兵的情歌)
(从军青藏高原 十二)
1972年10月,我再次上了唐古拉山,到通天河沿,担任守卫通天河公路桥的任务。
上山没有多久,大雪封山了。那一年的风雪特别大,天气也特别冷。通天河里的水,整体冻结成一根望不到头也看不到尾的大冰块。我们的饮用水,就是用钢钎和大铁锤从河里的大冰块上砸下来的碎冰,化水食用的。
无人区深山里羚羊群,黄羊群,也都成群成片地跑到通天河桥附近的向阳的山坡上觅食。羊群之多,像阳光一样,把通天河岸和岸边的山头都铺成了一片金黄色,那么多数不尽的羊群,那种壮丽的景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那会儿,我们已经不想再去打猎羚羊了。
尽管那个时候唐古拉山地区不禁猎野生羚羊、黄羊,但我们部队里的装备的子弹,是不允许乱用的。我们平时偶尔去打羚羊,用的也是“黑弹”。也就是多余出来的子弹。多余的子弹其实是用羚羊跟汽车兵换的,汽车兵允许在汽车抛锚,断顿的情况下,打野物充饥。但汽车兵的枪法相对差,有时几十枪打不到一个野物,不如拿子弹跟我们换羚羊吃了。
我们打的羚羊吃不了,自然也就不想再去打。直到我下山复员时,我还有四只羚羊,留给战友们了。
公路上和通天河大桥上,路面的冰雪冻结的像搓衣板,一愣一愣地又硬又滑。汽车开上去,就像跳舞似的,蹦蹦跳跳的,很少有能安全通过的,大部分都翻到路沟两边了。到了年底,极少有往来的车辆了。
我们那时候在山上,除了坚持站哨以外,其他也就没什么事了,空余的时间很多。怎么消磨这空余时间呢?当时,最好玩的就是唱歌,唱样板戏。样板戏,是那个时代的宠儿,人人会两句。唱歌,大家会唱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语录歌。想唱点换换口味的新歌,还真是不容易。也不知是谁?从哪里?弄来一本《民歌200首》,这在当时是“禁书”。好在我们的唐古拉山哨所远离人群,我们抱着“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这本“禁书歌本”吧。人总是会找到“理由”来满足自己紧缺的需求的, 呵呵!
我们战友中,能人还是有的,有歌本,他还就真能唱得出来。于是,我们学会了《小路》、《喀秋莎》、《山楂树》、《三套车》、《鸽子》、《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抒情的歌曲。
那时候我们真是年轻,老是有莫名其妙的冲动,永不满足的幻想。会唱了很多歌,还觉得不过瘾,于是就想自己编新歌。说干就干,我们又开始编新歌,比试新歌。那会儿,什么老调子编新词,或者老歌新调调,真是瞎糊弄得不少。不过,也有正正经经的新词新调的新歌。那个时候,我们一直想编一首能抒发我们青藏高原兵情怀的歌。记得我们后来编了一首名字叫《雄鹰》歌,用的是具有藏族民歌意境的曲调,唱起来很豪放,能抒发我们青藏高原战士的豪情,体现我们青藏高原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当时都很喜欢这首歌。
从部队复员后,再也没有那种天高云远,辽阔豪放的青藏高原环境。流落在拥挤不堪的城市人群中求生活,一晃就是50年过去了。当初创作的《雄鹰》歌,已经不会唱了。偶尔翻翻旧日记,居然翻出了《雄鹰》歌的歌词:
《雄鹰》
雄鹰飞在高高的天上,
不怕雨暴风狂,
展翅飞舞、凌空翱翔,
不怕迷雾茫茫。
迷雾再浓,暴风再狂,
折不断雄鹰的翅膀。
为了理想,
我愿像雄鹰,
勇敢地飞翔。
雄鹰飞在高高的天上,
翻腾搏击,展翅翱翔。
任凭雨暴风狂,
任凭迷雾茫茫,
挡不住雄鹰的眼睛,
折不断雄鹰的翅膀。
为了理想,
我们要像雄鹰,
勇敢地飞翔。
我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段歌词,那明朗的天空,那辽阔的高原,那九曲十八弯的通天河,那满山遍野的羚羊,那迷雾茫茫的暴风雪,那五彩遍地的藏红虫草,热血在胸中激荡,青春在豪放激扬。这就是我们青藏高原兵的情歌,是我们时代的情歌。有理想,有方向,平凡而有作为,青春无悔!无悔青春!
2020/2/11。
冯京三先生
【作者简介】冯京三,男,汉族,1952年出生。
1968年到江苏溧阳农村插队。
1969年到青藏高原当兵。
1973年复员回南京工厂当工人。文学青年。
1978年进入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电影工作者。
1987年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干部管理大学中文大专毕业。
1988年获得影视照明中级职称。
1992年代获得电工技师职称。
2012年退休。
1988年,开始收藏中国古钱币,进入收藏界。主要收藏中国古钱币,粮食票证,老墨,中国瓷器等。现在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钱高级鉴定师。
1991年,从马路边开始学跳老百姓自娱舞蹈,进入舞蹈界。首先提出创建中国原创现代交谊舞理论,首创《南京小拉舞》,中国第一个原创现代交谊舞舞种,于2000年申报了著作权,填补了中国舞蹈文化发展史上没有自己的现代交谊舞的空白,打破了世界现代交谊舞舞台上,西方舞蹈独霸天下的局面。
2015年,出版了《舞蹈艺术的定义》著作,填补了世界舞蹈文化发展史上舞蹈基础科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2002年,获得首届全国交谊舞大赛冠军。
2005年,获得南京小拉舞舞王称号。
2006年,成为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专业舞蹈家。
2008年,获得世界体育舞蹈(中国)锦标赛冠军。
年轻时就开始做“文学梦”,至今未醒。闲时笔耕不断,虽不成果,但初心不改。学《愚公移山》,总有感动上天之时。
责任编辑:孙克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