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千年古银杏 安徽高口碑唐朝寺庙
秋风清,秋月明,每当空气爽朗时,我就明白秋天终究是到了。若说雪花是冬天的精灵,那银杏便是秋天的使者,一叶知秋,当银杏叶缓缓落下,深秋已款款而至。
安徽有一座唐朝古刹,平日里游客不多,可待秋风扬起,草木尽黄时,古刹内便是人头攒动,游人们远道而来,只为目睹那两株古银杏的魅力,这就是寿县报恩禅寺。
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相传为唐玄奘奉旨修建。唐玄奘西行求法之前曾游历各地,那时资历尚浅,西行归来后已是43岁,而寿县离长安较远,唐玄奘亲自来督建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有可能差遣弟子修建。
寺庙最初叫东禅寺,落成之后便声名远扬,北宋时建有九级佛塔,用来存放舍利,苏轼游览古寺时曾写到:“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岗”。
舍利塔在1862年毁坏,仅剩下三级,1977年被全部拆除,现只有佛塔遗址,一片荒凉。令人惊喜的是,拆除佛塔时意外在塔下发现了地宫,地宫里有金碧辉煌的壁画,还有一个石匣,内装着银棺、金椁和一些舍利子。
这些舍利属于哪个高僧?又是谁打造了如此精美的金椁银棺?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却增添了报恩禅寺的神秘,告诉了世人古寺曾有过的辉煌。
我有幸见到了金椁银棺和舍利,它们被存放于寿县博物馆。舍利子有几十颗,像色彩不一的玻璃球,有大有小,金椁很小,做工精致,通体绘有雕刻,想必极为昂贵。这两件文物也成了寿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天都吸引着不少游客。
报恩禅寺之名改于明朝,相传寺内方丈曾救过一条大蛇,后来方丈生病,大蛇赶来舔遍方丈全身消除了疾病,因而得名报恩禅寺。传说毕竟是传说,谁也不会寄希望于一条大蛇来救命,但名字来源定和报恩有关。
在安徽寿县,没人不知道报恩禅寺的大名,在民间口碑极高,抵达寿县后,我第一个景点便奔赴于此。古寺位于小巷中,我前去时正在修路,被铁门围了起来,我转了一圈没发现入口便离去了。
回去后转念一想,这么有名的寺庙应该会留条路,果不其然,第二次赶往时找到了一个缺口,可弯腰通过,正有香众穿行,只怪我第一次太粗心,多跑了一趟。
古寺很安详,黄色墙壁绿色琉璃瓦,苍松和古树林立,颇有千年古寺的样子。寺庙不收门票,随意出进,门口连个僧人都见不到,正是:“深巷藏古寺,默然已千年”。
山门上有一副对联:天宇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我很喜欢这句对联,常说佛法渡人,其实能渡的终究是自己,去经历,去感悟,去改过,常怀慈悲,自渡才是解脱。
我径直走到了大雄宝殿,这是寺庙最恢弘建筑,那两株古银杏就种于殿前。
两株银杏都是雄树,栽种于公元635年,和古寺同龄,进一步验证了报恩禅寺的岁月。1000多年来,古树与古刹风雨相守,春去秋逝,寒来暑往,繁华看尽,远离红尘,见证了世世代代的变迁,早已成为寿县人心中的圣树。
从中国的佛教角度来说,银杏本身就是圣树,银杏树是仅遗存于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
其叶片金黄,可生长千年,枝繁叶茂,银杏果则为圣果,被称为“中国的菩提树”。待到金秋季节,如同金甲披身,灿烂耀眼,勾勒出一幅绚丽华美的秋日美景图。
寿县古城内,有11棵千年银杏树,被称为寿县国宝级银杏树,而最茂密的两株就在报恩禅寺。两株树高20余米,单木成林,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只是我去的时候尚早,叶子并未全黄,黄中带绿,处于过渡阶段。
听说11月中旬时才全部变黄,那时整株树没有一丝杂色,宛如金色童话,惊艳了秋天。很多游人会专程到此捡树叶,一片又一片拾起,因为银杏树在寺内活了1300多年,树叶都沾上了灵气,所以很多人会前来拾捡留作纪念。
大雄宝殿里有泥塑十八罗汉像,这是难得的珍宝,为清朝雕塑家杨惠之的作品,现仅存十五尊。在全国所有寺庙中,出自于杨惠之的十八罗汉像只有三套,另两套位于杭州和拉萨,可寿县只是一座小县城,可见报恩禅寺的地位。
再往后则是“毗卢佛大殿”,供奉着毗卢遮那佛,为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佛陀有三种佛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卢舍那是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也就是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佛像。
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如今深秋已至,报恩禅寺的银杏即将惊艳无比,若想欣赏灿烂秋色,就到这座千年古寺来吧。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老城区,不收门票。
交通:老城区内公交很少,建议打车前往或者骑小单车前往。
全国各大城市的免费景点都在这里哦,关注作者:林清鹿,即可收入囊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