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思思教你变美(樊传果邓思思)
# 摘要
本文运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bilibili视频网站的互动仪式链运行模式和运行特点。研究发现,B站独特的UGC内容生产模式助力用户在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交换的利益驱使下,形成了以B站up主创作的视频为虚拟互动情境,弹幕评论、留言评论为互动方式,三个不同类型的关注方式形成虚拟界限为互动条件,集体符号和群体感受为互动结果的互动仪式链模型;伴随互动身份的高程度匹配、较强的个体情感能量和互动仪式的延续性以及用户对平台、对up主的高黏性等表现特征,构成了B站互动平台的独特性。
一
引 言
2009年哔哩哔哩(英文名称:bilibili,简称B站)视频网站成立,十余年的生态文化布局让B站逐渐发展成为当下年轻一代人群高度聚集的潮流文化社区平台。独具特色的UGC生产模式迎合了受众的喜好,让B站在爱奇艺、腾讯、优酷三个视频网站合围中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一代聚集的平台与涵盖番剧、直播、游戏、娱乐等多个兴趣圈层的多元文化社区。用户根据个体的兴趣偏好和价值判断选择内容,在虚拟空间中汇聚,自发地进行交流与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传达自身想法和情感,达成彼此的身份认同。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以欧文·戈夫曼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与爱弥儿·涂尔干的宗教仪式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将在宗教中具有情感能量凝聚功能的仪式扩展到了日常生活中。该理论指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身体共在”同一场所;有边界,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关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有着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这四个要素形成了“互动仪式链”的节奏性反馈循环过程,并且以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为核心,在互动仪式场中交换资本符号和情感能量;同时将收获群体团结与身份认同感受、个体的情感能量,产生具有神圣性的集体符号以及群体道德感和罪恶感,作为互动仪式链产生的四种结果。该理论将人和人之间的每次互动都看作一种仪式,个体在仪式中投入成本,以追求情感能量。
B站作为一个典型的UGC视频网站,各个up主根据自己的专长或喜好制作、上传视频,用户也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观看视频,以时间和内容为关注焦点,通过弹幕、转发等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不断进行沟通和分享。在B站内部up主与用户的互动以及up主与用户身份的切换形成了自发自主的互动,这与互动仪式链相契合。当用户点击进入主页观看视频,视频所在的网络空间自然形成了一个虚拟场域,让人们汇集在此,将没有关注或进入视频的用户排除在外。进入视频后,成员的注意力被视频的内容所吸引,并通过发送弹幕评论或留言,向up主与其他用户表达自己的感想或疑问,up主也会在视频中或评论中与大家交流,共享情感与情绪体验。用户之间的互动传播行为在B站内部形成了具有延续性的循环互动仪式链。
本文运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B站的互动仪式链运行模式和运行特点。
二
B站的互动仪式链运行模式分析
B站将年轻人作为主要目标用户的发展战略,让更多具有相似喜好与价值观的年轻人在这里聚集,积极的互动愿望与用户、up主身份的切换自发地促进了互动仪式链的形成。虚拟情境下用户之间的网络互动产生非物理形式上的空间聚集,共同关注的焦点引发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用户在互动中交换情感能量,形成集体符号。
(一)互动方式:虚拟情境下“同时在场”的互动
情境是互动仪式链关注的重点,也就是人们在物理空间的身体聚集下的情境。柯林斯认为只有充分的身体接触才能共享情绪体验,产生群体感受,远程议程会减弱互动效果。但是柯林斯所在时代的主要媒介是手机和电视。网络技术赋能克服了物理空间的局限性,在虚拟情境中用户与up主实现感官上的“在场”确认与体验,从而替代物理空间上的身体共在,转变为虚拟在场;并且扰乱了时间上的顺序性,无论相隔多长时间,在网络的场域中都能产生共时性的效果。
B站中丰富的视频资源,尤其是在番剧、游戏和up主上传等方面独具特色的视频内容,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丰富的虚拟互动情境。B站中的视频从时间的固定性角度可以划分为直播与录播两种视频呈现形式。直播间将虚拟空间直接割裂为“房间”内和“房间”外,对未进入直播间的人自动设限,主播与进入直播间的用户可以就主播的内容或用户所发送的弹幕评论进行交流,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直播的互动形式将物理空间替换为虚拟空间中的情境,避免了身体接触,但在时间上达到了“同时性”。
用户点击主页观看视频,虚拟身份在同一情境下的“同时在场”构成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首要要素。使用者参与仪式过程中可以发生三种互动关系:与视频内容进行互动;与其他用户通过发送文字、图片的方式互动;与up主即视频的制作者或上传者互动。其中主要的互动方式是弹幕式互动和留言式互动两种类型。
1.弹幕式互动
2006年日本一家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使观看者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同步看到其他用户用闪现、滚动的字幕形式发表的评论,开启了弹幕评论功能。使用者可以编辑弹幕的内容,并设置字体的颜色、字号等,发布者也可以自定义设置弹幕停留的位置、出现时间等。
用户针对视频内容、up主的话语或其他用户的评论在视频中发布弹幕,表达当时的心情或疑问或自己的解读,即时的评论文字在屏幕上动态显示出来,几秒的出现时间模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语速。对相同内容作出的评论,不论观看视频、发布弹幕的时间相隔几天、几年,在视频中始终在一个时间点出现,现实中发布弹幕的时间片段被整理成为与视频同步的流畅合理的时间线索。在视频这一虚拟情境中,以视频的时间为线索,给用户营造一种多人同时在场、多人互动的错觉。
弹幕视频技术所提供的时间同步、空间聚集的在场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实现虚拟同步在场,以代替柯林斯提出的物理空间上的身体接触,近乎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情境。用户用弹幕互动的过程中聚焦于视频内容所提出的焦点和其他用户的情感状态,视频的声音画面效果伴随用户的弹幕评论构建出一种共时性,视频形成的互动情景营造了共同观看的在场感和虚拟的聚众观影感受。
2.留言式互动
传统的留言形式的互动也是B站的互动方式之一,包括在评论区留言和给up发送私信。这一传统的互动模式仍然按照发布的时间顺序排列,在用户或up主查看评论时仍然会有一种多人在场感,只是留言后缀显示的时间点容易让人轻松回到现实。弹幕互动以视频中的时间为线索,而留言式的互动则以使用者查看评论的现实时间为准。
除了弹幕互动和留言互动,B站近年来的“破圈”吸引了大量的受众,同时也造成了粉丝文化的介入,B站up主应援团的出现给用户提供了多人的互动空间,这种类似于社交群组的虚拟互动场所有着更为严格的准入机制。在up主开通应援团的情况下,需要用户通过投币的方式获得粉丝勋章才能加入应援团。拥有相同的关注对象、共同的喜好与相似的价值观的用户在应援团里聚集,并且因为存在时间成本的投入,用户更容易在群体中达成主体性建构,感知与其他成员的相似特征,形成群体认同感与团结感。
网络技术的支持提供了虚拟身份在网络空间的互动情境,并且给使用者提供了多种互动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是在B站以及其他网络空间互动中,目前的互动更多采取的是文字或图片的形式,物理空间中人们身体在场时,互动过程人们常用的语气语调的表现力只有up主能够通过视频来展现。
(二)互动条件:共同关注形成无形边界
人们的互动行为是理性的利益追求的过程,共同关注是在基于情感能量互换和资本符号交换的互动仪式市场中追求的利益最大化。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符号资本解释为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长期过程中累积的名誉、精神等以符号化的方式存在的无形资本。符号资本是B站用户选择关注对象的重要方式,考察包括up主的身份、学识、专长甚至是语言风格等要素,对法律感兴趣的会选择权威性的有律师资格的up主,对游戏更感兴趣的则会选择在游戏经验或技术上更加有优势的up主。同时,如果用户与本身具有相近符号资本程度的人进行互动则更容易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与舒适的互动情境,拥有法律学习背景的用户在法律知识传授的视频中会更加专注,在游戏中习惯使用同种游戏角色的用户在相关的视频中也会更有互动的欲望。符号资本的选择与交换将相似兴趣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形成对同一焦点的共同关注。而情感能量的获取通常是人们开展互动仪式追求的根本利益目标,用户投入时间、情感、物质等成本换取如喜悦等情感能量,在情感能量交换中获得身份的自我认同。B站的视频发布者也会利用自身的资源来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互动,以此来获得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互动仪式链中关注共同焦点的互动要素也由此形成。
由于用户理性地追求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因此选择共同关注焦点的用户往往具有相似的兴趣与价值观,而没有参与的用户与这些用户之间形成虚拟无形的边界,满足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对“局外人”设限的互动要求。在B站中参与互动的门槛较低,进入视频发送评论就可以参与这一情境中的互动仪式,但用户本身的符号资本与对情感能量的追求已经决定将会参与哪些社群。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可以让用户在集体行动中有积极的互动愿望,从而形成团结感,也将未参与互动的人们排除在外。
1.关注焦点——事件、内容类别、up主
B站中用户的关注焦点可以分为事件、内容类别和B站独有的up主三种不同的关注方式,三种方式相互重叠同时相互区分。通过视频标题的凝练和标识,相似喜好的用户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关注内容。
以事件/话题为关注焦点通常伴随参与人数多、时间较短等特点。当下的某一热点或社会发生的某一事件会快速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同时因为事件的影响力、范围程度而决定共同关注的时间与人数。如2019年末暴发持续到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其影响力巨大涉及人数多而受到了大家广泛的关注,目前这一事件还在持续当中,依旧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是后续人们对事件的关注也会伴随着事件的平息而下降。
B站拥有丰富的内容类别包括动画、影视、游戏、科技等,尤其是开辟的鬼畜与番剧专区成为B站独有的优势,人们的关注焦点也通过这些大类别划分为多个板块。用户数量的增加造成对二次元文化内容的关注度减少,非二次元文化内容关注的增加成为B站关注焦点的偏移趋势。
up主的主题内容、视频长短甚至是语言的风趣都可能成为人们关注up主的理由,对up主内容不感兴趣的用户也许会因为up主的颜值而成为共同关注群体中的一员。
2.虚拟界限隔离局外人
关注同一事件的用户可能也正在关注游戏或同一个up主,因事件、内容类别、up主的关注形成的群组存在交叉的可能,但是又同时对外设限。对“局外人”设限是互动仪式链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很容易跨过这条界限参与到互动仪式当中。B站的对外界限似乎更加明晰,在B站注册会员需要提供正式会员赠送的邀请码,或者在60分钟之内完成一百道以ACG文化知识为主的问题考试。用户参与互动所花费的成本越高,成员对群体的认可度和团结感就会越高,并为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三)互动结果:群体感受和集体符号
在互动仪式链中,情感能量驱动共同关注焦点的形成。柯林斯认为,人们参与互动仪式会产生群体的情感共鸣,并将之符号化。
up主与用户拥有共同关注焦点,up主采用提问、回复等方式与粉丝互动,用户通过点赞、转发等方式与up主或其他用户互动,共享彼此的情绪体验,试图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自我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同时从中汲取个体的情感能量。在积极向上或悲观情感波动中与他人寻求相似的情感体验,利用情绪感染形成群体感受。“情绪感染是群体事件中群体情绪得以形成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他人情绪在自身引起的反应,还会转过来加剧他人的情绪。通过模仿、反馈和感染这三个阶段,相同的情绪在群体间传递、聚集和增强,最终形成可持续的情感能量”,由此造成群体认同感与道德感,和累积的个体情感能量作为互动仪式链结果的产出。集体意识的催发伴随着集体符号的出现,在用户不断积极互动行为中经过众人认可与追随的集体符号,增强了用户的忠诚度和信仰的坚定性。
1.互动中形成群体感受
在多次互动与多个情境互动中累积的情绪在相互感染中形成了群体感受,群体感受包括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团结感和责任感。
在视频这一共同的虚拟空间中,用户之间相互依赖,当up主说:“有某种相同经历的在屏幕上扣1”,具有相同情绪体验的用户们在屏幕上聚集,这不仅是up主对用户身份的认同,也是用户彼此之间对各自身份属性的认同。通过情感和时间等成本的投入,成员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和瞬间的团结感,在大家的团结一致中,集体的互动仪式继续发生,群体身份认同感和团结感不断增强。
视频中经常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成员或有意发表恶意话语的用户,这种违反群体道德符号,让其他用户感到不适的行为者通常被称之为“喷子”,群体的责任感和罪恶感会使群体成员维护集体符号和互动秩序,排斥互动中出现不认同群体符号与团结的用户,以维护共同秩序和公共空间的群体道德规范。粉丝文化的介入也带来了原本B站少见的“刷票”“刷弹幕”等行为,这些行为也遭到了B站原有的二次元粉丝的抵制与反对。“群体成员间通过彼此的情感互动和经验分享,越来越呈现出共同行为的特质,进入群体成员共同创造的情境中,群体成员对团结的维系、从互动中获得情感共鸣使得成员持续地参与到下一次的互动中”。
2.互动中形成集体符号
B站中的集体符号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文字或图片,甚至可能是一种行为或是一件衣服。比如产生与B站的“一键三连”,长按点赞键就会同时对作品进行点赞、投币和收藏,又被称为“素质三连”,用以表达对up主的支持与赞赏,成为只有沉浸在B站的用户才懂的行为符号。如“张三”是up主“罗翔说刑法”塑造的虚拟人物,慢慢演变为“法外狂徒张三”这一虚拟符号。集体符号在长期的互动行为中反复出现,被用户逐渐认可并分享,又在分享中不断变化,获得用户价值认同的集体符号得以延续使用,并被赋予价值、情感意义和功能。获得用户认同的集体符号会得到用户的共同维护,同样它也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up主之间的情感纽带。
三
B站互动仪式链运行特点
B站特有的内容生产模式造就了其互动仪式链的独特性,up主作为B站内容生产的主要人群,制作的原创视频为B站提供了百分之九十的PUGV(专业用户制作的视频)内容。基于这一特征,B站的互动仪式链具有用户之间互动身份的匹配程度高、较强的个体情感能量和整个链条的延续性与用户高黏度等特征。
(一)互动身份的匹配程度高
用户个体的学识、地位、荣誉、社会关系等组成了成员在互动情境中的虚拟身份,B站独特的UGC内容生产模式决定了高程度的互动身份匹配,这意味着互动对象拥有某种相似的身份背景,体现在up主与用户之间的身份匹配和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身份匹配。
up主们以不同的利益目标为驱动力,通常以大众喜爱的内容和个人擅长的内容为主,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发布到B站中,up主不仅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互动的主体,也是内容的传播者、接收者和互动对象。大多数up主都是普通人,因此他们只能依照自身的专长制作吸引用户观看的视频,引发用户的互动行为。同样因为符号资本的交换与情感能量交换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用户会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偏好和价值观的互动社群。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士很少会观看学习类主播的视频,从不玩游戏的用户通常不会点开游戏主播的视频。因此具有相似兴趣的用户更容易被关注同一焦点的up主所吸引,在互动过程也更易产生情感共鸣,获得身份认同,相似的经历体验促使用户共享情绪体验和群体感受。
(二)个体传递的情感能量强
情感能量是“长期稳定的情感体验的集聚和累积,是人们长期的互动活动中永续流转、传承与联结的。情感能量在群体成员间的传递,不仅强化成员间身份认同,更是凝聚群体成员的巨大力量”。在B站的内部互动中,用户从观看视频时与用户、up主不间断的互动行为中获取情感能量,表现为对平台、主播的高黏性和自我身份属性的群体性认同。较强的个体情感能量则来源于互动的个体数量和互动仪式的频率与效果。
对up主来说,一对多的互动模式保证了up主能够拥有比普通用户更强的个体情感能量。在互动过程中,up主可以收获用户在情感上的赞赏和认同、在知识层面的资本互换和在物质方面的资本。对于普通用户来说,up主和B站平台也在积极地给予情感能量。up主的情感能量来源于与用户的互动,反之,up主也要积极地维护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仪式才能获得稳定的情感能量。up主制作视频时会考虑粉丝的喜好与观看愿望,在内容上增添粉丝感兴趣的内容,在视频中up主也会积极地与用户进行交流,甚至会偶尔开通直播与用户产生即时性的互动仪式。在视频的互动情境中,up也会通过回复评论、解答疑惑或抽奖的方式回馈给粉丝尊重和满足感。B站本身也会积极促进用户情感能量的获取,比如在用户投入一定成本后发放粉丝勋章等。
(三)互动仪式的延续性与用户黏性高
互动仪式的延续性与用户黏性高的特征表现为B站互动仪式的延续性和用户对平台的高黏性。而视频内容的更新模式、up主的盈利模式和个体情感能量的不对等是互动仪式链表现为延续性特征的主要原因。
视频发布者在平台发布的视频是用户参与互动的主要情境,up主固定时间段的视频发布不仅为用户互动提供了虚拟身份共同在场的虚拟空间和互动情境,同样也提供了新的关注焦点,累积情感体验,促进群体团结感和集体符号的形成,得以让互动仪式链能够循环往复。B站制定的up主盈利制度规定在达到一定用户点赞数量后,按照比例给予up主资金上的奖励,这一模式鼓励up主创作更多受用户喜爱和更多数量的视频,维持互动仪式链的运行发展。
在情感能量的获取方面,双方参与人数上的不对等使得up主获得的个体情感能量总会多于用户所获得的情感能量,导致个体情感能量获取的不平等,加上B站本身视频发布的低门槛,诱使更多的用户制作原创视频,以追求更强的情感能量,B站的互动仪式链得以延续循环。而up主发布的以受众的兴趣为导向的视频内容也早已决定用户的高黏性特征,并且B站up主格外注重与用户的互动,甚至会根据粉丝的投稿来制作视频的主要内容。当一个视频结束,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形成的瞬间团结感也会即刻消散,但是视频的持续发布会让用户形成稳定的情感体验,吸引用户再次参与互动,这也是用户黏性高的原因所在。高黏度的特征让用户在选择互动空间时会优先选择B站中的视频作为互动情境,并且拥有积极的互动愿望。
四
结 语
B站将视频作为互动的主要情境,用弹幕式、留言式的互动方式营造多人虚拟身份在线的在场感,以事件、内容类别、up主作为关注焦点形成虚拟界限,群体认同感、团结感、责任感和集体符号作为互动仪式的产出结果,形成了具有互动身份的匹配程度高、较强的个体情感能量和整个链条的延续性与用户高黏度等多个特征的闭环互动仪式链。在维持现有互动仪式链运行模式的同时,也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运行方式。
首先,保障原有用户在场的优势,再吸引新用户的参与。B站现有的用户拥有更强的情感能量和群体团结感,这群用户的互动参与是B站互动仪式链能够得以循环往复的驱动力量,但是B站的壮大与发展势必需要更多新用户的参与,因此需要维持现有用户与新用户之间的平衡,减少两者之间的对抗与排斥。其次,增加使用者的互动方式,拉近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互动沟通的距离,让使用者有更多共享情感体验的渠道,增强用户的互动欲望。最后,规范互动行为与内容,保持B站原有的互动生态,避免在其他亚文化介入的同时引入让用户感到不适的行为和内容。
(载本刊2022年4月号,图表、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
樊传果,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邓思思,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生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和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0_08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晨
审核:颜云霞
传媒观察杂志
媒媒与共。新闻人和新闻学人的家园。关注业学前沿,追踪融合发展,透视舆情热点。
本刊投稿网址:cmgc.cbptki
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