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连锁品牌设计(美式快餐连锁店的前世今生)
当你饥肠辘辘,需要尽快饱餐一顿,不少人的首选项会是麦当劳、肯德基这些美式快餐店。
但是当你走进这些快餐店,你会发现:不管什么品牌,每一家门店似乎都长得差不多?从外面看都是挂着大logo,走进去,是不太舒适的硬质桌椅,瓷砖地面,灯光过分明亮,大大的柜台上面挂着各色闪亮的菜单牌,后面是开放厨房……
麦当劳的柜台
为什么美式快餐连锁店都好像长得一个样子呢?
快餐店的雏形起源于上个世纪,为了满足工人们“尽快解决午餐”的需求。餐厅想尽办法让顾客更快吃完,以提升翻台率而盈利。于是有的餐厅开发出方便的简餐菜式,而有的餐厅故意设计让人坐上去不舒服的桌椅,促使客人尽早离开。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食品工业的变革,快餐连锁店的经营思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被工厂批量化生产出来而不需过多后期加工的食品,如汉堡,炸鸡,薯条成为了快餐店的主流,而快餐厅的服务思路也设计为“尽可能简化快速地提供完所有服务”。
上世纪50年代享用快餐的一家人,这顿饭花费了1.49美元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汽车人均拥有量的提升,各式各样的汽车餐厅(drive through)也在美国各地出现了。汽车餐厅是尽可能快速提供服务的一种终极场景:顾客驾车途中路过一家快餐店,无需下车,只要开车绕场一圈,在一边点餐,从另一边就可以接过打包好的食物然后开走。
1974年,麦当劳第一家汽车餐厅
进入了新世纪初,快餐店的一些品牌开始引进了差异化竞争,它们希望能做“中高端的快餐”,从而改变快餐原本作为底层食品的固有标签,吸引到一些新中产顾客。
这些中高端快餐的特质就是:提升食物的品质,仍然保持快餐的出品速度,但会以更高的价格售卖。
麦当劳“环球美食”营销活动
但是不管怎样的差异化,快餐店的一大共通之处就是:你仍然需要先在收银台付款,然后取餐。
中高端快餐之路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走得很艰难,但是在最近几年突然变得流行起来了。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人们开始对饮食均衡变得更加看重,而传统快餐的烹饪方式和食材选用决定着它们并不是那么健康。
所以,各家快餐店也开始了谋求转型之路。
我们能看到,快餐店的菜单上多了一些更加昂贵的“甄选”食材,沙拉和其他蔬菜的比例也提高了,但是快餐店赖以生存的核心餐品仍然是那些:炸鸡,汉堡和可乐。那么想要扭转整个快餐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不健康”的形象,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于是快餐店们纷纷踏上了第一步:全面升级品牌广告和包装。
首先,之前招牌爱用的大红色(刺激食欲)和白色、黄色被替换成了更显得高端的原木色和黑色。
因为原木的颜色会容易让人与到天然,自然、健康等概念联想到一起,对于快餐品牌的形象扭转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原木色设计的新装潢可以让消费者联想到天然和健康
然后, 快餐厅需要用到明亮的大玻璃窗,或者开放式的用餐区,可以让顾客从很远的地方就清晰地看见里面——这样的设计会给顾客留下干净卫生的印象。
再然后就是灯光了。可以发现,快餐厅的灯光永远都比周围的餐馆要明亮很多,不会留下任何昏暗的角落——这样就会给顾客提供安全的感觉。
收银台上方的大菜单上永远是当季新品套餐的形式,而且选项很少,这样也能引导犹豫不决的顾客迅速作出点餐选择。
可以说,快餐连锁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给顾客潜在的引导,促使自己的目标顾客被吸引进来,完成点餐,并且得到一份出品稳定的食物而出发的。
回顾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史:从一开始代表新奇的舶来品,到后面被父母长辈斥为垃圾食品,再到现在逐渐回归它本来的价值——成为打工人午餐众多选择中的一个选项。相对而言低廉的价格,稳定出品的口味和食品安全质量,都是人们考虑的重要因素。现在的零零后会很难想象,三十年前有人会在肯德基举行婚礼吧。
80年代北京的肯德基餐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