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背古诗75首全文(唐诗解读)

1. 春草/唐彦谦《130》《162》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作者简介】唐彦谦(?-893),唐代山西太原人,官至壁州刺史,晚年隐居鹿门,人称鹿门先生。

【主题】诗人借着春草又绿,抒发自己客居思归的情绪。

【注释】托:依赖。

2. 垂柳/唐彦谦《5》《162》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焚书坑/章碣《34》《41》《42》《28》《111》《32》《162》《521》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简介】章碣(836-905),唐代浙江桐庐人,章孝标之子,屡次落第。

【主题】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

【注释】竹帛:指书籍。虚:空虚。祖龙:秦始皇。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之东。

东都望幸/章碣《5》《111》《162》《521》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主题】隐喻手法。讥刺主考官高湘徇私舞弊的现象。

【备注】《126》领作带。

【注释】连娟:形容眉毛纤长秀媚。东巡:指君王到动都洛阳巡视。

宋汴道中/高蟾《37》《32》《228》《441》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作者简介】高蟾,唐代河北沧州进士,官至御史大夫。

【主题】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浩劫。

【注释】甲兵: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

焚书坑/章碣《34》《41》《42》《28》《111》《32》《162》《521》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简介】章碣(836-905),唐代浙江桐庐人,章孝标之子,屡次落第。

【主题】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

【注释】竹帛:指书籍。虚:空虚。祖龙:秦始皇。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之东。

东都望幸/章碣《5》《111》《162》《521》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主题】隐喻手法。讥刺主考官高湘徇私舞弊的现象。

【备注】《126》领作带。

【注释】连娟:形容眉毛纤长焚书坑/章碣《34》《41》《42》《28》《111》《32》《162》《521》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简介】章碣(836-905),唐代浙江桐庐人,章孝标之子,屡次落第。

【主题】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

【注释】竹帛:指书籍。虚:空虚。祖龙:秦始皇。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之东。

东都望幸/章碣《5》《111》《162》《521》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主题】隐喻手法。讥刺主考官高湘徇私舞弊的现象。

【备注】《126》领作带。

【注释】连娟:形容眉毛纤长秀媚。东巡:指君王到动都洛阳巡视。

小学必背古诗75首全文(唐诗解读)(1)

宋汴道中/高蟾《37》《32》《228》《441》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作者简介】高蟾,唐代河北沧州进士,官至御史大夫。

【主题】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浩劫。

【注释】甲兵: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50》《21》《4》《37》《46》《111》《142》《162》《387》《521》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主题】此诗写给主考官高湜(871年礼部侍郎)的抱怨诗。

【注释】永崇:唐代长安的坊名。天上:指皇帝。和:带着。秋江芙蓉:比喻出身贫寒。不向句:虽然开得较迟,但不向东风(即主考官的关照)抱怨。

长安旅怀/高蟾《32》《228》《441》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主题】多次落第消磨诗人的热情和锐气,使之心灰意冷向往隐居生活。

【注释】千门:指宫殿。日日新:指皇亲国戚的日子美好。

金陵晚望/高蟾《46》《32》《162》《441》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主题】想起过去逍遥恬淡而今登城见衰飒之气,引发无限感慨。

【备注】《4833》犹作旋。

章台夜思/韦庄《50》《81》《84》《117》《122》《491》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代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官至蜀国宰相。其《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主题】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

【注释】章台:楚宫名,三休宫,细腰宫。监利县。清瑟:凄清瑟声。楚角:楚地号角。芳草:指春光。云:又,助词。暮:晚暮。喻年华已逝。殊:竟,尚。

金陵图/韦庄《37》《4》《46》《111》《521》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主题】见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的吊古伤今之作,借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秀媚。东巡:指君王到动都洛阳巡视。

宋汴道中/高蟾《37》《32》《228》《441》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作者简介】高蟾,唐代河北沧州进士,官至御史大夫。

【主题】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浩劫。

【注释】甲兵: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50》《21》《4》《37》《46》《111》《142》《162》《387》《521》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主题】此诗写给主考官高湜(871年礼部侍郎)的抱怨诗。

【注释】永崇:唐代长安的坊名。天上:指皇帝。和:带着。秋江芙蓉:比喻出身贫寒。不向句:虽然开得较迟,但不向东风(即主考官的关照)抱怨。

长安旅怀/高蟾《32》《228》《441》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主题】多次落第消磨诗人的热情和锐气,使之心灰意冷向往隐居生活。

【注释】千门:指宫殿。日日新:指皇亲国戚的日子美好。

金陵晚望/高蟾《46》《32》《162》《441》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主题】想起过去逍遥恬淡而今登城见衰飒之气,引发无限感慨。

【备注】《4833》犹作旋。

章台夜思/韦庄《50》《81》《84》《117》《122》《491》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代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官至蜀国宰相。其《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主题】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

【注释】章台:楚宫名,三休宫,细腰宫。监利县。清瑟:凄清瑟声。楚角:楚地号角。芳草:指春光。云:又,助词。暮:晚暮。喻年华已逝。殊:竟,尚。

金陵图/韦庄《37》《4》《46》《111》《521》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主题】见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的吊古伤今之作,借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50》《21》《4》《37》《46》《111》《142》《162》《387》《521》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主题】此诗写给主考官高湜(871年礼部侍郎)的抱怨诗。

【注释】永崇:唐代长安的坊名。天上:指皇帝。和:带着。秋江芙蓉:比喻出身贫寒。不向句:虽然开得较迟,但不向东风(即主考官的关照)抱怨。

长安旅怀/高蟾《32》《228》《441》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主题】多次落第消磨诗人的热情和锐气,使之心灰意冷向往隐居生活。

【注释】千门:指宫殿。日日新:指皇亲国戚的日子美好。

金陵晚望/高蟾《46》《32》《162》《441》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主题】想起过去逍遥恬淡而今登城见衰飒之气,引发无限感慨。

【备注】《4833》犹作旋。

章台夜思/韦庄《50》《81》《84》《117》《122》《491》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代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官至蜀国宰相。其《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主题】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

【注释】章台:楚宫名,三休宫,细腰宫。监利县。清瑟:凄清瑟声。楚角:楚地号角。芳草:指春光。云:又,助词。暮:晚暮。喻年华已逝。殊:竟,尚。

金陵图/韦庄《37》《4》《46》《111》《521》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主题】见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的吊古伤今之作,借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主题】咏柳之作,寄托诗人对迎合谄媚者的愤慨。

【备注】《483》春风作风光。

【注释】绊惹:撩拨。楚江:指长安附近的曲江。楚王句:楚灵王种柳让世人学习而不得。焚书坑/章碣《34》《41》《42》《28》《111》《32》《162》《521》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简介】章碣(836-905),唐代浙江桐庐人,章孝标之子,屡次落第。

【主题】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

【注释】竹帛:指书籍。虚:空虚。祖龙:秦始皇。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之东。

东都望幸/章碣《5》《111》《162》《521》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主题】隐喻手法。讥刺主考官高湘徇私舞弊的现象。

【备注】《126》领作带。

【注释】连娟:形容眉毛纤长秀媚。东巡:指君王到动都洛阳巡视。

宋汴道中/高蟾《37》《32》《228》《441》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作者简介】高蟾,唐代河北沧州进士,官至御史大夫。

【主题】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浩劫。

【注释】甲兵: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50》《21》《4》《37》《46》《111》《142》《162》《387》《521》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主题】此诗写给主考官高湜(871年礼部侍郎)的抱怨诗。

【注释】永崇:唐代长安的坊名。天上:指皇帝。和:带着。秋江芙蓉:比喻出身贫寒。不向句:虽然开得较迟,但不向东风(即主考官的关照)抱怨。

长安旅怀/高蟾《32》《228》《441》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主题】多次落第消磨诗人的热情和锐气,使之心灰意冷向往隐居生活。

【注释】千门:指宫殿。日日新:指皇亲国戚的日子美好。

金陵晚望/高蟾《46》《32》《162》《441》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主题】想起过去逍遥恬淡而今登城见衰飒之气,引发无限感慨。

【备注】《4833》犹作旋。

章台夜思/韦庄《50》《81》《84》《117》《122》《491》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代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官至蜀国宰相。其《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主题】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

【注释】章台:楚宫名,三休宫,细腰宫。监利县。清瑟:凄清瑟声。楚角:楚地号角。芳草:指春光。云:又,助词。暮:晚暮。喻年华已逝。殊:竟,尚。

金陵图/韦庄《37》《4》《46》《111》《521》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主题】见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的吊古伤今之作,借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

3. 无题/唐彦谦《138》《441》

细草铺茵绿满堤,燕飞晴日正迟迟。

寻芳陌上花如锦,折得东风第一枝。

【主题】赞美春之绚烂。最后经春神的指点选择了最好的一枝。

【注释】东风第一枝:被后人用作词牌。

4. 采桑女/唐彦谦《12》《81》《111》《521》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主题】以一位勤劳采桑女所遭痛苦,揭露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注释】努:用力冒出。侵:接近。里胥:官吏。

5. 焚书坑/章碣《34》《41》《42》《28》《111》《32》《162》《521》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简介】章碣(836-905),唐代浙江桐庐人,章孝标之子,屡次落第。【主题】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注释】竹帛:指书籍。虚:空虚。祖龙:秦始皇。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之东。6. 东都望幸/章碣《5》《111》《162》《521》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主题】隐喻手法。讥刺主考官高湘徇私舞弊的现象。【备注】《126》领作带。【注释】连娟:形容眉毛纤长秀媚。东巡:指君王到动都洛阳巡视。7. 宋汴道中/高蟾《37》《32》《228》《441》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作者简介】高蟾,唐代河北沧州进士,官至御史大夫。【主题】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浩劫。【注释】甲兵: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8.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50》《21》《4》《37》《46》《111》《142》《162》《387》《521》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主题】此诗写给主考官高湜(871年礼部侍郎)的抱怨诗。

【注释】永崇:唐代长安的坊名。天上:指皇帝。和:带着。秋江芙蓉:比喻出身贫寒。不向句:虽然开得较迟,但不向东风(即主考官的关照)抱怨。

9. 长安旅怀/高蟾《32》《228》《441》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主题】多次落第消磨诗人的热情和锐气,使之心灰意冷向往隐居生活。

【注释】千门:指宫殿。日日新:指皇亲国戚的日子美好。

10. 金陵晚望/高蟾《46焚书坑/章碣《34》《41》《42》《28》《111》《32》《162》《521》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简介】章碣(836-905),唐代浙江桐庐人,章孝标之子,屡次落第。

【主题】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

【注释】竹帛:指书籍。虚:空虚。祖龙:秦始皇。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之东。

东都望幸/章碣《5》《111》《162》《521》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主题】隐喻手法。讥刺主考官高湘徇私舞弊的现象。

【备注】《126》领作带。

【注释】连娟:形容眉毛纤长秀媚。东巡:指君王到动都洛阳巡视。

宋汴道中/高蟾《37》《32》《228》《441》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作者简介】高蟾,唐代河北沧州进士,官至御史大夫。

【主题】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浩劫。

【注释】甲兵: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50》《21》《4》《37》《46》《111》《142》《162》《387》《521》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主题】此诗写给主考官高湜(871年礼部侍郎)的抱怨诗。

【注释】永崇:唐代长安的坊名。天上:指皇帝。和:带着。秋江芙蓉:比喻出身贫寒。不向句:虽然开得较迟,但不向东风(即主考官的关照)抱怨。

长安旅怀/高蟾《32》《228》《441》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主题】多次落第消磨诗人的热情和锐气,使之心灰意冷向往隐居生活。

【注释】千门:指宫殿。日日新:指皇亲国戚的日子美好。

金陵晚望/高蟾《46》《32》焚书坑/章碣《34》《41》《42》《28》《111》《32》《162》《521》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简介】章碣(836-905),唐代浙江桐庐人,章孝标之子,屡次落第。

【主题】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

【注释】竹帛:指书籍。虚:空虚。祖龙:秦始皇。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之东。

东都望幸/章碣《5》《111》《162》《521》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主题】隐喻手法。讥刺主考官高湘徇私舞弊的现象。

【备注】《126》领作带。

【注释】连娟:形容眉毛纤长秀媚。东巡:指君王到动都洛阳巡视。

宋汴道中/高蟾《37》《32》《228》《441》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作者简介】高蟾,唐代河北沧州进士,官至御史大夫。

【主题】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浩劫。

【注释】甲兵: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50》《21》《4》《37》《46》《111》《142》《162》《387》《521》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主题】此诗写给主考官高湜(871年礼部侍郎)的抱怨诗。

【注释】永崇:唐代长安的坊名。天上:指皇帝。和:带着。秋江芙蓉:比喻出身贫寒。不向句:虽然开得较迟,但不向东风(即主考官的关照)抱怨。

长安旅怀/高蟾《32》《228》《441》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主题】多次落第消磨诗人的热情和锐气,使之心灰意冷向往隐居生活。

【注释】千门:指宫殿。日日新:指皇亲国戚的日子美好。

金陵晚望/高蟾《46》《32》《162》《441》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主题】想起过去逍遥恬淡而今登城见衰飒之气,引发无限感慨。

【备注】《4833》犹作旋。

章台夜思/韦庄《50》《81》《84》《117》《122》《491》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代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官至蜀国宰相。其《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主题】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

【注释】章台:楚宫名,三休宫,细腰宫。监利县。清瑟:凄清瑟声。楚角:楚地号角。芳草:指春光。云:又,助词。暮:晚暮。喻年华已逝。殊:竟,尚。

金陵图/韦庄《37》《4》《46》《111》《521》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主题】见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的吊古伤今之作,借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162》《441》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主题】想起过去逍遥恬淡而今登城见衰飒之气,引发无限感慨。

【备注】《4833》犹作旋。

章台夜思/韦庄《50》《81》《84》《117》《122》《491》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代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官至蜀国宰相。其《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主题】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

【注释】章台:楚宫名,三休宫,细腰宫。监利县。清瑟:凄清瑟声。楚角:楚地号角。芳草:指春光。云:又,助词。暮:晚暮。喻年华已逝。殊:竟,尚。

金陵图/韦庄《37》《4》《46》《111》《521》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主题】见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的吊古伤今之作,借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32》《162》《441》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主题】想起过去逍遥恬淡而今登城见衰飒之气,引发无限感慨。

【备注】《4833》犹作旋。

11. 章台夜思/韦庄《50》《81》《84》《117》《122》《491》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代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官至蜀国宰相。其《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主题】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

【注释】章台:楚宫名,三休宫,细腰宫。监利县。清瑟:凄清瑟声。楚角:楚地号角。芳草:指春光。云:又,助词。暮:晚暮。喻年华已逝。殊:竟,尚。

12. 金陵图/韦庄《37》《4》《46》《111》《521》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主题】见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的吊古伤今之作,借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