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

当我们安心宅在家时

有些人奔波在“疫”线守护着大家

他们就是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我们特别提醒

机关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

医护人员、民警以及基层干部等等

要掌握科学的消毒和防护服穿脱知识

听从专业人员的指挥和相应的防护建议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穿戴和脱卸

要遵守严格的流程

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1)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针对不同人员的职业工作特点

小编梳理了一线人员防护指南

希望能给冲锋一线的你们

提供一些帮助

↓↓↓01

01001011

医护人员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个人防护要重视。

A.防护用品一件都不能少!

预检分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工作帽 、医用防护口罩、面屏、一次性乳胶手套、隔离衣、工作鞋、工作服等。

发热门诊、隔离病区、临床检验医学中心、救护车转运人员,进入污染区的保洁、维修、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等,防护用品有:一次性工作帽 、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一次性乳胶手套(双层丁腈手套)、分体工作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工作鞋、一次性高腰靴套等。

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2)

一级防护和二级防护图示参考

B.穿脱顺序一条都不能颠倒!

,时长03:22

(如何正确穿脱防护装备)

严格按照从上到下穿戴、口罩先戴后摘、穿脱不颠倒原则要求,由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时,更衣间内建议遵从以下顺序:换拖鞋→脱下个人衣物放入柜子→手卫生→穿分体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 →戴医用防护口罩(更衣间配置镜子,查看佩戴情况)→戴内层手套

C.注意事项一点都不能含糊!

1、设置专门的防护穿脱区域,脱卸时动作轻柔,尽量少接触污染面,加强手消毒;

2、用后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不得随意丢弃;

3、工作服应加强清洁消毒,可热力消毒或消毒剂浸泡消毒。

D.日常防护还要牢记这5件事

1、测量体温,每日核酸检测,评估身体状况 ;

2、正确佩戴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

3、尽量选择步行、骑行、开私家车;

4、避免集中就餐,提倡分散式、错峰式就餐;

5、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3)

02

后勤保障人员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

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4)

03

民警、交警、城管、卡口盘查人员

A.出勤前配齐基本医疗防护设备

B.进行卫生防护前和执勤后要做到勤洗手

C.日常工作必须佩戴口罩,妥善处理废弃口罩

D.在重点岗位有可能接触到病毒携带人员应穿戴防护服。

E.在路面风险排查或事故处理中,应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用体温枪进行常规检测,单次检测前后要消毒。

F.遇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有风险地区外出史或与病毒感染者接触过的人群要引起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自己的体温,若其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之接触的无症状民警应隔离2周,有症状的民警应及时就医。

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5)

04

快递人员

A.提倡“无接触投递”

提倡“无接触投递接收”,尽可能地减少直接接触,最大限度地保护一线员工和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B.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

快递员收寄物品类邮件快件时要严格验视内件,进行实名收寄。严禁收寄禁寄物品,避免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

C.勤消毒 讲卫生

快递员在收派快件时务必佩戴口罩。对经常触摸的物品消毒,对邮件快件和车辆“二次”消毒,并避免到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活动。

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6)

05

社区工作者

A.办公室值班人员

保持办公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最好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室或参加会议时须佩戴口罩。

B.一线执勤人员

一线执勤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因工作需要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要配备足够的消毒剂(液),用于对执勤器具和车辆等的消毒防护。

c.隔离人员服务人员

根据工作需要有可能接触到患者或疑似患者的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可采用医用橡胶手套、长袖橡胶手套。用前要检查有无破损,佩戴时检查是否舒展无褶皱,使用后应清洁和消毒。

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7)

06

采购人员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采购完毕勤洗手。

抗疫一线工作量(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指南)(8)

这一场逆行

处处存在风险

身着“大白”的你

请注意防护

保护好自己!

来源:健康威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